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鎮江閣的結果 展開
- “天下第四樓”之稱
- 新晃縣景點
鎮江閣
“天下第四樓”之稱
鎮江閣位於宜昌市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下游約4000米處的長江岸邊。鎮江閣有“天下第四樓”之稱,氣勢雄偉,威鎮三江。鎮江閣始建於1699年,今為20世紀80年代重建的仿古建築,系市內商賈集資興建,是宜昌歷史上用作糧食交易的場所。
原來的鎮江閣規模很小,為磚結構,已不復存在,后改名為“楊泗廟”。楊泗廟奉祀何人,志書上未見記載。傳說中的楊泗將軍,是一位水神,在五聖宮裡倒是佔有一席地位。據《宜昌府志》記載,楊泗廟在小南門(舊稱文昌門)下,而不是在鎮川門下。而《東湖縣誌》上亦記載得清清楚楚;“鎮江王閣在西塞門(即今鎮川門)下,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重修。”
宜昌三江地段過去水患嚴重,給百姓生活帶來較大影響。昔日,人們只能拜倒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儘管宜昌沿江一帶建有黃陵廟、鎮江王閣、楊泗廟、龍王廟等廟宇,大禹、龍王、鎮江王等水神的神龕前終日煙霧繚繞,但是長江水害卻仍然接連不斷。僅從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的一次大水,即可窺見洪水造成的災害是何等嚴重。“是年夏五月,大雨如注,連日夜不絕。江漲驟發,突湧入城。平地深者六、七尺。其不沒者府署試院而已。郭洲、西壩及臨江東西岸漂民居無算。”公元1700年(清朝康熙三十八年),當地政府在此修建了楊泗廟,意在鎮住洪水災害,保民平安。上世紀90年代歷經火災的廟宇破敗不堪,宜昌市政府重建樓閣,並將葛洲壩治水歷史載入閣內,正名鎮江閣。被譽為“天下第四樓”。后毀於戰亂.今之鎮江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宜昌市政府在原址重建的,位於葛洲壩下游不遠處。
鎮江閣位於現濱江公園內,坐西朝東,背依長江,面向沿江大道。已經歷盡296年的風風雨雨。它是一座外觀二層內實三層歇山式頂、建成於清代早期的樓閣式建築。閣高15.95米,面寬6.8米,閣前門建兩柱五樓牌樓一座,面寬6.2米,進深2.4米,與閣前牆的木坊等構件相銜接。屋頂覆黃琉璃瓦,峻拔陡峭,四角飛翹,飾鏤孔花脊,正脊上有一葫蘆形青花瓷寶頂,兩端飾吻獸,岔脊飾仙人走獸。山牆出腰檐,飾二龍戲珠游雕,牆角飾垂蓮吊柱,檐口不施斗拱,而是做芝紋板,僅四角挑梁,安裝倒獸斜拱。閣前底層額坊下的倒掛楣子由三塊長方形木刻板組成,板上雕刻有山水路津、亭台樓閣、多種人物、花鳥圖像,刻工精湛,形態生動,正中還刻有“花開瑤島三千歲,雲繞珠宮十二樓”。
鎮江閣三字是重建時輯於我國書法名家字帖,陰差陽錯的是鎮字三橫少了一橫,成為當今鎮江閣之趣談。看似不可能出現的低級錯誤卻有它內在的必然性,兩橫之鎮江冥冥之中暗合了葛洲壩、三峽大壩鎮鎖長江之事,真是名副其實,有其名必有其實也.
鎮江閣
如今的鎮江閣全閣佔地536平方米,建築面積1336平方米,閣高26.29米,閣分四層,層層斗拱飛檐,金瓦銀脊,處處雕樑畫棟。閣下為青石雕龍鬚彌座,有漢白玉雕欄,全閣上下共有34根盤龍柱,陣陣江風襲來,鎮江閣樓上的風鈴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很是悅耳。登閣望去,隱隱地可以看見葛洲壩偉岸的身影,朝下游的方向望去,夷陵長江大橋橫跨在江面上,甚是壯觀。登閣憑欄遠眺,可盡覽宜昌新貌,葛洲壩和宜昌城區美景歷歷在目,大壩雄姿,揚子江濤,西陵山色。
鎮江閣由於位於兩江交匯處,地勢陡然開闊,水天一色浩浩滄滄,不覺視野豁然開朗,入閣內登高遠眺,憑檻臨風,別有一番景緻。橫亘在沿江道路與江堤護坡之間的綠化帶猶如一道綠色屏障隨大江蜿蜒,綠化帶里種植著高大的合歡和香樟,森森林木偉岸參天,亭亭如華蓋般遮天蔽日,似雲煙蔥蘢綿延瀰漫。護欄一側松柏四季常青,左右濃蔭夾道留下中間一條通幽小徑。即使盛夏正午,也是一片蔭翳鬱郁,草木清香沁人肺腑,身臨其境涼意頓生,確實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對宜昌而言,鎮江閣在歷史、文化和城市景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見證了宜昌自近代開埠通商以來的歷史。從日寇佔領到宜昌光復,從葛洲壩工程建設到三峽工程的興建。宜昌從一個無名小鎮,一躍而成為湖北省乃至全國聞名的城市,鎮江閣見證了這一切。鎮江閣是宜昌城中保存至今,為數不多的歷史文化景觀之一。
鎮江閣是宜昌城市文化的標誌之一,這裡原有宜昌最早的城市街區,北門、東門和鎮江閣一帶,是宜昌歷史遺存最豐富的地方,也是最能代表宜昌的地方,儘管大多已物是人非。到如今鎮江閣仍然是沿江景觀帶的核心,無論是宜昌城市居民,還是來宜昌的遊客,都會把鎮江閣作為一個遊覽佳處。而無論從長江乘船近觀宜昌,還是從江南磨基山遠望宜昌,鎮江閣都巋然而立,無疑是宜昌的標誌景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