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1978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1991年更為現名;是中國大氣科學領域學科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科研機構,也是中國大氣科學研究,特別是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中堅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災害天氣、氣候與氣候系統、大氣成分、雷電防護與大氣探測、人工影響天氣、生態環境與農業氣象、數值模式等為研究主攻方向。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設有6個職能處,6個研究所(中心)、1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2個中國氣象局部門級重點開放實驗室;有正研級科研人員54名,副研級科研人員99名;共培養博士研究生95名、碩士研究生570名。

機構沿革


中國南極內陸冰蓋自動氣象觀測系統
中國南極內陸冰蓋自動氣象觀測系統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
1978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
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收制度以後,該院成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首批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1991年更為現名。
2000年,被國家科技部遴選為國家公益類科研院所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2001年起,進入科技部支持的國家公益類研究院。
2004年10月14日,通過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和中編委聯合組織的科技體制改革工作聯合評估驗收,並對該院的改革給予了一定的評價,認為“氣象科研院所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改革后,科技人員任務飽滿,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活躍,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人才整體結構得到明顯的優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員為主體,學歷和年齡結構明顯改善的朝氣蓬勃的科研隊伍,學科帶頭人的數量不斷增加。氣象科研與業務結合更加緊密,氣象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主要任務


開展我國重大災害性天氣形成機理及分析預測新技術研究;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新一代數值預報模式的開發與研究;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研究;現代大氣探測技術的開發與研究;生態環境與農業氣象的研究等。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正研級科研人員54名,副研級科研人員99名。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員分別為122人和71人;45歲以下研究員占研究員總人數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擁有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氣象局特聘專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秀驥、張人禾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徐祥德

科研部門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擁有6個研究所(中心)、1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和3個中國氣象局部門級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監測與服務中心以及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創新基地也設在該院,另有與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聯合共建的遙感與氣候信息開放研究實驗室,還設有遙感與氣候信息開放研究實驗室和雷電物理與防護工程實驗室、風能太陽能資源實驗室,以及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中國科學院寒旱所聯合共建的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開發實驗室: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
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
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部門級重點開放實驗室:強風暴實驗室、雲霧物理實驗室、大氣化學實驗室

設施資源

• 信息系統建設
1.網路系統
建立了以CISCO6509為核心、CISCO3750為接入層的寬頻區域網路系統,提供了氣科院到中國氣象局大院骨幹網和Internet的網路連接。主幹網上聯帶寬達到萬兆,用戶桌面帶寬達到千兆。
2.存儲系統
建立了以IBM DS8100和IBM XIV為主體的大容量數據存儲系統,在線存儲能力達到160TB。該系統保存的數據主要是歷次科學試驗外場觀測數據、災害性天氣研究個例數據、大氣成分觀測數據、雷電數據、雷達數據、中尺度再分析數據、長序列NCEP預報和再分析數據、經整理后的業務觀測數據、實時業務數據等。2012年將新增存儲能力200TB。
3.計算系統
建立了以IBM P575伺服器集群和IBM DS4800存儲為主體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以及以刀片伺服器集群為技術架構建立的重點實驗室臨近和短時預報業務系統,總體計算能力達到3.98 Tflops。主要運行的系統和模式有大氣化學數值預報系統、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Grapes-meso、人工影響天氣准業務模式、氣科院氣候系統模式等。
4.網路應用系統
網路應用系統是氣科院科研、業務和行政辦公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NOTES辦公系統、Email郵件系統、內網安全系統、防病毒系統、氣科院外網網站等。
5.信息共享系統
為重大研究項目和重點實驗室的災害性天氣研究建立專題資料庫。包括前兩個973項目、青藏高原外場試驗、jica項目、科技部氣象信息共享系統等。在數據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暴雨外場試驗資料庫;大氣環境基礎信息庫和大氣環境綜合信息庫;災害天氣個例資料庫;氣科院實時數據接收管理和共享系統等。
• 技術支持建設
1.技術開發
為了更好地支持重大研究項目和科研成果的業務轉化,針對中尺度天氣研究和預報特點,研究院開發了集數據收集、處理、分析、預報為一體的中尺度災害天氣分析與預報系統綜合顯示平台(Meso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stem,MWAFS)。實現了實時數據收集處理、綜合分析、中尺度產品快速生成、快速瀏覽、細分析、數據監視、產品保存、列印等多項功能。其主要技術特點:
基於WebGIS技術,開發了B/S和C/S兩種技術架構的客戶端應用,通過瀏覽器快速獲取高時空分辨的中尺度信息,也可以進行本地細分析;
提供多種數據分析和顯示工具,可方便地進行分析產品與觀測數據和預報結果的疊加綜合分析,為中尺度系統觀測與預報互動提供了工具;
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數據,通過採用高效的存儲管理策略、動態數據調度和優化的繪製演演算法實現了海量遙感信息的快速可視化。
2.技術服務
人工資料服務:平均每年的數據服務約100人次,數據量約1TB。
日常技術服務:幫助用戶解決用戶端各類軟硬體問題,平均每年提供現場技術支持與服務約800多人次。
其他服務:院屬各單位託管設備的管理與服務。

