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房

鄭州大學教授

張效房,鄭州大學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20年10月出生於河南開封,男,回族,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


1945年畢業於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
1950年任該院眼科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眼科主任;
1980年創建河南省眼科外傷研究所,先後任所長、名譽所長;
1988年創建河南省眼科醫院,並任名譽院長;
1978~2000年任中華醫學會全國眼外傷學組組長與名譽組長;
1979~1992年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與常務委員;
1979年創辦《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中文核心期刊)並任主編至今;
1983年至今任世界眼科基金會(美國學術團體)理事、中國分會會長;
1991年至今任國際眼外傷學會理事會理事,國際眼科手術遠征隊隊員;
1996年至今任美國眼外傷雜誌(JocularTrauma)編委;
1998年至今,任“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中方委員會顧問、專家組組長;
1999年至今,任全國白內障手術復明技術指導組副組長。
多次舉辦全國、全軍眼外傷與眼內異物摘出學習班、白內障人工晶體學習班,主持了7屆全國眼外傷職業眼病學術會議。
1988年、1993年、199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在河南鄭州召開了第一、二、三屆國際眼外傷學術會議,
擔任大會主席。培養眼科碩士、博士后70餘人。
曾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委員和常委、眼科學會眼外傷職業眼病學組組長及名譽組長、中華醫學會河南分會常務理事及名譽副會長、河南省分會眼科學會主任委員及名譽主任委員、世界眼科基金會中國分會會長、《J .Ocular Trauma》(美國)雜誌編委等。

主要貢獻


張效房是我國眼內異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傷專業的學術帶頭人。1955年以來,張效房在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項發明和改進,被認為是我國對國際眼科學事業的兩大貢獻之一。
至今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3項,國家專利1項,參編其他重要著作22部,
其中主編《眼內異物的定位與摘出》《機械性眼外傷》《眼科學》《新編臨床眼科學》《眼外傷學》等7部,發表和宣讀科技論文248篇,其中180篇為第一作者。

獲獎記錄


1978年“眼內異物摘出法”獲全國科學大會優秀科研成果獎;
1981年至1982年,榮獲河南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二等獎;
1994年,“眼內人工晶體”研究獲國家科委科技成果獎;
1998年主編的《眼科學》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眼外傷學》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1978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1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
1997年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8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榮譽稱號,
是2005年中美眼科學會“金蘋果獎”的全國唯一獲得者。
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人物事迹


100歲的張效房,每周一、三、五到《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編輯部上班,每周二坐診,每周四查房——這是他日常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