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鶇
雀形目鶇科動物
白眉鶇(學名:Eyebrowed Thrush):中型鳥類,體長19-23cm。雄鳥頭、頸灰褐色,具長而顯著的白色眉紋,眼下有一白斑,上體橄欖褐色,胸和兩脅橙黃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鳥頭和上體橄欖褐色,喉白色而具褐色條紋。其餘和雄鳥相似,但羽色稍暗。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m以上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楊樺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較常見。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季節亦見成群。性膽怯,常躲藏。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繁殖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朝鮮,越冬於日本、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印度阿薩姆、尼泊爾、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等地。
白眉鶇
雌鳥上體概為橄欖褐色,頦、喉白色具暗褐色縱紋,胸和兩脅橙棕或橙黃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淺橙黃色沾灰,其餘似雄鳥。
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黃色,腳雌鳥黃綠色,雄鳥褐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49-89g,♀49-87g;體長♂206-230mm,♀198-237mm;嘴峰♂1720mm,♀18-20mm;翅♂115-131mm,♀114-125mm;尾♂78-94mm,♀70-89mm;跗蹠♂23-33mm,♀28-34mm。(註:♂雄性;♀雌性)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m以上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楊樺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較常見,遷徙和越冬期間也見於常綠闊葉林、雜木林、人工松樹林、林緣疏林草坡、果園和農田地帶。
遷徙:在中國北方為夏候鳥,南方為旅鳥或冬候鳥。每年4月末5月初遷來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遷。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季節亦見成群。性膽怯,常躲藏。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中國、柬埔寨、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美國、越南。
旅鳥:比利時、塞普勒斯、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馬爾地夫、馬爾他、尼泊爾、荷蘭、挪威、波蘭、阿曼、帛琉、葡萄牙、瑞典、阿聯酋、英國。
白眉鶇分布圖
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吉林長白山等地;遷徙或越冬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賀蘭山、烏拉特旗、寧夏、甘肅、青海、四川、陝西、江蘇、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廣西、福建、海南島、香港和台灣等地。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小樹或高的灌木枝杈上,距地高1-5m,巢呈杯狀,主要由細樹枝、枯草莖、鬚根和泥土等構成。巢的大小為外徑12cm,內徑9cm,高l0cm,深5cm。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6枚,多為5-6枚。卵的大小為24-30.5mm×19.2-21.5mm。
單一物種,無亞種。
白眉鶇在中國種群數量不甚豐富。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