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鎮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轄鎮
高虹鎮地處臨安區北郊,距杭州30公里,是一個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工業經濟發達、商貿繁榮的浙江省級中心鎮。高虹在漢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設置臨水縣,一直延續到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始遷臨安,現有高虹鎮建制於2001年8月由高虹鄉和石門鄉合併而成。高虹鎮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分別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省級中心鎮、中國光電產業基地、杭州市文明鎮、杭州衛生鎮等榮譽稱號。
2014年,全鎮實現工業銷售值53.6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8.4億元,自營出口1.52億美元,規上能耗22152噸/標煤,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2億元上繳國稅、地稅2.2億元,農業總產值2.4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112元。
徠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虹鎮常住人口為21475人。
1950年建長溪、高虹鄉,1956年並為長樂鄉。
高虹鎮迎賓山莊
1958年屬橫畈公社,長樂為管理區。
1961年4月分建高虹公社,1996年改為建制鎮。
現由高虹鎮建制,於2001年8月由高虹鄉和石門鄉合併而成。
大事記
1986年,集資80萬元,進行高樂串村公路改道工程,並且新建了虹橋。1987年,馬嶺至大橫山省過境公路改道,並澆築成油路。
1987~1988年,投資60萬元改道高樂至長青公路。
1989年,共投資100餘萬元,用於建造高虹中學教育樓和中心小學遷移新教育區。
1991年,選准發展雷竹的路子,致富一方百姓,
1996年全鎮僅雷竹一項收入就達2618萬元。
1992年,狠抓工業,建設成為節能燈之鄉。
1994年,投資350萬元建成郵電大樓,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投資100餘萬元安裝有線電視,並在1996年底實現市鎮聯網。
1996年,被杭州市命名為首批小康鄉鎮,同年實現撤鄉建鎮目標。
1998年,節能燈管生產能力月產量達400萬支,成為工業的支柱產業,1998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5億元,並出現了3家外向型企業,1家台灣獨資企業;投資30萬元,建成高虹中心幼兒園。
虹橋綜合大樓
虹橋村地處高虹集鎮。近幾年來,該村經濟發展形勢喜人,為改善對外形象,1998年,虹橋村自行投資75萬元建起了建築面積133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該大樓集商業、娛樂、老人活動於一體,同時還是虹橋村村委會的所在地。它的建成,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為其他村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高虹徠鎮
高虹鎮山林面積15萬畝,耕地面積9318畝,其中水田8192畝。
全鎮總戶數5035戶。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虹鎮常住人口為21475人。
高虹鎮
接軌大上海是高虹農業的特色。利用長三角的地理優勢,高虹鎮大力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高山蔬菜、高山花卉、山澗竹筍源源不斷地進入杭州上海市場,既解決了城市市民的菜籃子問題,又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杭州市楊桐、柃木基地農業園區成為高虹農業產業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
高虹鎮地處臨安區北郊,距杭州市區30公里,是一個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工業經濟發達、商貿繁榮的杭州市中心鎮。據史料記載,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置臨水縣,治於高陸(高樂),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始遷西墅,故解放前曾名古城鄉。
