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沖虛道長的結果 展開

沖虛道長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人物

沖虛道長,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是正教中十位最強的好手之一,實力極強,精通「太極劍法」,也是武林中武功最高的人之一,是少林方丈方證大師的重要夥伴。沖虛道長是任我行宣稱最佩服的三個半人之中的一個。

人物設定


沖虛道長[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人物]
沖虛道長[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人物]
他和令狐沖對決時看出令狐沖的劍法是風清揚傳授的絕學「獨孤九劍」,除了「獨孤九劍」外,他在令狐沖攻擊他的破綻時,發現令狐沖懂得「吸星大法」。
沖虛道長是任我行在少林寺宣稱最佩服的三個半人之中的半個。
比劍法應是沖虛道長強,內力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除了少林的《易筋經》化解法,基本上可以說是無解的,所以說沖虛和任我行打,任我行應略勝一籌,但他殺不了沖虛。

武功絕學


太極劍法

精微奧妙,講究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以不變應萬變,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如撒出了一張大網,逐步向中央收緊。這路劍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要說招數。可說只有一招,然而這一招卻永是應付不窮。

太極拳法

講究太極圓轉,永無止境,用意而不用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四兩撥千斤,動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剛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術風格。
沖虛道長
沖虛道長

人物分析


出場次數

沖虛道長在《笑傲江湖》這部書里出場不多,但他的每次出場都是在小說非常精彩之處,沖虛道長的出場,是在武當山下,因為令狐沖領著群雄大張旗鼓去少林,不願得罪武當派而繞武當山而行,所以沖虛道長出現的地方,不是上下武當山的必經路,沖虛一行三人,喬裝成三個農民,迎面向著大部隊走上來,一般的老百姓都會躲避在路邊,而他們三人有點故意找彆扭的意思。這種做法是很反常的,武當派是稍遜於少林的大門派,沖虛道長的輩份至少要比令狐沖高一個輩份,以當時沖虛道長的身份和名望,即使是令狐沖主動上武當山請沖虛道長比劍,道長也未必會出手,自然沒有先輩主動找後輩比武的道理。而沖虛道長不管江湖中的是是非非,自然是不願意與群雄結怨,更不會主動去樹敵了。
沖虛道長認輸的原因我想主要對令狐沖勇氣的讚許,還有就是對其武功的肯定,前輩與晚輩比劍,往往前輩在幾十招之內不能勝,便是晚輩勝了。在射鵰一書第二次華山論劍中,郭靖與黃藥師、洪七公比武,便是以此為定勝負的依據,令狐沖接了沖虛道長的多招劍法,在道長心裡,令狐沖已算個優等生了。武當太極劍與獨孤九劍系出同宗,風清揚與沖虛也有交情,雖然不是同一門派,但是老朋友的面子,而且風清揚又是有恩於他,所以見到風老的學生后,沖虛道長自然要指點一些心法來回報。在招術上,與頂級高手的實戰使令狐沖學到了很多經驗。
沖虛道長
沖虛道長

真實來意

沖虛道長的來意並不是為了比劍,而是藉此機會與令狐衝來談話的。沖虛道長與令狐沖比劍后的談話很有意思,如果令狐沖足夠聰明,就可以猜出這位老者一定是武當派虛字輩以上的人物,或者就是掌門人。這位老掌門屈尊來找令狐沖的目的,一為了試探,二為了暗示友盟。他是有備而來的,沖虛道:“你的所作所為,雖然有時狂放大膽,不拘習俗,卻不失為大丈夫的行徑。我暗中派人打聽,並沒查到你什麼真正的劣跡。江湖上的流言蜚語,未足為憑。”這一點上,足見沖虛道長在與令狐沖會面之前針對令狐沖做了大量的調查,投入的力量不小,但他還是覺得不放心,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應當自己證實一下,之後的幾句話,便是試探令狐沖的為人了。在試探之後,沖虛道長對其為人十分滿意。接下來,便是試探他日後留在正教,還是加入日月教。那麼,沖虛道長為什麼對令狐沖如此器重呢,我想原因不外兩個,一是令狐沖是華山派掌門大徒弟,未來華山掌門的接班人,在他未學會獨孤九劍時,武功和便是五嶽劍派同一代中的姣姣者。二是與日月教聖姑及前教主任我行的特殊關係,在其被逐出華山後,對群雄一呼百應,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日月教中的新興實力派。可以說令狐沖是正教與魔教這一天平上舉足輕重的籌碼,他傾向於哪一方,都會成為這一方的中流砥柱,對江湖中的平衡起很關鍵的作用。就如同明末的吳三桂,他的站位就會決定天下的格局。沖虛道長無疑是位智者。當得知令狐沖更加傾向於日月教時,沖虛道長有些失望,連連嘆氣。
沖虛道長認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留個後手,為後面比武做鋪墊。方證大師萬沒有料到任我行會出現在少林寺,而更為糟糕的是,自己身邊還有個左冷禪。如果沒有這幾位掌門在現場,方證大師可能會直接讓任我行這個瘟神下山,因為少林寺雖強,但還是不如日月教,留下任我行在寺里讀十年經書,純屬於不得已的說法,試想如果把任我行、向問天藏匿於少林,那麼日月教就有借口,一定會向少林要人,到那時,方證大師是交也不行,不交還不成,況且,以任我行的力量與東方不敗打個兩敗俱傷,對少林武當等派有利無害。這一點沖虛道長與方證大師是明白的。此時方證大師已覺察到有人在暗處,聽其呼吸中內力亦正亦邪,與方證大師內力修為差不多的沖虛道長又怎麼能不覺察呢。而且與令狐沖交過手的沖虛道長早已知道這個藏著的人,就是令狐沖。所以沖虛道長提出三戰賭勝負,這三戰中的三個人,就已經算得上令狐沖了。因為盈盈的武功差得太多,光以任向二人,提出三戰的話,有一人必然要連打兩場,這是不公平的。而有了令狐沖,沖虛道長這一場就可以放水了,而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是同盟,自然也會放水讓出一場來,這樣一來,表面上看正教三強對任向令狐三人的格局,其實結果早已內定了,只是左冷禪還蒙在鼓裡。

