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河

月牙河

月牙河原是一條知名度不高的河道,幾經滄桑演變,在上世紀50年代末,經疏浚治理,始定名為月牙河。

月牙河地處天津市區東部,始於新開河紅星泵站,流經河北、河東、東麗區,至天津鋼廠海河泵站入海河。全長14.2公里,蓄水能力為46.7萬立方米,屬天津二級河道。

歷史


明末清初,天津衛城多次遭受洪水災害,其東北部原有坑塘及農田溝渠自然變成宣洩洪水河道,俗稱“老河”。清雍正年間,為減輕天津衛城的洪水威脅,沿老河開挖泄洪水道,北起塌河淀分支南出,經大畢庄展伸向南至賈家沽,由北岸入海河而稱賈家沽道引河。
冬日的月牙河
冬日的月牙河
清同治六年(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奉旨在賈家沽道創建天津機器局東局(即東局子),為便於運輸,而將河道拓寬加深。不久,李鴻章任直隸總督,並接替崇厚擴建機器局東局,又將河道疏浚拓寬,並在沿岸兩側植樹造林。從此,河道舟楫往來,並成為大畢庄、南何庄沿岸各村船運通道和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當年水運興盛一時,而且逐漸形成津門一道風景線。沿河兩岸建有萬國賽馬場、高爾夫球場、葯雨山莊以及陶將軍墓等風物建築。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機器局東局慘遭破壞,水運漸衰,河道淤廢。
天津解放前夕國民黨駐軍為鞏固天津城防,恣意砍伐河道兩岸樹木,修碉堡、蓋炮樓,林景風貌破壞無存。
解放后,天津市政府於1957年大搞河網化工程,對原河道進行疏浚拓寬,並將局部河道東移100米,裁彎取直,河床整體對東局子形成包圍,呈月牙形,故定名月牙河。轉年春季,原東郊區與河東區聯合協作,沿河道兩岸廣植樹木,建成10公里長的林陰河景。
自1972年至1977年,對月牙河多次改造,修建灌排設備,而成為農田灌溉和排澇功能兼備的河道。

發展


隨著時代變遷和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月牙河道污染日益嚴重,兩岸環境日趨惡化,垃圾遍地,蚊蠅孳生,成為臟污不堪的“龍鬚溝”。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將治理改造月牙河列為改善城鄉人民生活的20項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歷經兩年分期分段施工治理,使古老的月牙河煥發出秀美丰姿。

景觀


現今,當地居民和遊人,漫步河畔遊覽標誌性景點(“綠寶石公園”、“月牙島”、“馨園”),如詩如畫的景色宜人。初秋時節,置身蔥蘢馥郁的堤岸,盡情觀賞碧波蕩漾的水面,造型各異的橋樑,賞心悅目的園林小品。真是水清岸綠似江南,輕舟泛波笑聲揚,人們陶醉在多姿多彩的美景中。眾遊人喜不自禁,聲聲讚美,享受“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