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人

佞人

佞人,漢語辭彙,拼音為nìng rén,意思是善於花言巧語,阿諛奉承的人。出自於《論語》,在句中常用作賓語。

引證詳解


善於花言巧語,阿諛奉承的人。
1.《論語·衛靈公》:“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2.《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岳,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
3.《史記·夏本紀》:“禹曰:‘能知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4.唐·韓愈《送石處士序》:“無務富其家而飢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5.朱熹《集注》:“佞人,卑諂辯給之人。”
6.清·唐甄《潛書·抑尊》:“尊賢之朝,雖有佞人,化為直臣。”
7.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明邊吏將此書上達明廷,此時正在明朝萬曆年間,老成凋謝,佞人用事,文武各官,多半是酒囊飯袋,誤國該死。”

典故


太宗嘗止一樹下,曰:“此嘉樹。”宇文士及從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勸我遠佞人。佞,我不悟佞人為誰,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

重點字詞解釋

太宗:唐太宗
宇文士及:人名,複姓宇文
美:作動詞,為讚美
魏公:指魏徵
佞人:拍馬奉承的小人
汝:你

翻譯

唐太宗曾經在一棵樹下停下來,稱讚說“好樹。”宇文士及接過話也對這棵樹讚不絕口。太宗露出嚴肅的神色,說道:“魏徵曾經勸說我要遠離巧言諂媚的人,我不知道是誰,心裡常常懷疑是你但不確定,今天看來果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