國際合作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參加國際組織人員情況一覽表(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
序號國際組織名稱參加人員任職情況
1世界氣象組織(WMO)大氣科學委員會(CAS)陳聯壽委員、熱帶氣象研究工作組(WGTMR)主席
周秀驥委員
2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氣候變異及可預測性研究計劃(CLIVAR)張人禾科學指導組(SSG)成員
3美國氣象學會海氣相互作用專業委員會張人禾委員
4國際科聯(ICSU)世界數據中心中國分中心陳聯壽學科主任
5世界氣象組織(WMO)農業氣象委員會(CAgM)王石立委員、諮詢(管理)工作組成員、農業氣候變化/變異和自然災害聯合主席(co-chair)、亞洲區協(RAII)農業氣象委員會委員
趙艷霞工作組成員
6世界氣象組織(WMO)海洋氣象委員會(CMM)陳聯壽委員
7ESCAP/WMO颱風委員會年度報告陳聯壽國家編委
8國際邊界層雜誌(1997-至今)徐祥德編委
9中日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聯合協調委員會(JCC)陳聯壽聯合主席
10協調加強觀測期(CEOP)計劃(2002-至今)倪允琪專家組成員
徐祥德專家組成員
11國際氣象與大氣科學協會理事會(IUGG/IAMAS)周秀驥委員
12國際臭氧委員會周秀驥委員
13國際大氣輻射委員會周秀驥委員
14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科學指導委員會(SSC)周秀驥委員(94-97)
倪允琪委員(97-04)
張人禾委員(04-至今)
15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觀測系統研究及可預測性試驗(THOPEX)薛紀善國際核心科學委員會(ICSC)成員
16WMO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國際沙塵暴研究發展計劃項目(WMO WWRP/SDS RDP SSC)(2004-至今)張小曳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
17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觀測氣溶膠計劃張小曳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8國際第四紀聯合會(INQUA)——黃土委員會張小曳全職委員
19全球環境基金(GEF)東北亞沙塵暴項目張小曳系統設計首席專家
20世界氣象組織(WMO)國際大氣污染與大氣環境EPAC計劃張小曳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1國際環境污染和大氣化學計劃(OPAG-EPAC)張小曳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2SCI期刊“Tellus B”張小曳編委
23THORPEX亞洲區域委員會薛紀善委員
24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周凌晞主席團成員
25國際雲降水委員會(ICCP)郭學良執行委員2004—現在
26WMO人影專家委員會陳躍委員,2011—2014
27日本計算流體聯合會彭新東會員2004-今
28日本氣象學會彭新東會員2002-2008
29全球水夥伴中國委員會徐祥德委員、理事2009.3
30美國地球物理協會羅亞麗會員2005至今
31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工作組羅亞麗主要作者2009.9至今
32WMO基本系統委員會(CBS)地基遙感專家組劉黎平委員2008-今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項目承擔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主持和承擔了6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7項國家科技攻關(支撐)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還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還承擔幾十項中央級科研院所修改專項、發改委重大專項、氣象行業專項以及部委重大研究項目等,研究內容涉及到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各個方面。
