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徠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208院)的前身是1978年重組建系的地球和空間科學系(007系)。實際上早在從1958年科大建校時學院的部分專業就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

學院培養的碩士已經超過200人,博士也已有30餘人,本科生目前每年都在70人左右。學院培養的學生中有6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是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截至2016年5月28日,教授58名(在職博士生導師28名)、副教授27名,學院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是第三世界科學院的地球科學與天文學高級研究中心。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58年6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時創辦“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地球化學與環境科學系的前身)。
1958年7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次系主任會議決定增設“應用地球物理系”(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地球物理與行星科學技術系的前身),同時會議上任命地質研究所所長侯德封為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主任以及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趙九章為應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1961年5月9日,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經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同意,學校將原有13個系46個專業合併為12個系30個專業,其中12個系包括了:地球化學系、應用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的稀有元素專業併入同位素化學系(合併后同位素化學系更名為近代化學系)。
1963年5月31日,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趙九章建議在地球物理系內試辦研究生班。
1971年9月8日,當時歸屬物理系的大氣物理專業及專業內所有老師調入吉林大學,組建吉林大學物理系氣象專業,為東北三省培養了大批氣象人材。

重組建系

1978年,重組建立地球和空間科學系(7系);
1980年2月8日,教育部批複同意中國科學院《關於吉林大學撤消氣象專業和中國科技大學恢復大氣物理專業有關問題的報告》。1980年秋,大氣物理專業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恢復,填補了地球和空間科學系缺少的研究地面到80KM高空的這一層大氣的專業;
1981年11月2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首批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專業包括了地球化學;
1983年10月8日,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與我校簽訂協議,委託我校舉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數據處理”進修班;
1984年3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地球物理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主任傅承義先生將他珍藏多年的100多冊外文文獻資料贈送給我校地球和空間科學系;
1997年5月19日,成立化學地球動力學研究實驗室,鄭永飛任實驗室主任;
2002年1月,固體地球物理被評為安徽省重點學科;
2002年1月18日,空間物理學、地球化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改組學院

2002年3月,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掛牌,黨委書記湯洪高和校長朱清時為學院揭牌;
2003年10月23日,我校獲准在地球物理學(一級學科)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04年8月7日,在雲南省地震局設立地球科學教學實習基地;
2007年8月,地球物理學被評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被評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2010年12月23日,與安徽省地震局共建的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揭牌儀式在蒙城縣舉行;
2013年6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萬泰-微賽思微地震實驗室成立;
2015年4月14日,與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擬採取舉辦研討會、教師與學生互訪、共同指導學生、合作申請研究項目、科研儀器共享等方式,大力推動雙方的合作;
2017年8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與安徽省地震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8月3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麗江高美古觀測站”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麗江高美古學生野外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麗江高美古觀測站舉行;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的“地球物理學”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20徠17年11月25日,中科大地空學院與福建省地震局簽署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平台建設、防震減災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協議約定,福建省地震局野外台站為中國科大地空學院本科生野外實習基地。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5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有教授58名、副教授27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大師講席教授4名,教授5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青年”獲得者13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 [1]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陳顒、陳曉非、王水李曙光、鄭永飛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黃方、雷久侯、李陶、竇賢康、謝周清、陸全明、陳福坤、汪毓明、倪四道、陳曉非、鄭永飛
百人計劃:李陶、李銳、陳福坤、倪四道、鄭永飛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倪四道、汪毓明、陸全明、陳曉非
省級教學名師:劉斌、孫立廣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得者:趙純

教學建設

• 2007年,劉斌教授主講的《地震學原理與應用》入選國家精品課程。 [32]
• 2005年,孫立廣教授主講的《地球科學概論》入選安徽省精品課程。 [33]

