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隱藏攝像機的結果 展開

隱藏攝像機

歐美2005年邁克爾·哈內克執導電影

《隱藏攝像機》是由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美國聯合製片的117分鐘懸疑影片。該片由邁克爾·哈內克執導,丹尼爾·奧圖朱麗葉·比諾什、莫里斯·本尼丘、安妮·吉拉爾多等主演,於2005年10月5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一對巴黎的夫婦頻頻受到有各種暗示意義的圖畫,後來這對夫婦的兒子又失蹤了——這都與男主人公兒時犯下的罪惡有關。

2019年9月,該片被英國《衛報》評選為“21世紀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6名。

劇情簡介


喬治·羅朗是一名記者,他收到了一些神秘的錄相帶,還有一些匿名的讓人擔心的圖片。如一個小孩吐著血紅的舌頭,一隻雞的脖子在流血等,以及關於她們家庭生活的錄像帶。
錄像帶的內容越來越涉及他的個人隱私,讓人覺得幕後的神秘人物一定認識喬治。喬治覺得這對他本人和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警方卻拒絕幫助他,理由是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威脅表現出來。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喬治·羅朗丹尼爾·奧圖
安娜·羅朗朱麗葉·比諾什
喬治的主編貝爾納·勒科克
瑪蒂爾德娜塔莉·理察德
尚塔爾阿伊薩·瑪依卡
瑪吉德莫里斯·本尼丘
喬治的母親安妮·吉拉爾多
瑪吉德的兒子Walid Afkir
皮埃羅·羅朗萊斯特·馬科東斯基
皮埃爾Daniel Duval
伊文德尼·波達利德斯
諾斯Caroline Baehr
喬治的父親Christian Benedetti
電視嘉賓Philippe Besson
警察Loic Brabant
電視嘉賓Jean-Jacques Brochier
孤兒院的服務員Paule Daré
書店老闆路易斯朵·德·蘭切薩
喬治的母親(年輕時)Annette Faure
喬治(少年時期)Hugo Flamigni
撰寫人Peter Stephan Jungk
騎自行車的人Dioucounda Koma
珍妮特Marie Kremer
孤兒院的司機Nicky Marbot
馬吉德(少年時期)Malik Nait Djoudi
管家Marie-Christine Orry
電視嘉賓Mazarine Pingeot
喬治的助手Julie Recoing
小說家Karla Suarez
警察Laurent Suire
電視嘉賓讓·特磊
Carlo Azeglio CiampiCarlo Azeglio Ciampi
Barbara ContiniBarbara Contini錄像帶中
電梯里的男人François Négret錄像帶中

職員表


總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製作人ValerioDe Paolis、VeitHeiduschka、MichaelKatz、瑪格麗特·門內格茲、MichaelWeber、AndrewColton、MichaelAndré、RémiBurah
副導演AlainOlivieri,KrisPortier de Bellair、Colomba Falcucci
藝術指導Emmanuelde Chauvigny、ChristophKanter
編劇邁克爾·哈內克
服裝設計LisyChristl
攝影克里斯蒂安·貝格爾
剪輯Michael Hudecek、Nadine Muse

角色介紹


  • 喬治·羅朗

    喬治·羅朗

    演員丹尼爾·奧圖

    記者,他收到了一些神秘的錄像帶,還有一些匿名的讓人擔心的圖片。錄相帶的內容越來越涉及他的個人隱私,他覺得這對他本人和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 安娜·羅朗

    安娜·羅朗

    演員朱麗葉·比諾什

    喬治的妻子,事業有成的媒體人。她並不了解丈夫的過去,但她努力地了解陌生人寄給他們家奇怪的圖片和錄像帶的原因。

  • 瑪吉德

    瑪吉德

    演員莫里斯·本尼丘

    喬治年少時的朋友,阿爾及利亞移民,家境貧窮。喬治堅持認為寄信者是他,他一再辯解無效,最終當著喬治的面割喉自殺了。

  • 皮埃羅·羅朗

    皮埃羅·羅朗

    演員萊斯特·馬科東斯基

    喬治和安娜的兒子,正在讀小學。有一天他私自去朋友家過夜,父親喬治以為是瑪吉德的所作所為,沒過幾天,他卻平安無事的回來了。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影片在戛納電影節放映之後,影片各處曖昧的情節處理成為記者們在放映后的記者招待會的主要問題,但導演漢內克堅持不肯解釋,他認為觀眾是自由的,怎樣理解都可以。
•影片的開頭不知從何而來的監視錄像帶的情節設計,幾乎和美國導演大衛·林奇1997年的電影作品《迷失的高速公路》的敘事主線一模一樣。主題也有類似的地方。但兩部影片的風格完全不同。
隱藏攝像機劇照
隱藏攝像機劇照
•影片結尾在喬治兒子練習的游泳館散場后的固定鏡頭,因為所有的人散布在鏡頭的各個位置,觀眾的視線很難集中在一處。而喬治的兒子和瑪吉德的兒子的會面和談話,這個重要的情節就設置就在這樣散漫的空間分佈中。
•漢內克曾說,在原來的劇本中,本來為結尾的這個鏡頭中準備了長達兩頁的台詞,讓角色表達自己的關係。但最後導演認為這樣的結尾違背了影片的主旨,因此決定以一個無法得出結果的結尾來代替。
•《隱藏攝像機》是奧地利導演邁克爾·哈內克的第四部法語作品。