“十一、二五”期間,研究院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我國重大天氣災害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研究”、“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大氣部分)、“我國南方致洪暴雨監測和預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大氣氣溶膠及其氣候效應的研究”、“氣溶膠-雲-輻射反饋過程及其與亞洲季風相互作用的研究”、“我國持續性重大天氣異常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和方法研究”,組織實施國家科技攻關(支撐)項目“中國氣象數值預報技術創新研究”、“人工影響天氣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調控技術研究”、“災害天氣精細數值預報系統及短期氣候集合預測研究”、“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調控技術研究”、“農林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控關鍵技術研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
還組織實施了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地區樹輪及千年氣候變化研究”和創新群體項目“東亞季風研究”。在氣象科學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項目來源起止年份項目首席科學家
我國持續性重大天氣異常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和方法研究科技部2012~2016翟盤茂
氣溶膠-雲-輻射反饋過程及其與亞洲季風相互作用的研究科技部2011~2015張小曳
中國大氣氣溶膠及其氣候效應的研究科技部2006~2011張小曳
我國南方致洪暴雨監測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科技部2004~2009張人禾
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科技部1999~2005徐祥德
我國重大天氣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科技部1998~2003倪允琪
國家重大專項
項目名稱項目來源起止年份負責人
機載雲降水粒子譜儀與成像儀研製國家科技部2012~2015郭學良
GPS高空探測系統研製國家計委1998~2000郭亞田
霧探測器研製國家計委1997~1999曾書兒
新型催化劑研製國家計委1996~1999游來光
0.8m風洞改造國家科委專項1993~1997張佩龍
以上表格內容資料來源:
• 成果獲獎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近20年來,研究院獲得國家級獎40多項。
獲獎項目(部分)
序號等級成果名稱主持單位授獎單位主要完成人員獲獎時間
1一等獎我國短期氣候預測系統的研究國務院丁一匯 、王馥棠 等2004
2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我國梅雨鋒暴雨遙感監測技術與數值預報模式系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務院倪允琪(氣科院)、宇如聰、張文建、胡志晉(氣科院)、許健民、周秀驥(氣科院)、程明虎、徐幼平、劉黎平(氣科院)、盧乃錳2006
3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我國新一代多尺度氣象數值預報系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務院薛紀善(氣科院),陳德輝(氣科院),沈學順(氣科院),楊學勝(氣科院),萬齊林,端義宏,金之雁(氣科院),胡江凱,胡江林(氣科院),劉志權2007
4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人工增雨技術研發及集成應用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科技部鄭國光,郭學良(氣科院),姚展予(氣科院),肖 輝,王廣河(氣科院),洪延超,樓小鳳,劉奇俊,房 文(氣科院),馬舒慶2008
5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陸地碳收支評估的生態系統碳通量聯網觀測與模型模擬系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國務院於貴瑞,周廣勝(氣科院),黃 耀,陳泮勤,孫曉敏,趙新全,韓士傑,周國逸,何洪林,溫學發2010
6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科普類)《防雷避險手冊》及《防雷避險常識》掛圖氣象出版社國務院(4)張義軍2011 

