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鷓鴣
雉科山鷓鴣屬動物
四川山鷓鴣(拉丁學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體長30厘米,是中等體型色彩濃艷的山鷓鴣。頭頂褐,眉紋白,胸部具寬闊的栗色環帶及喉近白為本種特徵。眼周裸皮紅色,耳羽黃棕色。雄鳥額白,頭頂棕栗,上體以暗綠色為主,具較寬的黑色橫斑和不規則的細紋。雌鳥的額基和眉紋黑色,具淺黃色縱紋,頭頂和枕部橄欖褐色。上體橄欖褐色,胸棕灰色。腹白色。兩脅灰色。
棲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間的常綠闊葉林中,尤以林下植被豐富的地帶較為常見。常單獨或組成5—6隻的小群活動。平常時期:四川山鷓鴣在領域內發出各種鳴聲。鳴聲酷似“HO-WO,HO-WO”,受驚時邊跑邊發出“SHEER,SHEER”“KA-KA-KA-KA”的鳴叫。是中國的特產鳥類,沒有亞種分化,僅分佈在四川中部的幾個縣境內。
四川山鷓鴣
雌鳥的額基和眉紋黑色,具淺黃色縱紋,頭頂和枕部橄欖褐色。上體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上喉淡黃色,具卵圓形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橙色。胸棕灰色。腹白色。兩脅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銹栗色紋。
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腿、腳赭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10-470g,♀350-380g;體長♂303-320mm,♀285-295mm;嘴峰♂18-21mm,♀18-19mm;翅♂148-158mm,♀143-145mm;尾♂68-74mm,♀64-71mm;跗蹠♂40-44mm,♀37-40mm。(註:♂雄性;♀雌性)。
常單獨或組成5~6隻的小群活動。性情機警,善於藏匿。在地上奔跑迅速,受驚后常靜伏不動或以奔跑逃避敵害,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時才起飛,但飛不多遠又落下,很快鑽入草叢、灌叢或竹叢中逃跑。通常在林下落葉層較厚的地方刨食。主要食物有櫟、胡頹子、懸鉤子等。白天常在地面上覓食,夜間在竹枝或灌叢上過夜。
在繁殖期,領域內最常見為單音節鳴聲,鳴聲持續時間長;其次是雙音節鳴聲,持續時間一般;最後是多音節鳴聲,持續時間較短。但是警戒鳴聲除外,因為警戒鳴聲的持續時間長短與外界干擾和天敵壓力有關。四川山鷓鴣在繁殖期一旦領域確定,雄性在領域內鳴叫,用以警戒和保護領域不受干擾,防禦同種和在資源利用上有競爭的異種個體進入領域,從而保證整個繁殖期內有足夠的空間和食物資源。求偶鳴聲可以使雌體容易定位雄體位置,提高配對率。研究中錄製四川山鷓鴣的一種頻次較快的求偶鳴聲,在不同領域內回放,發現均有雌體向鳴聲方向靠近的現象。雄性上樹前後,下樹前後均發出單音節和雙音節啼叫聲,猶如雄性公雞。
棲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間的常綠闊葉林中,尤以林下植被豐富的地帶較為常見。常單獨或組成5-6隻的小群活動。
四川山鷓鴣分布圖
繁殖期為4-6月,營巢在海拔1300-15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大多在被砍伐后的枯樹椿的基部,由枯枝、樹葉、竹葉等構成,近似球形,從側面開口,看上去很像一堆爛樹葉,很難被發現。每窩產卵3-7枚,顏色為純白色,大小為43-48×31-34毫米,卵重23-24克。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負責警戒。雛鳥孵出后不久即可隨親鳥活動。
四川山鷓鴣是分佈區狹窄、數量非常稀少的種類,在數量最多的馬邊縣數量尚不足1000隻,在典型棲息的密度也僅有每公頃0.01隻左右。人類經濟活動是四川山鷓鴣致危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過度地砍伐森林,已嚴重破壞了它的棲息環境。此外,人為捕殺是其數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川山鷓鴣是產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珍稀特有雉類,分佈區域十分狹窄,僅局限於川南小涼山等地,在麻咪澤自然保護區見於麻咪澤、長河林區海拔1200-2300米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及次生闊葉林內,2005年CI保護項目四川山鷓鴣巡護、監測過程中多次收集到四川山鷓鴣鳴叫聲證明了四川山鷓鴣在保護區的存在,但未見到活體拍到照片是較大的遺憾,此次的發現,為保護區了解四川山鷓鴣的種群分佈及數量變化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為促進區內四川山鷓鴣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棲息環境向著良性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0年後,中國政府頒布的長江上游禁伐令全面執行。當地的林業工人改行在森林植被破壞的陡峭山坡上重新種植樹木,綠化率已經達到25%(中國日報,2000年1月20日)。少數土地種上了CRYPTOMERIA之類的商業植被和其它松柏科的樹種,但大部分山地則種播了本地的闊葉樹樹種,其結果是闊葉樹次生林重新回到了山坡,四川山鷓鴣在這些次生林地帶數量上升。
列入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列為瀕危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