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位於北京。

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根據當時臨時革命政府對清皇室的優待條件,遜帝溥儀仍居紫禁城后
部的“內廷”。前半部的“外朝”於1914年將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的文物移來,成立了古物陳列所。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攝政內閣,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了“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
1925年9月29日,“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制訂並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設臨時董事會“協議全院重要事物”。又設臨時理事會“執行全院事物”。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李煜瀛為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易培基任古物館館長,陳垣任圖書館館長。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結束。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了故宮博物院。10月5日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及《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規定“故宮博物院直隸於國民政府,掌理故宮及所屬各處之建築、古物、圖書、檔案之保管、開放及傳布事宜。國民政府任命理事27人,復由理事會推舉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長,易培基任院長,院以下設秘書處、總務處、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圖書館館長為庄蘊寬
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宮博物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接管。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故宮博物院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1年故宮博物院業務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院以下設陳列、保管、群眾工作、古建築管理等部及圖書館。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的定位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的設置是根據故宮博物院的性質和業務需要而設置的,在博物院眾多部門中圖書館既是一個業務部門,又是一個為博物館服務的專業性的特色圖書館。故宮圖書館以清宮舊藏明清古籍為主,是以清代皇室藏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文物博物館專業性圖書館。抗日戰爭時作為“古物南遷”的善本、珍本圖書有1334箱總計157602冊又693頁,其後被運至台灣。1949年以後,不斷購進和接受私人捐贈圖書,現有藏書50餘萬冊。古籍圖書有清內府刻本(殿本)、抄本、明、清坊刻、家刻本等珍貴版本。內容以史志、天算、金石、書畫、佛經和歷代諸家文集為主。除大量漢文書籍外,還有一批滿、蒙、藏、迴文書籍。其藏書是中國現存古籍圖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建院以後,故宮博物院在清點整理的基礎上,即著手編輯、印刷院藏各種文物圖錄和圖書檔案資料,出版的定期刊物有《故宮周刊》、《故宮旬刊》、《史料旬刊》等。1949年以後,編輯出版的大型圖錄、集冊有《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畫集》、《故宮博物院藏曆代法書選集》、《故宮博物院藏瓷選集》、《故宮博物院藏工藝美術品》、《紫禁城宮殿》、《國寶》、《清代宮廷生活》等多種。出版刊物有季刊《故宮博物院院刊》、雙月刊《紫禁城》。1983年成立了紫禁城出版社,專門負責編輯出版任務。
故宮博物院同時也是一個文物博物館學術研究單位。根據1928年《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規定,“故宮博物院因學術上之必要,得設各種專門委員會”。1929年組織了院內外有關專家、學者,成立了文物專門委員會,對院藏文物進行了初步評審和鑒定。1949年以後,曾多次組織院內外專家、學者對院藏各種文物重新進行鑒定,並根據其歷史和藝術價值的高低,劃定和區分其等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對文物、建築、園林、古籍、宮廷歷史及博物館學的研究。1953年成立了學術委員會。

相關聯接


http://www.tourlib.cn/China/v/2194/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