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匯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一匯,1938年7月18日出生於安徽省,原籍山東省曹縣,天氣與氣候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
1957年丁一匯考入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1963年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就讀碩士研究生;1967年碩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組長、室副主任;1979年新中國開始向美國派遣留學生,丁一匯成為第一批成員前往美國學習;1982年回國后擔任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副主任,兼國家海洋預報總台台長;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擔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4年出任國家氣候中心第一任主任;1996年出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工作組主席;2001年擔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擔任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丁一匯長期從事季風動力學,災害性天氣以及候變化研究工作。
丁一匯
1957年7月,進入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就讀天氣動力學專業,大學期間,丁一匯差點因為色弱從北京大學物理系退學,他堅持要學氣象學,後來通過副系主任謝義炳的特殊考核才留下。
1963年7月,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就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平流層氣象學。
1967年7月,碩士研究生畢業,8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組長、室副主任(至1979年5月)。
丁一匯 演講
1982年1月,回國后擔任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副主任,兼國家海洋預報總台台長(至1986年10月)。
1982年1月,再次前往美國,進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學習。198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6年10月,擔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至1994年2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4年3月,出任國家氣候中心第一任主任(至2000年10月)。
1996年,出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主席。
1998年4月,丁一匯和同事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簡稱“防總”)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提出,長江流域極可能發生類似1954年的特大洪水,經過討論,防總對這個判斷表示認可,丁一匯也被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請到釣魚台國賓館,當面做彙報。
2001年,擔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氣候預測與氣候變化) 。
2008年,擔任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6.12 | 《中國的氣候變化及其預測》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2016.01 | 《氣候變化對中國重大工程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 丁一匯,杜祥琬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2016.01 | 《地球氣候的演變 過去、現在和未來》 | 丁一匯主編 | 科學普及出版社 |
2015.11 | 《中國氣候》 | 丁一匯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0.07 | 《氣候變化》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2009.04 | 《氣候變化高端訪談》 | 丁一匯等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2009.04 | 《暴雨洪澇》 | 丁一匯,張建雲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2009.03 | 《中國氣候變化 科學 影響 適應及對策研究》 | 丁一匯主編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2009.01 | 《21世紀的氣候》 | (英)伯勒斯,秦大河,丁一匯 | 氣象出版社 |
2008.11 |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 | 丁一彙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2008.07 | 《高等天氣學 第2版》 | 丁一彙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2008.03 | 《氣候變化40問》 | 丁一匯等 | 氣象出版社 |
2008.01 |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2007.10 | 《中國氣候變化的科學概論》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2005.02 | 《高等天氣學》 | 丁一彙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2004 | 《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 氣象與可持續發展卷》 | 丁一匯,任陣海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2003.03 | 《氣候系統的演變及其預測》 | 丁一匯等編 | 氣象出版社 |
2002.02 | 《中國西部環境演變評估 第2卷 中國西部環境變化的預測》 | 秦大河總主編;丁一匯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2001.04 | 《中國西北地區氣候與生態環境概論》 | 丁一匯,王守榮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9.06 | 《淮河流域能量與水分循環研究 1》 | 趙柏林,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9.01 | 《南海季風爆發和演變及其與海洋的相互作用》 | 丁一匯,李崇銀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7.06 | 《中國的氣候變化與氣候影響研究》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6.10 | 《中尺度天氣和動力學研究》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5.03 | 《痕量氣體對中國農業和生態系統影響研究》 | 丁一匯,高素華主編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94.10 | 《亞洲季風》 | 丁一匯,(日)村上勝人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3.12 | 《環境和氣候變化對中國的挑戰》 | 丁一匯,馬卡姆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3.08 | 《1991年江淮流域持續性特大暴雨研究》 | 丁一匯主編 | 氣象出版社 |
1992.03 | 《甚短期天氣預報》 | 吳正華,丁一彙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1991.05 | 《高等天氣學》 | 丁一彙編著 | 氣象出版社 |
1989.04 | 《天氣動力學中的診斷分析方法》 | 丁一彙編著 | 科學出版社 |