專業設置

系部專業
地球物理與行星科學技術系固體地球物理
空間物理
大氣物理
地球化學和環境科學系地球化學
環境科學

學科建設

地球物理學(含固體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是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2009年和2012年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
地球化學是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但其以單一二級學科參加2009年、2012年國家一級學科評比,均獲得地質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五;
環境科學在2012年 國家一級學科評比進入前20%。
• 固體地球物理 (Solid State Geophysics)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科點成立於1958 年,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成為博士后流動站。目前承擔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973、863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三等獎各兩 項,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近三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文章近百篇,其中國際刊物上40餘篇。其中有三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一人獲中國 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二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 空間物理 (Space Physics)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空間物理專業成立於1958年,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培養的博士中有四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占空間物理方向一半以上的全國百篇論文。近年來該學科點在太陽射電輻射理論、日冕物質拋射現象和太陽擾動及其行星際和中高層大氣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國際權威雜誌上的文章年均計三十餘篇。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二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二項和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 大氣科學 (Atmospheric Science)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氣科學專業自1958年建校時成立,1970年隨學校遷至合肥,1971年11月應國家教委要求專業整體加入吉林大學,1980年8月重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著名氣象學家葉篤正顧震潮、周秀驥先生都曾先後在本專業執教。近10年來,在大氣科學及遙感科學頂級學術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limat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JCR一區或Top Journal)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多篇,SCI論文數百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973/863項目13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6項、貝爾蒙脫論壇國際合作項目1項(9國參與)。
• 地球化學 (Geochemistry)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專業成立於1958年,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成為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以地球化學學科為主要依託,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殼慢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 環境科學 (Environmental Science)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專業成立於2001年並從地學院和化學院等接收分流學生,2002年開始從全國統考學生中招收本科生。2002先後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和博士授予權;2005年與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聯合共建“極地生態地質實驗室”。2006年獲得環境科學和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環境科學和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國家級科研機構
•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級科研機構
• 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
校企聯合實驗室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萬泰-微賽思微地震實驗室 [37]
校級科研機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實驗室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氣探測與水循環實驗室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極地環境研究室 [39]

科研成果

• 1993年,《太陽大氣動力學的數值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40]
• 1996年,《地球物理勘探綜合信息系統》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41]
• 2000年,《過去3000年企鵝數量的變化與環境演變研究》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42-43]
• 2004年,《礦物氧同位素分餾係數的理論計算和實驗測定》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44]
• 2007年,全國地震科技工作先進單位。 [17]
• 2010年,《變質同位素年代學及華北與華南陸塊碰撞過程》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45]
• 2016年5月22日,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聯合申報的《極區大氣氣溶膠和溫室氣體本底特徵及其環境和氣候效應研究》獲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46-47]
• 2017年3月31日,在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竇賢康課題組夏海雲與潘建偉課題組張強參展的量子多普勒激光雷達項目榮獲特別金獎。 [48]

學術交流

傑出講座系列活動
從2015年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每年計劃舉辦三到四場“地球和空間科學傑出講座”,在全世界範圍邀請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為全校師生了解地球和空間科學知識、接觸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提供一個平台。
• 2017年11月1日,William K. M. Lau(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會士、美國氣象學會(AMS)會士、前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大氣科學部主任、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地球科學部主任 [50] )《The Aeromol-Monsoon Climate System of Asia:Changes and Vulnerablilty》 [51-52]
• 2017年10月27日,AmosNur(美國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海外交流項目主任兼地球物理學教授)《地震物理機制的研究現狀和展望》 [53]
• 2017年9月18日,Lai-yung Ruby Leung(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氣象學會(AMS)會士、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 [54] )《GLOBAL WARMING AND EXTREME EVENTS》 [55]
• 2017年7月18日,Le Maho Yvon(法國科學院院士、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New technology to study animals in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al without disturbance》和Hervé Le Treut(法國居里大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和歐洲科學院院士以及農學院院士)《Climate change studies after the COP21: new perspectives illustrated from studies carried out at IPSL》,以及李肇新(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Modelling of climate and climate change with a variable-resolution numerical model》。 [56]
• 2016年4月5日,John Plane(英國利茲大學教授、化學研究與創新中心主任、Priestley國際氣候中心副主任,歐洲研究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化學會獎獲得者 [57-58] )《宇宙塵埃,彗星,流星與氣候》 [59-60]
• 2015年10月19日,Gerhard Wörner(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哥廷根大學地球科學中心教授,美國地質學會火山研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高山/大洋和地球內部驅動——地質過程與生命演化》 [61-62]
• 2015年5月29日,Philip Douglas Jones(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主任,“全球變暖”概念提出者;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之一,中國科學院資深外國專家特聘教授)《“全球變暖”問題的前世今生》 [63-64]
• 2015年5月20日,Thorne Lay(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地震學家,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傑出教授)《全球大地震頻發及人類對大地震的認識》 [49]

