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

漢語成語

慎終追遠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shèn zhōng zhuī yuǎn,出自《論語學而》。

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動機和初衷,並且能想到這樣做的後果。那麼民風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錯事。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發音


拼音: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注音:ㄕㄣˋ ㄓㄨㄥ ㄓㄨㄟ ㄩㄢˇ

出處


《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

釋義


書法鑒賞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羅林虎作品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羅林虎作品

釋義一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謹慎的思考人生於天地之間的意義。
追遠:看看老祖宗們都留下了些什麼,在自身與先賢之間做一個對比,應效法先古聖賢。每個人都這樣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釋義二

宋儒的解釋。終,人死;遠,指祖先。慎終追遠,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后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釋義三

慎,害怕;終,結果;追遠,指找當初的動機和原因。正所謂凡人怕果,聖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動機,和初衷,並且能想到這樣做的後果。那麼民風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錯事。
論語》都是宋儒的解釋,不能代表全意,甚至有很多值得繼續討論。

釋義四

慎,謹慎。《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人如果能謹慎一生,就幾乎接近了‘道’。這樣的人必將會受到後人的景仰。

事例


五間正殿前,懸一塊鬧龍填青匾,上書“慎終追遠”。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