1984.03 | 《現代天氣學中的診斷分析方法》 | 丁一匯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1980.12 | 《成熟颶風的動力學和能量學》 | (美)安賽斯著;王志烈,丁一匯譯 | 科學出版社 |
1979.09 | 《西太平洋颱風概論》 | 陳聯壽,丁一匯著 | 科學出版社 |
1977.12 | 《颱風分析與預報》 | 陳聯壽,丁一匯 | 杭州大學地理系氣象專業 |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1978年 | 氣象衛星雲圖接收設備的研製與分析應用 | 全國科學大會獎,排名第五 |
1980年 | 西太平洋颱風概論 | 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
1987年 | 中國衛星氣象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排名第五 |
1992年 | 中國暴雨的研究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
1995年 | 東亞季風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排名第二 |
1997年 | 西太平洋颱風形成和結構問題的研究 | 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
1997年 | 暴雨科學、業務試驗和天氣動力學研究 | 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
1997年 | 西太平洋颱風形成和結構問題的研究 | 省部級 二等獎 |
1998年 | 北京地區短時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系統 | 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
2003年 | 短期氣候預測系統的研究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
2005年 | 全球變化熱門話題叢書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2002年 |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05年 | —— | 世界氣象組織傑出工作成就獎 |
2005年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
—— | ——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 |
—— | ——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 |
科研成就
丁一匯多次參與和主持國家和部門級重大攻關和研究項目,為推動中國的氣象業務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在氣候變化、亞洲季風以及中國的災害性天氣方面做出許多重要研究成果。在許多國際活動與組織中做出重要貢獻,參與和主持編寫IPCC第一、二、三、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主持領導並參與國家氣候中心的建設,經7年努力,國家氣候中心目前已建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氣候預測和研究機構。建立了中國氣候監測、預測、評估和服務的綜合業務系統,每年為國家提供月、季、年預報結果。
1967年,丁一匯畢業時,部隊里出於軍事需要而要對高空風進行研究,被派去進行高空風研究后,他在1970年又從事衛星雲圖和資料分析,並擔任中國氣象局、北大地球物理系和中科院大氣物理所聯合雲圖分析組長。五年時間裡,他在氣象學家陶詩言的指導下,開始在中國應用衛星雲圖。
1975年8月,河南暴雨成災,駐馬店板橋水庫潰壩。因為天氣預報水平有限,通訊設施也不完善,損失很大。丁一匯又臨危受命,和另外兩名同志組成“暴雨組”。他們所發展的暴雨預報“落區法”,被評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建國后比較早的應對極端天氣研究。
1979年,國際組織在印度洋組織印度洋季風試驗,丁一匯作為中國氣候專家,進駐試驗團隊,差不多半年的時間裡,他同各國專家一起輾轉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再到新德里,完整地跟蹤了一個印度洋季風周期。
1994年,國家氣候中心成立,丁一匯為首任主任,他們還得到了寶貴的2600萬科研經費,聚集了700位科學家,他們卻拚命用五年時間建成了觀測、預測等於一體的氣候監測、預測和服務系統,再用三年時間調報,中國第一代氣候預測模型終於“可以用了”,這個項目填補了中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一項空白,這項研究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丁一匯被派往聯合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團成員,通過兩年時間的論證商討,《IPCC第一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及《補充報告》於1992年出爐,報告首次提出“持續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在大氣中的積累將導致氣候變化”這個觀念,這項報告直接促成了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
1998年,中心成功地預測了長江流域的嚴重洪澇災害;連續四年成功地監測預測了厄爾尼諾事件,並對近幾年氣候趨勢做出了基本準確的預測,各種動力氣候模式業務系統也在不斷地完善。
截至2016年,丁一匯出版中英文專著9本,主編專集11本,在國內外正式刊物共發表論文286篇,SCI收錄28篇,ISTP收錄6篇,EI收錄12篇,被中國科學技術情報中心評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國內科技工作者之一。
科研項目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資料 |
1996年 | 南海季風試驗研究 | 中國科技部攀登項目(首席科學家) | |
1997年-2003年 | 淮河流域能量與水分循環試驗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 | |
中國主要旱澇事件的研究 | 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專題負責人) | ||
近百年氣候變化與模式預測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課題負責人) |
人才培養
1978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建校后,丁一匯一直講授氣象類專業研究生必修核心課《高等氣象學》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大氣科學獲評A+。他編寫的教材被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氣象專業作為主教材使用。
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1993年03月至1997年05月 | 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副主席 | |
1997年06月至2003年03月 |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聯合科學委員會執行理事 | |
2001年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 | |
2008年 | 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 |
世界氣象組織東亞季風研究委員會主席 | ||
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 | ||
中國海洋學會常務理事 | ||
中國海洋學會熱帶海洋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 | ||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國際氣候》雜誌編委 | ||
東京大學客座教授 |
丁一匯是國際上氣候變化研究領域中有影響、有貢獻的科學家之一。為推動中國的氣象業務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並在氣候變化、亞洲季風以及中國的災害性天氣氣候方面做出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研究成果。 (中國工程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