科技期刊

應用氣象學報
應用氣象學報
《應用氣象學報》(雙月刊),1986創刊,主辦單位為氣科院、氣象中心、衛星中心、氣候中心、信息中心、大探中心,反映國內外氣象科技領域理論研究最新成果以及這些新理論與新技術在氣象學中應用的研究論文及信息,內容涵蓋大氣科學各領域,被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年報》創刊於1986年(註冊登記為英文版),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主辦。1986-1998年刊載純英文科技論文,1998年改為目前的中英文對照版,並在內容上進行了調整。該刊綜旨為報道氣科院科研項目進展、科研成果、技術推廣應用(6個所研究方向),及國內外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動態。
《氣象科技合作動態》1973年創刊,雙月刊,16開本,32頁,內部刊物;追蹤報道國內外大氣科學領域相關信息。內容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各項研究計劃和規劃、世界各國氣象水文部門的組織結構、最新科研成果、業務體制發展情況、業務技術標準、科技政策與管理、氣象教育與培訓、國際會議與學術動態,以及中國氣象局和國內相關科研單位與其他國家在大氣科學領域的多邊和雙邊合作及科技交流等情況。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學科發展史
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收制度以後,該院成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首批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1993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了該院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聯合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氣象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7又批准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博士學位授予點。2003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特批准該院為單列博士生招生計劃單位,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2年10月國家人事部批准在該院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並獨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
• 學科概覽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次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稱號)
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物理海洋學、自然地理

教學建設

據2015年12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該院博士研究生導師45名、碩士研究生導師87名。建院以來,研究院共培養博士研究生95名,碩士研究生570名。
自2002年設站到2014年底,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出站博士后55名,絕大部分都成為了中國氣象局氣象科研和業務一線部門的學術帶頭人或技術骨幹,具有高級職稱,成為研究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培養出了全國氣象系統內最年輕的研究員;曾獲“涂長望青年氣象科技人才獎”、“國際雷電防護大會科學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家獎”、“氣象部門優秀青年人才”等稱號以及入選“氣象部門青年英才”。
2013年5月,在由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網主辦的第四屆羽毛球混合團體賽中。該院10名研究生經過兩天的拼搏,取得前六名的好成績並獲得賽會“優秀組織獎”。
2012年9月,在第九屆“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該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馬昊、劉蓮、王淑莉提交的論文獲得三等獎,朱豐、馮川和馬嘉里獲得參賽獎。這是該院連續四年在此項全國性比賽中獲獎。
2012年11月17日,由科研院所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網主辦,主題為“綻放青春風采、喜慶黨的十八大”2012年度研究生文藝匯演在財政部禮堂舉行,由該院2011級7名碩士研究生排演的舞蹈“天竺少女”參加了此次文藝匯演,在27個節目中獲得第二名的成績,被評為二等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端義宏
院長端義宏
副院長王懷剛
副院長李集明
副院長趙 平
副院長翟盤茂
副院長周廣勝 

創新文化


氣象標識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標識。
標識
標識
標識

氣象精神

準確、及時、創新、奉獻
“準確”是氣象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紮實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氣象綜合觀測的科學性和氣象預報預測的準確率,提升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氣象工作的廣度、深度和精度;就是要求氣象工作者尊重科學、求真務實,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立足本職、紮實工作。
“及時”是氣象精神的靈魂,就是要求綜合觀測系統保持正常運轉,適時進行加密觀測,不斷優化觀測布局,及時捕捉各種氣象信息;就是要求預報預測系統準確預報,及時根據天氣氣候形勢變化滾動訂正,不斷提高預報預測的精確度、時效性;就是要求氣象信息傳輸系統不失時機地發布和傳播氣象信息,讓廣大受眾第一時間得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就是要求氣象服務系統千方百計做好針對性服務,及時開展應急響應,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就是要求技術裝備保障系統切實做好保障工作,確保各種儀器設備正常運行。
“創新”是氣象精神的精髓,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推進改革、擴大開放;就是要好學深思、探索求知,努力建設學習型單位,不斷提高職工素質;就是要實施創新驅動,建設氣象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建設“四個一流”、提高“四個能力”,以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推進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各項工作。
“奉獻”是氣象精神的品質,就是要求廣大氣象職工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廣大共產黨員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要任勞任怨,持之以恆,艱苦奮鬥,始終把人民安危冷暖裝在心中,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將自己的一生獻給氣象事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是氣象工作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
“準確、及時、創新、奉獻”的氣象精神表達了氣象人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科學求索的價值取向,是對氣象工作者職業道德、奉獻精神、時代風範的綜合概括;展現了氣象工作的行業特點和時代要求,以及新時期氣象事業的發展理念、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