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

垂簾

徠垂簾,漢語詞語,拼音是chuí lián,意思是放下帘子,謂閑居無事;指潛心致力,不預聞他事;謂女后輔幼主臨朝聽政;指垂下的帘子。出自《魏書·儒林傳·徐遵明》。用作名詞、動詞。

解釋


1.放下帘子。謂閑居無事。
2徠.指潛心致力,不預聞他事。
3.謂女后輔幼主臨朝聽政。
4.指垂下的帘子。

出處


《南史·顧覬之傳》:“覬之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垂簾,門階閑寂。”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七·李坤》:“蔡以《易》卜,垂簾都門。”
《魏書·儒林傳·徐遵明》:“故能垂簾自精,下帷獨得,鑽經緯之微言,研聖賢之妙旨。”
清·田蘭芳《袁太學(袁可立孫)傳》:“性高簡,罕與人接。垂簾一室,雜陳鼎彝、書畫。”
《舊唐書·高宗紀下》:“自誅上官儀后,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下:“章獻皇后崩,呂公以後遺令冊楊太妃為皇太后,且復垂簾,士大夫多不悅。”
《清史稿·禮志七》:“文宗崩,穆宗幼沖嗣位。御史董元醇奏請皇太后暫權朝政,稱旨,命王大臣等議垂簾儀制。”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岩前懸石甚巨,當洞門,若樹屏,若垂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