播出信息


隱藏攝像機劇照
隱藏攝像機劇照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Wega Film、Östereichisches Filminstitut、Filmfonds Wien(奧地利);Les Films du Losange、France 3 Cinéma、arte France Cinéma、Eurimages、CNC、法國第4電視台、Studio Canal(法國);Bavaria Film、WDR、Filmstiftung Nordrhein-Westfalen(德國);BIM Distribuzione(義大利);ORF Film/Fernseh-Abkommen;Uphill Pictures
發行單位Mongrel Media(加拿大);BIM Distribuzione(義大利);Alfa Films(阿根廷);人造眼(英國);索尼(美國);Frenetic Films(瑞士);Cathay-Keris Films、Festive Films(新加坡);第一出版(中國香港);1More Film(荷蘭);California Filmes(巴西);Rialto娛樂、Madman娛樂(澳大利亞);Intersonic(捷克);Amazonia Films(委內瑞拉);EuroVideo(德國);Future Film(芬蘭);Les Films du Losange(法國)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上映國家、地區上映時間、細節
法國2005年5月14日(戛納電影節)法國2005年7月2日(巴黎影展)
法國2005年7月6日(拉羅謝爾電影節)芬蘭2005年8月26日(埃斯波電影節)
美國2005年9月3日(特柳賴德電影節)加拿大2005年9月12日(多倫多電影節)
巴西2005年9月28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加拿大2005年9月30日(卡爾加里電影節)
土耳其2005年10月2日(伊斯坦布爾電影節)法國2005年10月5日
美國2005年10月9日(紐約電影節)瑞典2005年10月14日
波蘭2005年10月14日(華沙電影節)義大利2005年10月14日
美國2005年10月15日(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巴西2005年10月22日(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2005年10月25日(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比利時2005年10月26日
波蘭2005年11月11日奧地利2005年11月18日
希臘2005年11月25日(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美國2005年12月23日(洛杉磯)
美國2005年12月23日(紐約)美國2006年1月11日(限定)
瑞士2006年1月12日(德語區)葡萄牙2006年1月12日
西班牙2006年1月20日冰島2006年1月20日(法語電影節)
芬蘭2006年1月20日希臘2006年1月26日
德國2006年1月26日英國2006年1月27日
荷蘭2006年2月2日捷克2006年2月5日(歐盟電影節)
斯洛伐克2006年2月9日捷克2006年2月9日
挪威2006年2月10日新加坡2006年2月16日
土耳其2006年3月3日阿根廷2006年3月10日(馬德普拉塔電影節)
愛沙尼亞2006年3月17日韓國2006年3月30日
以色列2006年4月6日中國香港2006年4月14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匈牙利2006年4月19日(法語電影日)阿根廷2006年4月20日
匈牙利2006年4月27日羅馬尼亞2006年4月27日(歐洲電影節)
羅馬尼亞2006年4月28日丹麥2006年4月28日
日本2006年4月29日(東京)巴西2006年5月5日(限定)
日本2006年6月3日(大阪)中國香港2006年7月6日
烏拉圭2006年7月21日哥倫比亞2007年9月21日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記錄
2005年5月22日第5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最佳影片《隱藏攝像機》提名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獲獎
最佳導演獎邁克爾·哈內克
費比西獎《隱藏攝像機》
2005年12月3日第18屆歐洲電影獎費比西獎獲獎
最佳影片
最佳男演員丹尼爾·奧圖
最佳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最佳剪輯
Michael Hudecek、
Nadine Muse
最佳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提名
最佳攝影克里斯蒂安·貝格爾
最佳編劇邁克爾·哈內克
2006年2月25日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新人男演員Walid Afkir提名
最佳男配角莫里斯·本尼丘
最佳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最佳編劇
2006年4月21日第50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最佳歐洲電影《隱藏攝像機》提名

作品評價


《隱藏攝像機》[歐美2005年邁克爾·哈內克執導電影]劇照
《隱藏攝像機》[歐美2005年邁克爾·哈內克執導電影]劇照
《隱藏攝像機》是一部驚悚片,大概這來源於這部影片故事的開端——一個家庭收到一盒錄像帶,兩小時的長度顯示的都是他們家門口的固定畫面。然後這家人又陸續收到類似的錄像帶、明信片。這樣的劇情,無論如何都能讓人聯想起很多刺激的恐怖電影。但是直到最後,這部電影也沒有提供答案。可能更讓不習慣看藝術片或者實驗電影的人糊塗的是,這部電影中劇情里的畫面(錄像帶)和劇情外的畫面(電影本身),視點往往是重合的,這實際上就消解了“躲藏的”攝影機的存在。或者說,那個“持攝影機的人”是上帝,或者導演本人。劇中的錄像帶事件,身為電視台讀書節目主持人的主人公喬治深信不疑認為是“他”乾的,那個“他”是他童年時一起長大的一個阿爾及利亞移民。他憎恨那個移民,因為那個移民幼年時曾住在他家裡“霸佔了他的房間”;這個移民的兒子恨他,因為他(法國的精英們)“剝奪了移民受教育的權利”。這種法國知識分子與移民及其後代之間的恐懼與憎恨一直持續著,並化為夢魘,甚至最後以流血的方式結束。這也很清楚地表明了導演對移民問題嚴重性的敏感和反思。在影片中,那些日常的景像,就漸漸讓這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中產家庭瀕臨絕境,那些平日不顯現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完全暴露了出來。他們和觀眾將如何從隱藏的記憶與生活中脫離出來,導演並沒有提供答案,他用一個看似偷窺的日常畫面結束了整部影片,那個鏡頭似乎暗示那台躲藏的攝影機依然存在,並且隨時可能再次驚醒和刺痛日益麻木的人們。(《國際先驅導報》衛西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