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麥

毒麥

毒麥(學名:Lolium temulentum L.)是禾本科,黑麥草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無毛。葉片疏鬆;扁平,質地較薄,無毛,頂端漸尖,邊緣微粗糙。穗形總狀花序;穗軸增厚,質硬,小穗有小花,小穗軸節間平滑無毛;穎較寬大,質地硬,具狹膜質邊緣;外稃橢圓形至卵形,成熟時腫脹,質地較薄,芒近外稃頂端伸出,粗糙;6-7月花果期。

分佈於中國甘肅、陝西、安徽、浙江的麥田中也有過發現。地中海地區、歐洲、中亞、俄羅斯西伯利亞、高加索、小亞細亞亦有分佈。

毒麥之穎果中具有形成毒麥鹼的菌絲存在,產生麻醉性毒素,危害人畜。注意檢疫防除。

於2002年11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嚴重危害到我國的生態壞境。

形態特徵


毒麥
毒麥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稈成疏叢,高20-120厘米,具3-5節,無毛。
葉鞘長於其節間,疏鬆;葉舌長1-2毫米;葉片扁平,質地較薄,長10-25厘米,寬4-10毫米,無毛,頂端漸尖,邊緣微粗糙。
穗形總狀花序長10-15厘米,寬1-1.5厘米;穗軸增厚,質硬,節間長5-10毫米,無毛;小穗含4-10小花,長8-10毫米,寬3-8毫米;小穗軸節間長1-1.5毫米,平滑無毛;穎較寬大,與其小穗近等長,質地硬,長8-10毫米,寬約2毫米,有5-9脈,具狹膜質邊緣;外稃長5-8毫米,橢圓形至卵形,成熟時腫脹,質地較薄,具5脈,頂端膜質透明,基盤微小,芒近外稃頂端伸出,長1-2厘米,粗糙;內稃約等長於外稃,脊上具微小纖毛。
穎果長4-7毫米,為其寬的2-3倍,厚1.5-2毫米。花果期6-7月。染色體2n=14(Hubbard1954,JenKins1985)。

生長環境


毒麥抗寒、抗旱、耐澇能力強,種子可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溫度(5-30℃)下萌芽。但植株對高溫(35℃以上)敏感,因此,毒麥在長江以南地區較難越夏生長,不同季節出苗的植株均在初夏(5-6月)開花結實。

分佈範圍


原生歐洲,分佈於地中海地區、歐洲、中亞、俄羅斯西伯利亞、高加索、小亞細亞。中國甘肅、陝西、安徽、浙江的麥田中有過發現。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結籽多,繁殖力比小麥大2至3倍。毒麥通過種子繁殖.利用幼苗或種子越冬幼苗出土較小麥稍晚,抽穗、成熟比小麥略遲,熟后穎片易脫落。不同季節出苗的植株均在初夏(5-6月)開花結實。

物種危害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毒麥是一年生惡性雜草,常與麥類作物混生,造成麥類作物產量和質量下降。毒麥種子中含有毒麥鹼,可麻痹中樞神經,人、畜誤食后可能引起中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有毒,尤以未熟或多雨潮濕季節收穫的毒力為強。小麥中若混有毒麥,人;畜食用含4%以上毒麥的麵粉即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眩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疲乏無力、發熱、眼球腫脹,重者嗜睡、昏迷、發抖、痙攣等,因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死亡。
毒麥的花經濟和生態影響毒麥穎果內種皮與澱粉層之間寄生有真菌的菌絲,產生毒麥鹼,人、畜食后都能中毒,輕者引起頭暈、昏迷、嘔吐、痙攣等症;重者則會使中樞神經系統麻痹以致死亡。此外,毒麥中毒可致使視力障礙。未成熟或多雨潮濕季節收穫的種子毒力最強。另外,毒麥生於麥田中,影響麥子產量質量。毒麥的混生株率與小麥產量損失呈正相關。毒麥混生株率為0.1%時,小麥產量損失0.64%-2.94%;混生株率為5%,產量損失達19.12%-26.12%,減產幅度相當明顯。亦有研究表明,毒麥達0-10株/㎡,小麥損失率為0-0.62%;10-20株/㎡,損失率0.62%-6.7%;20-35株/㎡,損失率為6.7%-15.2%。
馬也會因誤食毒麥中毒,其毒性反應,可因吞食數量的多少和作用的大小而異。一般表現為腹痛、趴卧,行走不穩,不食,口吐白沫,大量流涎,腹瀉,脈搏緩慢,不安,氣喘,痙攣性抽搐,嚴重者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呈昏睡狀態。
由於毒麥莖葉無毒,可作牧草。在國外,正研究用毒麥恢復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泥治理。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措施:
⑴加強植物檢疫。對麥類種子及發生區外調的糧食、飼料要嚴格檢疫,麥類籽粒加工時含毒麥的下腳料要妥善處理。
⑵播種前使用硫酸銨浸種,將漂浮在上的毒麥子實打撈並處理。
⑶麥類乳熟期田間毒麥易於識別且種子未成熟,應及時拔除毒麥植株;麥類留種地要徹底拔除毒麥植株,用種量少的也可採用田間穗選留種。
⑷機收麥類作物時,應先收留種地,再收無毒麥田塊。收割機轉移其他地方作業前,進行徹底清掃,避免毒麥子實隨機傳播。
毒麥
毒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