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堂

平和縣文物保護單位

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堂號濟陽堂,俗稱榕林大祠,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榕林諸房大祖祠。濟陽堂,始建於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時,是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派下分支祠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文物保護單位。

濟徠陽堂,也是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二世祖祖祠(萬字系宗祠),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榕林寨(古稱福建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榕樹下、榕樹寨、松樹腳下、松樹寨等)。2006年5月21日,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廿二世裔孫江丙坤先生,偕夫人、兒子等,在濟陽堂,尋根謁祖。

建設背景


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是一座融合了客家建築風格與閩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傳統祠堂。飛檐拱角,雕樑畫棟,規模雖不大,氣勢卻不凡。濟陽堂,供奉著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府君與淑惠鄭氏四娘孺人,及其派下榕林房一脈宗支先祖考妣神主靈牌。目前已知後裔,除廣泛分佈於台灣外,主要分佈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國強鄉,雲霄縣馬鋪鄉、下河鄉東廈鎮;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東山鎮、浮山鎮,揭陽市榕城區東陽街道,揭東區曲溪街道、雲路鎮,汕尾市城區遮浪街道、東涌鎮,陸河縣新田鎮,海豐縣城東鎮、陶河鎮、赤坑鎮、海城鎮、梅隴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北流市、欽州市、防城港市以及越南廣寧省等地。
濟陽堂
濟陽堂

歷史沿革


大明朝弘治七年歲次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時,為紀念江氏歷史上最隆盛時期濟陽江氏厚學篤文之風,鴻溪江氏濟昌支派榕林諸房(江萬四郎公守祖後裔),始建濟陽堂,燈號濟陽,表示江氏祖先隆盛於古中原濟陽郡。東晉南北朝時期,是江氏歷史上最隆盛時期。以東晉簡文帝相江虨為核心人物、以南朝梁醴陵侯江淹為標誌性人物的濟陽江氏,是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高門士族(即江南僑姓士族門閥)之一,厚學篤文,文風頗盛,人才濟濟,秉文經武,鼎立高門,長盛不衰,貴顯於世,持續二三百年之久。
西晉時期,譙郡太守江蕤,南安太守江祚,散騎常侍江統,祖孫三代,相繼出士,使得陳留江氏家族,躋身士族,獲得僑遷江南的資格。西晉末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陳留江氏家族誓奉華夏正朔,不事北朝胡人,是以追隨晉室,舉族僑遷江南,落籍南兗州濟陽郡(僑郡,治揚州晉陵郡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西北)考城縣。厥後,江氏家族在江南迅速崛起,鼎立高門,史稱濟陽江氏。濟陽江氏,彬彬濟濟,先後湧現出了江淹、江子一、江夷、江秉之、江蒨、江智淵、江簡珪、江謐、江德藻、江祏、江泌、江革、江湛、江敩、江式、江悅之、江紑、江總等十八位正史立傳者,或以德昭行天下,或以功彪炳青史,或以藝卓行史冊,或以貴閃耀汗青。而正史附傳者,有如江虨、江惇、江敳、江恁、江僧安、江恆、江文遙等歷史知名人物,達數十人之眾。矧自正史之外,功德昭著一方者,必當蔚然大觀。

