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虱目魚的結果 展開

虱目魚

鼠鱚目遮目魚科動物

虱目魚Chanos(Forskal)屬廣鹽性熱帶、亞熱帶魚類,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產品適合加工成罐頭,七十年代中國台灣省從印尼引進,1998年廣東省汕頭等地區試驗成功,適合中國南部沿海地區推廣養殖。

物種簡介


虱目魚是台灣的海特產。每年春暖花開季節,虱目魚便從外洋游到台灣海峽東南部進行產卵繁殖,盛期在5月至6月。此時便成了台灣漁民捕獲虱目魚的季節。如此同時,虱目魚完成了傳宗接代,留下大量的魚苗后,又返回外洋。虱目魚的名稱在台灣還有“國姓魚”和“安平魚”的稱呼。
據說這與大約300年前,鄭成功(國姓名)把荷蘭人驅逐出台灣,並在台南國聖港鹿耳門(即安平)建造魚塘,放養虱目魚有關係。至於“虱目魚”名稱的由來,可能與最初看到的虱目魚苗形狀大小似虱子有關。虱目魚體呈梭形,體背綠色,腹部白色,體被細圓鱗。尾鰭甚大、深叉,體型瀟灑美觀。
一般6年~9年才能性成熟,生長期長,個體大,一般體長1米左右,大者可達1.5米。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每逢春夏季節,在台灣海峽常可看魚群躍出海面,高度可達數米,場面蔚為大觀,構成台灣海峽妙不可言的一道風景線,每每給航行在海峽的海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虱目魚
虱目魚
過去,大陸對虱目魚的了解比較少,因為此魚獨居台灣海域。后經大陸魚類學家的觀察研究,發現它是鯡形目魚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魚:眼大、脂眼瞼發達,因脂眼瞼完全覆蓋著眼睛(遮目),在魚類學分類學中,特把它列為遮目魚亞目、遮目魚科、遮目魚屬,命名為遮目魚,且僅此魚一種。

名字的來歷

相傳鄭成功為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台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尋找當地食材充實軍糧。有一天晚上,鄭成功夢見媽祖告訴他,後港有很多魚,第二天鄭成功讓士兵到後港捕魚,果然大豐收。捕上來的魚鄭成功從沒見過,於是用閩南語問是“什麼魚”,邊上的人以為這是魚的名字,於是這種魚從此就叫“虱目魚”(閩南語“什麼魚”的諧音)。分佈範圍
台灣台南縣北門鄉沿海地區是台灣虱目魚主要產地之一,為了突出本地的這一名特產,在位於北門海濤園遊樂區大門入口處,特地塑造了一尾高約1米、長約5米的大虱目魚。其造型栩栩如生,外來的旅遊觀光者凡到此地,都想品嘗一下虱目魚的風味。台灣虱目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吃法多樣,頗受消費者喜愛。
虱目魚
虱目魚
中國福建、廣東沿海,地處台灣海峽東岸,氣候及其他條件對放養虱目魚甚為有利,由於魚苗得不到解決,虱目魚至今僅“花開”海峽一岸。隨著海峽“三通”的鬆動,相信不久的將來,虱目魚苗將會像福建的大黃魚苗運進台灣一樣,有來有往。我們期待著虱目魚,不久將“游”進大陸的海港,使虱目魚“花開”台灣海峽兩岸。

形態特徵


虱目魚魚體的下頜縫合處有明顯一個凸起,兩頜間無牙齒,左右兩邊的鰓蓋膜在腹部位置相連,而與峽部相脫離,身體表面的鱗較小,頭部無鱗,背鰭位於腹鰭後部的上方,基部有鱗鞘。

成長繁殖


目魚可生活於淡水中,最適宜生長鹽度為12—30。生活適溫為16—39℃,水溫降至15℃時其活動能力變弱,低於9℃時數分鐘內死亡。
虱目魚運動活潑,性喜群游,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可以投喂配合飼料。養殖方式主要有粗放式養殖和精養。中國北方地區養殖虱目魚可利用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清明節前後的魚苗在大棚或室內培育到適宜溫度放入池塘養殖,當年可達500g左右,冬季須經室內越冬,2—3年可達1000—2000g,畝產可達100—500kg。
現將虱目魚池塘養殖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清塘、消毒、培肥水質
除新建池塘外,所有池塘要清淤。在魚蝦收捕后將水排干,曝晒一段時間后,採用機械或人力將淤泥清除。消毒在放苗前15—20天進行。先進水20—30cm,然後按每立方米水體50g漂白粉全池潑灑,2天後排乾池水,用60—80目網進水60—80cm。按氮磷比5:1,每次畝施氮肥1—2kg,2天後視池水肥度、天氣狀況再追施1次。新魚池可按每畝20—30kg(乾重)施發酵雞糞或豬糞。經過7—10天的水質培育,池水透明度在30—50cm,水色黃綠色、綠色,可以考慮投放魚苗。