學術會議

2017年11月16日至11月19日,由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與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同位素地質年代學與同位素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成功召開。
2017年6月19日至6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氣探測和氣候環境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氣成分與光學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氣象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大氣光散射和遙測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陳顒
執行院長汪毓明
副院長,黨總支書記劉斌
副院長陳福坤
副院長姚華建
黨總支副書記呂冰濤

專業設置

專業職位負責人
固體地球物理專業學位點點長吳小平
專業主任兼學位點副點長黃金水
教學實驗室主任兼專業副主任冷偉
空間物理專業學位點點長陸全明
專業主任兼學位點副點長雷久侯
教學實驗室主任兼專業副主任申成龍
大氣科學專業學位點點長李銳
專業主任兼學位點副點長王雨
教學實驗室主任兼專業副主任劉奇
地球化學專業學位點點長鄭永飛
學位點副點長周根陶
專業主任倪懷瑋
教學實驗室主任兼專業副主任高曉英
環境科學專業學位點點長謝周清
專業主任兼學位點副點長劉桂建
教學實驗室主任兼專業副主任劉曉東

傑出院友


科技界
• 李崇銀:中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系 [67] )
• 魏奉思:中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 [68] )
• 陳顒: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 [69] )
• 李曙光:中國科學院院士(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專業 [70] )
• 石耀霖: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6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 [71] )
• 陳曉非:中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72] )
• 鄧中翰:中國工程院院士(199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 [73] )
• 王赤: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工程副總指揮 [74-75] (196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76] )
• 陳永順: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美國地質學會會士,國際大洋中脊協會執委會主席,《海洋地球物理學雜誌》主編(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77] )
• 林間:美國地質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78] )
• 龔建村: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環境預報分系統主任設計師 [79] (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0] )
• 程明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一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理事會理事,中國水利協會常務理事(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1] )
• 鄒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低層大氣探測研究部主任,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協“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198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2] )
• 蔡恆進: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教授,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江蘇省科技廳科技諮詢專家(198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3] )
• 陳文: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秘書長(198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4] )
• 俞言祥: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學與城市減災(地震社會學)研究室(二室)主任,兼任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編製委員會副主編,國家地震安全性評定委員會委員,《震災防禦技術》編委,《國際地震動態》編委,《世界地震譯叢》編委(198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5] )
• 彭斌: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總經理 [86]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秘書長、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編審 [87] (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8] )
• 竇賢康:武漢大學校長,第十屆安徽省委委員(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89] )
• 陸日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90] ,《大氣科學》主編(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1] )
• 陳振樓:民進中央委員、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委、華東師範大學委員會副主委;華東師範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辦公室主任、比較沉積研究所所長,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2] )
• 肖子牛: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主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天文與地球運動因子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研究》(2012CB957800)首席科學家(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3] )
• 李剛:香港交易所市場發展聯席主管。曾創立了Shanghai Billionton Metal,曾在多家內地期貨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曾任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198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4-95] )
• 黃清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 [96] (199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7] )
• 朱元清: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長、研究員,中國地震局第六屆科學技術委員會(199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博士學位 [98] )
• 周建鋒: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副研究員(199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99] )
• 夏群科: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秘書長、地幔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9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博士學位 [100] )
• 陳耀: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山東大學(威海)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副院長(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