文化活動


相關人物

徠歷史上,江氏濟陽堂頗為顯赫,是地方上頗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從古樸簡潔的濟陽堂,可以窺視到江氏的一脈書香。明清時期,濟陽堂先後出過文魁、進士、舉人、稟生等,受皇恩、賜軍田,物帛豐腴。濟陽堂外,曾經旌旗林立,是為紀念族中官位顯赫者而豎的,是子孫獲得功名后所立,用以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濟陽堂門埕外,至今仍存的三對旗杆石座,透出江氏家族昔日的榮耀。作為科舉功名的標誌,它的榮耀遠勝腰纏萬貫。而更引人注意的是,這裡的旗杆石,比一般的旗杆石,要略高一些。
濟陽堂內,懸掛著文魁、進士、寵錫皇恩、恩錫同榮、北承帝闕、南鬥文光、古君子風等匾額。其中,古君子風匾額,是大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漳州府平和縣縣令賜給江氏家族的,是古代官方,對江氏族人的褒獎。祠堂石柱對聯云:大啟千門惠澤仁風容駟馬,廣儲業案宏詞博學賜金魚;鬱郁斌斌千載匯文章禮樂,唯唯諾諾一門聯圭族替纓。對聯中的金魚,是指金魚袋。唐代規定,只有三品及以上的官員,才能佩掛;簪纓,則是指貴族官僚們的帽飾,此處代指貴族和士大夫。江氏濟陽堂的功名,多以文爵為主,故以文、仁、禮,存留後世,有著廣納賢才的博大胸襟,和英才輩出的書香風範,這從以上宗祠內的匾額與對聯內容,便可了解到。
需要一提的是,在宗祠屋頂的一邊房樑上,還刻有書卷的圖案。這在一般祠堂里是很少見的,它猶如一面鏡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價值觀,那就是對於教育的重視。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雖出身卑微,以打鐵為業,卻傳衍出了,光耀門楣的子孫,以詩書傳家。這種家風,也帶到了台灣,數百年來,台灣的江氏子孫,依然保持著刻苦努力、勇於奮進的精神。其中,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正是靠著這種頑強求學的精神,這個農家子弟,最終成了推動台灣經濟騰飛的財經專家之一。置身於濟陽堂之中,不禁被一種莊重、高雅的氣氛所感染,更為江氏家族,從鐵匠到書香門第的傳奇故事,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慨嘆!

閩台淵源

濟陽堂,是台灣海峽兩岸鴻江人(鴻溪江氏)親情延續的見證。歷史上,濟陽堂歷經三次大維修,最近一次大修是在公元1992年。當時,台灣省彰化縣江氏宗親江榮基、江蓮藕、江世凱等,回鄉尋根祭祖時,捐贈了人民幣十五萬元,用於濟陽堂修繕。據族譜記載,歷史上,濟陽堂後裔,很多東渡到台灣,以大清朝康乾時期(公元1662~1796年)為最。據台灣彰化縣清明節祭祖不完全統計,目前濟陽堂在台的男丁,有近4000人。
明末清初,江氏濟陽堂子孫後裔,在當地立下腳跟,並成為頗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已擁有兩千多畝田地。江氏子孫後裔,背井離鄉,渡海遷台,主要是因為兵禍。清初,朝廷屯兵漳浦、龍溪海澄、詔安等福建閩南沿海地區,江氏作為地方上大戶人家,要交納一百多石種子。隨後,又強派糧餉,濟陽堂每月被迫交納,正供三十兩白銀。鴻溪江氏(鴻江)家族,漸漸不堪重負,先是躲避到鄰村,卻屢遭欺負,直至康熙(公元1662~1722年)初年,只得棄寨(榕林寨)而逃,東渡到台灣等地。根據江氏族譜記載,濟陽堂派下鴻溪江氏十三世祖東興媽劉氏魏娘,於大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甲子歲春,親自攜帶五男並三孫移台灣,卜居彰化縣燕霧堡三塊厝庄開族;又有鴻溪江氏十四世祖江調偕侄欣、艾、動及江星四子,於乾隆廿二年(公元1757年),遷台灣淡水擺街庄;又有鴻溪江氏十五世祖江朝雪,於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公元1780年),挈眷渡海來台,卜厝於今之台中市北屯區七張犁建族……
隨著台灣海峽兩岸的交往日益增多,台灣的江氏宗親們,紛紛回到大陸祖籍地尋根祭祖。與台灣江氏宗親最早的一次族譜對接,大概是在1982年。當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江武昌老師,帶來了他家鄉台北縣三芝鄉(今台灣省新北市三芝區)的《江氏族譜》,和江寨村(古稱福建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的《江氏族譜》一經比對,發現對上號了。此後,閩台兩地江氏宗親交往日漸頻繁,而影響最深遠的,應當是2006年5月21日,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回鄉尋根謁祖,引發台灣江氏宗親尋根交流熱。

