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臨港的結果 展開
- 地區
- 山東省臨沂市臨港區
臨港
山東省臨沂市臨港區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是2010年10月經山東省政府批複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位於臨沂市最東部,東臨黃海,與新興港城日照市接壤,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市,處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核心位置,是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高質量發展增長極。2019年,為深入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將原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莒南經濟開發區、莒南臨港產業園合併成立新的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總面積352.2平方公里,合併后的開發區實現了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疊加,高質量發展動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先後獲評“中國宜居城鎮”“國際休閑宜居城鎮”“山東省投資環境十佳園區”等稱號。
臨沂臨港區位於臨沂市最東部,於2010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下轄4個鎮,150個行政村,20萬人口,四季分明,具備投資興業的諸多優勢。
地理環境優勢。臨港區東臨黃海,與新興港城日照接壤,南接江蘇省連雲港,西依臨沂商城,處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核心位置,是魯南蘇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臨沂市發展臨港經濟的最前沿。
生態環境優勢。臨港區山海相依、田園秀美、風光旖旎,有彩溝、雲蒙山、甲子山、蘆山等自然景點以及茶葉、藍莓、大櫻桃等觀光農業園。境內龍王河、綉針河四季長流,碧波清漣,直入黃海。“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的近海自然環境,是生態宜居的理想之地。
交通環境優勢。臨港區交通十分便利,“海鐵公高飛”立體交通網四通八達。區內及周邊有七個港口(距柘汪港7公里、嵐山港20公里、嵐橋港20公里、日照港50公里、連雲港80公里、董家口港90公里,青島港200公里);三條鐵路(兗州—石臼、坪上—嵐山、晉中南鐵路線);三個機場(距臨沂70公里、連雲港70公里、青島200公里);六條高速(棗嵐、瀋海、京滬、長深、日東、濟青);一級公路嵐濟路。
人文環境優勢。臨港區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現存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廟、孫臏著書修身之處孫臏洞。明代,坪上鎮大鐵牛廟村抗倭民族英雄孫鏜受嘉慶皇帝御批。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羅榮桓、肖華、谷牧等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現仍保存有山東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省政府前身)舊址。1957年10月,毛主席作出光輝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
政策環境優勢。省委、省政府將臨港區納入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作為打造山東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增長極;市委、市政府把臨港區列入全市“兩型”社會建設先行先試區,授予56項市級經濟管理審批許可權,在項目審批、建設、服務等各方面均具有較好的政策優勢。
物流環境優勢。臨沂被譽為“中國市場名城”,物流配送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300個縣級區域,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中國臨沂,物流天下”的格局。臨港區依託臨沂商貿物流優勢,形成了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貨運物流體系。
臨沂臨港區,地理坐標為北緯N35°14′24.91″、東E119°05′47.35″,海拔69.23 米,地處山東省東南部,位於莒南縣東部,東依新興港城日照市、距嵐山港最近處僅4公里,西靠臨沂商城,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接壤,處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核心位置,是魯南蘇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交通環境優勢。臨港區交通十分便利,“海鐵公高飛”立體交通網四通八達。區內及周邊有七個港口(距柘汪港7公里、嵐山港20公里、嵐橋港20公里、日照港50公里、連雲港80公里、董家口港90公里,青島港200公里);三條鐵路(兗州—石臼、坪上—嵐山、晉中南鐵路線);三個機場(距臨沂70公里、連雲港70公里、青島200公里);六條高速(棗嵐、瀋海、京滬、長深、日東、濟青);一級公路嵐濟路。
臨港區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過渡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濕熱,冬季乾冷,氣溫、降水、蒸發風向等氣象要素年內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在12.7℃,極端最高氣溫38.8℃,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9.2℃,年日照時數為2459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18.14千卡/平方厘米。初霜期在10月中旬,終霜期在3月下旬,無霜期200天左右。有“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之說,年均無霜期積溫4238.1℃,初凍期在12月中旬,解凍期在3月中旬。最大結冰厚度20厘米,最大凍土深36厘米。最大風速22米/秒。水面多年平均年蒸發量為1116.5毫米,月平均蒸發量以4-6月份最大,為444.2毫米,佔全部蒸發量的40%,其中5月份最大為158.6毫米,佔全年蒸發量的14.2%,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42.7毫米。
由於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響,全區降水從時間和空間及年際分佈上都存在較大差別。降水的年內分配極不均勻,一般年份出現春旱夏澇秋冬干。根據4個站降雨資料,全區多年平均降水量856.7毫米,而6-9月份降雨625.2毫米,佔全年的74%,7月份最大為259.6毫米,佔全年的30.8%,3-5月份降水111.9毫米,12月份最小僅為11.2毫米。
根據總體發展目標定位,分階段大力推進經濟社會與城鄉建設發展的一體化,實現新區統籌發展。
近期,重點推動以鎳合金複合材料和綠色化工為核心產業的工業化進程,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一體化建設,推進新城區的啟動建設發展,合理引導城鄉居民點布局優化,構築城鄉統籌發展基礎。
中期,大力推進以核心產業為主導的多元化臨港產業發展進程,顯著提升新區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鞏固並逐步完善新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城鄉居民點的一體化布局調整。
遠期,持續推進戰略性產業部門快速發展,大力推進商貿流通等綜合服務功能發展,實現多元化戰略性產業部門並舉的經濟發展格局,明顯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實現城鄉建設發展的一體化。
臨港區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山川秀美,旅遊資源獨具稟賦。境內自然景觀、生態資源、人文資源豐富。
厲家寨
彩溝位於朱蘆鎮駐地北8公里甲子山麓,甲子山海拔480米,有大小山頭百餘座,山中有一幽長山澗,因晨曦折射水中呈五彩斑斕色彩而得名“彩溝”。彩溝佔地6平方公里,一溝三澗,溝澗相生,澗澗相連,綿延數十公里。
集鹿山
甲子山位於臨港區東部和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東南部,其山勢險峻,怪石林立,山頂兩峰,聳立如角,故名角子山。因方言“角”與“甲”近音,后演化為甲子山。其主峰雉雞峰巍峨險要,山中樹木蔥鬱,山南部有“孫臏洞”、“千年銀杏樹”、“鬼谷子廟”、“點將台”、“試牛犁”、“咬人樹”、“懸棺”、“錐墳”等旅遊景點。山勢呈東西走向,地處臨沂、日照兩市交界處,海拔480米,有大小山頭近百個,四望群山起伏,層巒迭嶂,景色怡人。甲子山原生態自然環境保存良好,境內有鬼谷子廟、孫臏洞等古迹,為鬼谷子、孫臏當年隱居修鍊之地,是人們探幽仿古、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甲子山
文龍河城市生態濕地工程是在對廢棄的大口井、小型石材加工廠、礦坑,以及畜禽糞便曬存點進行整治的基礎上規劃設計,經綜合治理建設而成的生態水面和城市濕地,從上游鳳凰嶺水庫引水,依文龍河河道南岸,綜合治理建設而成。該濕地現已形成1200畝的生態水面和城市濕地,“抬頭見綠、起步聞香,綠隨路至,是文龍河城市生態濕地的真實寫照,絕對是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成為臨港新城核心區的一條生態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