苗种放養

5月上中旬,水溫達到20℃以上時,可以將經過大棚溫室暫養的體長5—10cm的魚苗投放池塘,放苗前要調節鹽度,最好將鹽度差控制在5以內,放苗時池水鹽度掌握在12—30。苗種計量多採用乾量法。小苗運輸採用聚乙烯薄膜袋充氧密封運輸方法,大規格苗種短距離運輸採用帆布桶或塑料薄膜充氧運輸方法。放養量根據池塘條件和養殖方式確定,精養池每畝放5—10cm魚苗1500—2000尾,與對蝦等混養池畝放養500—1000尾。

養成管理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觀察池水狀況,魚的體質、生長情況,攝食情況,是否有浮頭預兆。定期測量水溫、pH、溶解氧、鹽度等水質指標

水質調節

整個養殖過程水溫宜在20—30℃,鹽度12—30,pH7—8.5,溶解氧4mg/L以上,透明度30—50cm。水深1.5m以上,根據水質狀況及時添換水,換水量前期10%,中後期可達20%—30%。精養池配備增氧機,每3—5畝1台,前期每天中午開機,使高溫、高溶解氧的上層水與低溫、低溶解氧、有機質豐富的下層水充分混合,中後期加大增氧機開機時間,每天開機時間在10—20小時。

投餌管理

放苗前期重點抓好肥水和培養水中浮遊和底棲單胞藻類,促進魚苗生長,精養池或與對蝦等混養池都要投喂配合餌料。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投喂,前期日投喂3次,中後期日投喂4—6次。投喂量按魚體重的8%—3%確定:魚重40—120g的8%—6%,120—300g的5%,300g以上的4%—3%。

病害預防

調節穩定水質,防止pH、氨氮過高,定期施用微生物製劑、沸石粉凈化水質,施用二氧化氯等對水質消毒,投喂藥餌防治有關疾病。

收捕銷售

根據市場價格、水溫、魚的規格等因素確定時間適時收捕。做釣餌出售的規格在100—150g。成魚收捕時間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

如何挑選

挑選新鮮虱目魚的時候,首先要看一看魚的眼睛是否有清澈明亮的感覺,不新鮮的魚眼睛會呈現出混濁黯沉的顏色;第二就是檢查魚鰓是不是有鮮紅的顏色,因為魚鰓是魚的呼吸器官,所以魚鰓的顏色越鮮紅就表示含血量越高,因此,魚鰓的顏色越暗沉就代表魚死的時間越久!最後就是檢查魚鱗是不是有光亮而且魚身是否有彈性,因為越新鮮的魚,水分流失得越少,自然魚肉的彈性就會越好。

主要價值


台灣虱目魚產品廣為大眾喜好,整條虱目魚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充分利用,虱目魚魚鮮肉細,營養價值高,適宜煎、烤、煮、蒸、炸、腌、燒等,有「狀元魚」之譽。除了一般魚類烹飪的吃法以外,並且依虱目魚生理形態上的特性,發展出極具鄉土特色的美味。
虱目魚的EPA和DHA含量比鰻魚更高,EPA及DHA是養生保健的重點,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血酸提高腦部資質,預防老人痴呆症現象的發生。

功效

虱目魚肉骨更可以熬成鮮美高湯,內含有17種胺基酸和豐富的膠質、鈣、磷,胺基酸對人體的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膠質、鈣、磷對小孩發育、婦女、老人的骨本有補充作用。
食用適合季節:夏季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虱目魚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48千卡
蛋白質20.5g
脂肪6.7g
膽固醇52mg
飽和脂肪酸1.7g
多不飽和脂肪酸2.6g
單不飽和脂肪酸1.8g
葉酸16μg
72mg
30mg
162mg
292mg
51mg
0.3mg
0.82mg
維生素A30μg
維生素B1(硫胺素)0.01mg
維生素B2(核黃素)0.05mg
煙酸(煙醯胺)6.44mg
維生素B60.42mg
維生素B123.4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