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慶
丁石慶
丁石慶(1956年6月-)男,達斡爾族,新疆塔城人。現為中央民族大學語言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2020年2月,獲得“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丁石慶(1956年6月-)男,達斡爾族,出生於新疆塔城。現為中央民族大學語言文學院教授,博士
生、碩士生導師,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雙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阿爾泰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曾赴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作訪問學者、研究員等。
1982 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民語系哈薩克語言文學專業,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1994年至1995年在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師從保加利亞著名突厥語專家艾米里·鮑耶夫教授進修副博士學位課程。2000年至2003年師從張公瑾教授在職攻讀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文化語言學方向博士研究生,獲文學博士學位。
丁石慶教授長期從事語言學理論與少數民族語言教學研究工作。先後為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開設語言學概論、文化語言學、語言與文化專題講座、阿爾泰語導論、語言學理論與方法、雙語研究、人類語言學等課程。在教學中注意吸收國內外語言學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在教學中探索教學相長的多種互動教學模式,並結合教學實踐編寫多部教材。目前招收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文化語言學方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及人類語言學方向的博士學位研究生。
丁石慶教授曾參加國家級或部委級“七五”、“八五”、“九五”等多項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項目,並分別獲得國家級或部委級獎項。目前主持北京市高等院校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北京地區少數民族社區與家庭語言情況調查研究”,並參與《瀕危語言研究》等多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研項目。
主要從事語言學及少數民族語言教學研究。獨立講授語言學概論、文化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與文化專題講座、漢語文化、阿爾泰語導論等本科生語言學系列課程。獨立講授語言學理論與方法、現代語言學、語言學基礎、文化語言學、文化語言學專題研究、語言文化調查方法、雙語文化專題研討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生課程。此外,還獨立講授雙語研究、文化語言學、人類語言學、人類語言學專題研究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課程。多年來編寫 文化語言學、心理語言學、阿爾泰語概論、語言學理論與方法、語言學理論與方法、雙語文化研究 等多部教材。
丁石慶
丁石慶教授學術代表作之一《達斡爾語言與社會文化》,根據語言與文化同構的原理提出了達斡爾早期文化三個重要特徵:以多種經營為特點的物質文化類型、以哈拉與莫昆為中心的宗法制度模式、以薩滿教思想為基礎的信仰觀念體系。“本書材料豐富準確,編排合理清晰,是文化語言學領域中一部精細翔實,獨具特色的新著”(張公瑾序)。另一部代表作《雙語文化論綱》首創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雙語問題。“全書古今兼顧,源流清晰,粗細並重,理據充足,為雙語研究開一方新思路,是一部有較高價值的理論著作”(張公瑾序)。《雙語族群語言文化的調適與重構——達斡爾族個案研究》是丁石慶教授的博士論文。該文以達斡爾族作為分析樣本,將雙語族群的語言文化劃分為母語文化、雙語文化、方言文化三個子系統,並對三個子系統的發展衍變歷程進行了新的文化詮釋。論文答辯委員會全體委員一致認為“論文援引的資料豐富,論證嚴謹,有說服力。總之,這是一篇具有語言學、文化語言學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優秀學位論文”。該論文曾榮獲2003年度中央民族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近年來,丁石慶教授致力於推進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相結合的研究,與張公瑾教授一起召開了五次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的會議,出版《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新進展》、《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新視野》、《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新收穫》、《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新探索》五本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