丙坤謁祖

2006年5月21日,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出席完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之後,偕夫人陳美惠、兒子江俊德等,在福建省台辦主任鄧本元、福建省委副秘書長陸開錦,漳州市委副書記楊根生、漳州市台辦主任周耀紅及平和縣委書記林忠、縣長洪里專等陪同下,首度回到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省親祭祖。三公里長的村道兩旁,站滿了前來歡迎的江氏宗親們,七千多名鄉親,自發聚集到村口、路邊,敲鑼打鼓,用具有閩西南風情的大鼓涼傘、舞龍舞獅、八音等,夾道歡迎,用客家人表達牽掛的最高禮儀,來迎接遠道而來的親人。
上午十時五十分,江丙坤先生一行,走進了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兩位年輕宗親,按古禮捧上甜茶,表示對貴客的歡迎。隨後,江丙坤先生一行由長者引領,來到的祖宗靈牌前。由司儀江連生引領,及十位身著長衫的宗老的陪同下,江丙坤先生一行,按客家風俗,在悠揚的鼓樂中,向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府君等列祖列宗,獻上豬、羊、雞等三牲祭品。祭祖儀式經歷凈身、上香、酹酒、行獻禮、讀祭文、三鞠躬等程序,氣氛莊嚴肅穆。
祭祖完畢后,江丙坤先生在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內,與宗親代表們,進行了親切座談。鴻溪江氏(鴻江)宗親們為江丙坤先生精心準備了,洋溢著濃厚鄉情的禮物:家鄉五穀和井水、《鴻江族譜》(《華夏平和鴻溪江氏族譜》)和一張江寨村全景圖。五穀,意味著五穀豐登,是農耕時代人們的最高願望。將五穀送給親人,是村裡最高的禮節,代表了鴻溪江氏(鴻江)宗親們最美好的心愿;甘甜的家鄉井水,則寓意飲水思源。而江丙坤先生回贈:自傳書籍《拚命三郎》、江寨小學獎學金(又稱江寨小學獎教獎學基金)、金鉑駿馬圖和陶瓷工藝品等。隨後,江丙坤先生在祖祠外大埕,發表了還鄉感言。他激動地說:終於找到自己的根了,完成尋根之旅,內心特別高興。

宗祠辦學

福建閩西南地區,有宗祠辦小學、孔廟辦中學的傳統。歷史上,濟陽堂曾是鴻溪江氏(鴻江)子弟刻苦讀書、宣傳抗日救國真理的地方。民國廿八年(公元1939年),江寨村(古稱福建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村民,自發在本村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辦起學校,冠名鴻江國民學校。除全日制外,學校開設中午班、婦女班、成人班。中午班,主要讓家務繁重、無法上全日制的孩子入讀;婦女班,讓婦女在勞動之餘,也能讀書識字,懂得婦女解放的道理;成人班,則在晚上開班上課。時值抗日戰爭時期,除讀書識字外,師生們還積極宣傳抗日救亡、教育救國的真理。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7月,把原在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的鴻江國民學校,遷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校名更改為江寨國民學校,徹底革除以往私塾式的個別教學形式,並廢除四書五經等舊教材。鴻溪江氏(鴻江)裔孫開始讀新書,夢筆堂成為人才培養的搖籃。1949年秋天,平和縣大溪鎮解放了,人民政府接管了該校,學校重新定名為,平和縣江寨初級小學。1960年,由於學生數不斷增加,初小畢業后升至高小,要到公社中心小學就讀,要走一段比較遠的路,經縣文教科批准后,增創了高小,學校正式命名為平和縣江寨小學,一直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