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頂山鄉
貧困民族聚集山區鄉
五頂山鄉一角五頂山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66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民族聚集山區鄉。
五頂山鄉畜牧養殖2008年末,五頂山鄉全鄉工農業總產值6020.6萬元,比上年增694.4萬元,增長13.04%,其中,工業總產值2079.6萬元,農業總產值3941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597萬元,比上年增436.1萬元,增長11%;種植烤煙6400畝,產量95.055萬公斤,總產值1238.6萬元;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7644畝,糧食總產量430.8萬公斤,產值646.2萬元,比上年減0.2萬公斤,減0.46%;財政總收入428.26萬元,比上年減少8.14萬元,減1.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8萬元,比上年增加31.2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304萬元的101.3%;地方財政總支出293.89萬元。全鄉外出務工收入13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8人(占勞動力的4%),在省內務工396人,到省外務工72人。
五頂山鄉
2、烤煙生產快速發展:2007年全鄉共收購煙葉95.06萬公斤,克服煙葉收購總量減少的困難,實現烤煙產值1146.55萬元,計劃內收購斤價達13.52元,比上年增加0.51元,創歷史新高,農民人均烤煙收入達1082元。
3、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年共完成豬品種改良1805胎,完成牛凍精改良150胎。畜牧業總產值達1165.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
五頂山鄉
五頂山鄉通訊塔2007年,五頂山鄉農村固定資產總投資883.2萬元,比上年增70.08萬元,增長22%。
一是小集鎮建設步伐加快,集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效發揮。掛牌出讓集鎮小宗土地19宗1962.47平方米,回籠資金84.39萬元,為集鎮建設打牢了發展基礎,有效緩解了政府債務負擔,集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二是抓住機遇,夯實電力電信發展基礎,抓住西部地區農網改造機遇,架設了紅土坡至五頂山10KVA輸電線路,對全鄉兩個村民委員會4個村民小組222戶農戶進行了農網改造,解決群眾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在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和聯通電話的基礎上,有402戶農戶安裝了致富通電話,信息使用傳播率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地為全鄉人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
三是總投資250萬元的標準化煙葉站建設已基本完成,2007年可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政府、煙葉站對各煙農的服務、管理水平;
四是總投資30萬元的牛叢、新村兩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正在抓緊施工,在2007年可以投入使用,將保證2個基層黨組織的正常運轉,發揮一室多功能的作用,為村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基礎保障;
五是總投資1628.26萬元的鼠街、力苴、牛叢、新村、柳德五個村委會六個片區4616畝的基本煙田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共建蓄水池2330個,為烤煙生產提質增效打牢了發展基礎。
五頂山鄉有耕地面積11853畝,其中水田600畝,旱地11253畝,人均佔有耕地0.98畝,有林地面積121099畝,其中,核桃面積24438畝,森林植被覆蓋率為75%。境內屬典型立體氣候,最高海拔2660米,最低1120米,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雨量950㎜,全年平均霜期283天左右。全鄉共有小壩塘56座,小水池(窖)5651個。禮社江河穿境而過。境內有石膏、鉑鈀等礦產資源。
五頂山鄉核桃林五頂山鄉是一個典型的回族聚居鄉,共有回族人口1107人,佔總人口的11%。回族群眾信仰伊斯蘭教,遵奉《古蘭經》、聖訓。飲食以米、面為主食,不吃馬、騾、狗肉及動物的血液、自死動物和兇猛禽獸的肉,尤其禁食豬肉。回族男性普遍戴白色的無檐小帽,俗稱“小白帽”,婦女傳統服飾一般戴披肩蓋頭,臉部外露,老年人用白色蓋頭,中年人用青色,姑娘用綠色。回族的重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在歡樂的節日里,非常注重禮儀和文明,用祝安詞向您致以美好的祝福。
截止2008年末,五頂山鄉共有2561戶,總人口10597人,其中農業戶數2551戶,農業人口10262人,男性5277人,女性4963人。境內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等民族,其中,漢族6081人,佔總人口的57%;彝族3064人,佔總人口的29%;回族1092人,佔總人口的10%。
截至2020年,全鄉常住人口為74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