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開湖

國家AAA級開放式景區

達開湖是一個以湖泊山水風光為特色的大型人工湖,又稱達開水庫,因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故居而得名。水庫位於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境內,距城區30公里,柏油公路直達湖邊。

1958年建壩儲水,截斷北流的馬來江,高峽出平湖,湖區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3倍多,水深數十米至百米以上,儲水3.91億立方米。達開湖島多、彎多、湖叉多,以水美、山秀、泉奇、人傑而聞名遐邇,其湖中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的景色,堪稱“一湖百島千山秀”。

建設背景


達開湖有大小200多個島嶼,千姿百態,似一顆顆翠玉鑲嵌在碧水藍天之中,別具神韻。形似奔獅、卧龍、笨牛、昂首駿馬、齊飛雙燕的大小島嶼中,最美的要數“情人島”。兩個卧身湖中的島嶼,形態各異,酷似人形,遠遠望去,猶如一對情意纏綿的熱戀人開懷擁的姿態。傳說這是天上的金童玉女被這裡的美景迷住,不願意離去,著意化身而成。
“滿湖煙雨撥清波,千山秀色關不住。”這是達開湖又一道獨特的風景。清晨,湖面升騰的煙雲霧靄,讓萬千奇峰秀嶺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隱隱約約出沒在霧海之中,嬌媚而淡遠。霧散雲收之時,秀麗的山峰清晰地呈現在遊人面前,近似綠珠,遠如藍屏,有的直插雲霄,有的翩躚起舞,有的峰巒間還有虹橋懸空接水,棧道飛架,蔚為壯觀。
湖的東面石馬山因石達開先人安葬山上而久負盛名。石馬山山形如戰馬騰空,左如出征戰旗,右如雷鳴戰鼓,前如將軍舉劍,后如千軍簇擁,場面壯觀,真是“旌旗繽紛連河道,戰鼓驚山欲傾倒”,猶如當年翼王統率千軍萬馬衝出龍山,挺進中原的征戰場面,有詩讚曰:“石馬山峰景象優,載生飛馬歸西洲。狂風嘯嘯吹毛動,鐵鞭任打不回頭”。
海拔900米的觀音山,傳說這是觀音孿生妹妹的化身。北面的白花山,多姿多彩,有“九朵芙蓉一支峰,七星伴月捧嬌娥。皇母仙橋修腳下,兩條江水繞金龍”的美譽,據說是天上的九名仙女下凡,與人間的七個英俊少年在此遊玩留下的蹤跡。
“千川流碧玉,一湖閃銀光”。達開湖清澈澄碧,水質綿柔養人,傳說乾隆游江南時,來到達開湖區,看中一少女,帶回京都,令得“六宮粉黛無顏色”,“龍山好妹子”因此聞名天下。此後,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地方財主紛至沓來,選靚求美,每日千乘萬騎,日久天長,竟踏出一條馬來江來來。
達開湖區有多處奇異的泉水,大儉山泉水用來煮粥,放上4天也不變餿;用來釀酒,醉不上頭;用來泡茶,格外清香。湖中部的潭兩泉,傳說是神仙在湖底放下了天上的沉香木,魚類游經此泉,其味道便變得特別清香甜美,該泉匯入廣闊的達開湖后催化了達開湖水,使湖裡的魚、蝦、蟹、鱉也變得特別清甜美味,也使今天該湖中的淡水銀魚的養殖迅速發展起來。
憑欄弔古,追憶往事,達開湖讓人思緒萬千。達開湖因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故居位於湖的中部而得名,現已被淹沒。翼王故居所在的島上,有三塊石碑以紀念石達開的生平和豐功偉績。達開湖東面賓士村的一座“翼王宅”,保存完整,是石達開之子所建的典型晚清民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全宅3廳6天井28房,石馬山腰上石達開的祖墳至今保存完整,是渾然天成的半個大石球。此外,據史料《新南唐詩·地理志》記載,現湖畔的奇石鄉新清村清潭屯,隋朝曾設立龍山縣,唐朝升格為龍山府。現今,村中當年的磚瓦、石刻、轅門照壁、朝廷贈匾還依稀可見,隋唐遺風俯首可拾。
達開湖的美,與湖區人民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緊密相連。遊覽達開湖,無論您走進哪一村哪一家哪一戶,都會受到熱情周到的款待,村民會捧出最好的山茶,唱起熱情洋溢的迎賓山歌,擺上豐盛的“翼王宴”,捧出特製的“翼王醇”,讓你感受到壯民族特有的熱情和多情善良的溫馨。如果遇上壯族的節日,村村寨寨山歌對唱,拋繡球,頂竹桿等活動熱鬧非凡,更令您耳目一新。當年美人的國色天香,王侯將相的叱吒風雲,壯鄉人民英勇無畏的美名和浩然正氣,歷史的光輝己長留在達開湖的青山綠水之中,使山生色,水生輝,山水平添豪情,閃爍著人間壯美的光環,陶冶著遊客的情操。
達開湖
達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