影視形象


電影

1978年邵氏電影《笑傲江湖》
1990年香港電影《笑傲江湖》
1992年香港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1993年香港電影《笑傲江湖: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電視劇

1984年TVB版《笑傲江湖》
1984年台視版《笑傲江湖》
1996年TVB版《笑傲江湖》談泉慶飾演沖虛道長
2000年中視版《笑傲江湖》
2000年新加坡版《笑傲江湖》
2001年版央視《笑傲江湖》王振榮飾演沖虛道長
越南版,暫缺資料。

題外話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一部好書,是一部總結權力與人性的好書。江湖中,從不缺少霸權者和野心家,但江湖不是一個人的江湖,正如這些霸權者和野心家的謀划始終不會得逞一樣,因為江湖中還有著形形色色的角色,導演著一出出精彩的好戲。
沖虛道長便是眾多導演中的一位,身為武當掌門,雖然不願多理江湖中事,但也不得不結盟,武當與少林的結盟是個很明智的聯合,但是少林武當聯盟有兩個敵人,一個是日月教,另一個是五嶽劍派。與左冷禪相比,沖虛道長既樸實又隨和,甚至於同隱士一般,以至於很多讀者在評價高手時都把他遺忘了。但我覺得,做到虛懷若谷,厚積薄發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手。
張三丰創太極劍法傳至沖虛道長,此劍法是武當獨有的,當年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之時,不要求張無忌記住劍招,而是要其領悟劍意,以不變應萬變。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以陰陽八卦理論融入劍法之中的,創出高超劍術的,也不只有張三丰一人。
如果說獨孤求敗是從八卦易學之中參悟出的劍法,恐怕會有人大吃一驚,但事實上,從風清揚傳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劍決中可以證實這一點,風清揚所傳劍決:“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歸妹、無妄、同人、大有皆出自周易六十四卦。
可見這兩種劍法系出同源。另外太極劍法,無論劍之輕重,無招式之拘泥,獨孤九劍,大巧若拙,以無招勝有招,劍法不在其形而在其意。兩者都含藏著深刻的道家哲理,相通的地方很多。那麼基於同宗的道理,沖虛道長對獨孤九劍是否有著很深的研究,令狐沖與沖虛道長二人的武功比較,誰更強?這可能是很多讀者關心的話題。

人物缺點

先對比一下,令狐沖與沖虛道長比劍時,獨孤九劍運用自如,內力上因為吸收了若干外來的內力,也很深厚了。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還不能自由控制體內的內力,在這種狀況之下還沒有和江湖中的第一流高手交過手。而沖虛道長的武功,金老先生並未詳細地介紹,書中也沒有人可以參照,唯一的一點信息來自於任我行的話,首先從任我行的話中可以看到,他對沖虛只是佩服一半,言語中多少有些不服,但又不得不認可沖虛。任我行並沒有和沖虛道長交過手,此事可以從令狐沖營救任盈盈時和那些高手在少林寺談話時得知,當時沖虛道長說,噢!原來你就是任我行。從沖虛道長與令狐沖的談話中,沖虛忽然間臉色鄭重的問令狐沖:“你習這吸星有多久了?”沖虛如此清楚的認定令狐沖練了吸星。
顯然,沖虛道長與任我行的武功在一個水平層次上。在武當山下的比劍一戰中,令狐沖是否真的具有打敗沖虛道長的實力呢?
答案是否定的。沖虛道長與令狐沖比劍時,曾三次與令狐沖有劍與劍的接觸,這就是獨孤九劍的破綻,獨孤九劍,招招都是進手的,只攻不守,令狐沖與別人比劍時,劍從未與對手的兵器正面相擊,這也是獨孤九劍的高深之處,每次取勝之時,大多以刺傷對方手腕或是刺瞎對手雙眼,那麼既然是雙劍相交,說明令狐沖不得已而進行了格擋,便是令狐沖先敗了。如果沖虛道長在第一次雙劍相交時硬拼內力的話,令狐沖就無法施展劍術了。而令狐沖以劍刺入劍圈之時,也並沒有看清具體破綻在何處,也並未觸及沖虛道長的手腕,仍是劍與劍的接觸,此時沖虛道長罷手不戰了。令狐沖勝的也是有些糊裡糊塗,顯然,沖虛道長是留有餘地的。
當然光憑這一點也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除了比劍,我們還要重點看比劍之前與之後的事情,來全面的分析。
沖虛道長
沖虛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