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眺

原共產主義學校校長

1927年,在濰縣城文華中學任教,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1年,他參與了“左翼作家聯盟”、“左翼美術家聯盟”的黨內領導工作。 1932年底,張眺(葉林)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到江西中央蘇區。

目錄

正文


張眺(1901年—1934年) 字鶴眺,原名張星芝,又名葉林(黨內),筆名耶林、耶靈、零魚。濰縣(今寒亭區)寒亭村人。1921年,他任寒亭高等小學校長,極力推廣白話文,親自編寫《白話文尺牘》。因反對舊學,受到地方守舊勢力的排斥,他憤然辭職。次年,前往黑龍江省在呼蘭縣同善社小學堂任教,並開始接觸共產主義思想。1924年考入濟南愛美專科學校。1927年,在濰縣城文華中學任教,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他與黨失去了聯繫,后經文美女中校長徐煥滋資助,於1928年底赴上海尋找黨組織。
1929年初,他在上海未接上組織關係,遂往杭州,考入西湖藝術院研究生部。他帶領一批進步青年,組建了“潑播社”、“一八藝社”等進步團體。1930年初,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將他逮捕,后經人保釋出獄,即返上海。4月,找到黨組織后,改名葉林,參加左翼文化運動。6月,擔任中共上海市法南區委宣傳部長。年底,改任上海“互濟會”、“上海反帝大同盟”的黨內領導工作。1931年,他參與了“左翼作家聯盟”、“左翼美術家聯盟”的黨內領導工作。冬,擔任了“美聯”的黨團書記。1932年初,擔任江蘇省文委書記, 7月出任“左聯”黨團書記。 1930年至1932年,他創作小說《月台上》,用控訴式的描寫在東北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失業工人的悲慘命運。此篇小說在1933年,被日本作家大島覺(武田泰淳)翻譯成日文,並在日本雜誌上發表。小說《開闢》,直接反映了黨領導工人團結戰鬥的生活;小說《村中》,以中央紅軍反“圍剿”的大題材,用辛辣的筆墨揭露了國民黨政府背叛革命,屠殺無辜人民的罪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這類作品還屬先例。他領導了《中國著名作家為中蘇復交致蘇聯電》的簽名活動。
1932年底,張眺(葉林)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到江西中央蘇區。從上海,經杭州、屯溪進入贛東北蘇區,由於進入中央蘇區道路交通受阻,就留在贛東北根據地工作。1933年3月18日至23日,召開閩浙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他與方誌敏等十二被為被選為主席團成員,並擔任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文化部長,同時兼任共產主義學校校長。在此期間,蘇區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工廠、農村、機關、學校都普遍建立了俱樂部,省工農劇團發展為兩個團,各縣也建立了工農劇社,每個有鄉村都有列寧小學和勞動小學。葉林在蘇區的報刊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和繪畫。1933年3月在《工農報》第七期上發表《用實際工作來擁護全省蘇維埃代表大會》的社論。1986年,中共濰坊市委組織部根據上級指示為其平反昭雪,恢復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