農業
無性系良種茶
2003年初,前臨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茶葉等八大產業的扶持政策,高虹鎮木公山、大山、林家塘、石路、龍上等村在新德村山頂茶廠唐妙火和鎮農辦的帶動下,發展烏牛早、平陽特早、浙農113、茂綠等無性系茶葉良種600餘畝。2004年,在龍上村王春芳、羅石良、新德村唐妙火等大戶的帶領下,高虹的無性系良種茶麵積繼續擴大,新發展茶園面積達1000餘畝。在茶葉產業補助政策和茶葉市場行情的促動下,高虹鎮茶葉產業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高虹鎮
該鎮農業園區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結合當地地理、氣候、土壤等不同特性,確立了高山、低丘、平地三個不同產業的農業園區建設。先後投資40餘萬元在木公山村建起了省級都市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內的600米機耕路、700米三面光渠道、6至600立方米蓄水池以及滴灌、殺蟲燈等設施全部配套,並投入使用,1000餘畝微蓄微灌高山蔬菜長勢喜人,部分蔬菜已進入市場。在園區的帶動下,平地蔬菜面積也擴大到700畝,產值達到了210萬元;投資30餘萬元,在高海拔的林家塘村建起了150畝高山花卉園區,園區內的16隻大棚和2隻蓄水池全部建成,使高山花卉面積由80畝擴大到150畝;投資60餘萬元,在陳家坎村建立510畝無性系茶葉良種示範園區,完成機耕路800米,建蓄水池4隻,蓄水量5000立方米,已種茶樹苗木2000株。在園區的推動下,全鎮發展無性系茶園1500畝,茶葉產量達到130噸,產值達到609萬元。三大農業園區建設適合高虹鎮高山、低丘、平地三個不同地理環境,為農民發展農業生產起到了引導作用,同時也成為該鎮的三大特色產業之一。
工業
節能燈產業
高虹鎮
名字由來
由於集鎮駐地高樂、虹橋,因而取兩村首字得名。
一方名村
——陳家坎村
高虹被譽為浙江“竹筍之鄉”,陳家坎則是高虹的竹筍生產大戶。該村是高虹鎮最早培植雷竹的村子,早在1988年就有一批農民在鎮農科站的協助下,自發進行雷竹的栽培,一年下來,收入可觀,因而帶動全村的農戶進行雷竹的開發。陳家坎並不是高虹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的村,但竹筍產量卻是名列前茅,1998年竹筍總產值就達340萬元,其中5~8萬元有15戶,佔到全鎮的60%,3~5萬元的有37戶,萬元以上有122戶。
一方名人
——柯紅花
柯紅花,1930年出生。高虹鎮人民政府退休幹部。曾任高虹鄉婦聯主任,1986年退休。在任期間,連續十幾年被評為縣婦聯“三八紅旗手”,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當地,無人不知柯紅花的事迹和作風。無論是工作或退休,柯紅花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成為當地婦女的知心人。她經常接濟貧困戶,關懷敬老院里的老人們,並為高虹鎮中心幼兒園的建設熱心奔走籌款,幼兒園開學后,她又不計報酬到食堂幫忙,在她的精神感召下,當地一些老百姓都自發給幼兒園提供幫助。
城鎮建設
高虹鎮確立了全面統籌、有序規劃、科學發展的整體思路,先後編製了《高虹鎮集鎮規劃》、編製《高虹
高虹鎮中心小學
高虹鎮投資40餘萬元安裝路燈45隻,實現了鎮區內100%的亮燈工程,投資10多萬元延長高虹大街250米人行道和綠化帶。投資50餘萬元在集鎮範圍內安裝了一套電子監控管理系統,對集鎮實行綜合管理電子化監控;投資8萬餘元成立了高虹鎮交巡警值勤點。這些建設,既改善了該鎮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也為高虹的繁榮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高虹鎮完成新德、林家塘、大山3個行政村新農村建設,其中,新德村提升為浙江省小康建設示範村和杭州市新農村建設標兵村;林家塘和石路村為重點整治村。龍上、上峰、下峰、石門、林家塘5個村被命名為生態村,其中,龍上村為杭州市生態村。水濤村被命名為浙江省園林綠化村,新德村被命名為杭州市園林綠化村,龍上村被命名為臨安市十大旅遊特色村。
高虹鎮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至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置臨水縣縣治的高虹鎮所在地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底蘊,等待挖掘。隨著省重點工程水濤庄水庫的建成,中苕溪上游猷溪源頭的“石浪山景點”、“金錢松景點”、“龍潭景點”、“石門小峽谷景點”、“定雲寺景點”等等都呈現在世人面前。
高虹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節能電光源製造基地”、“浙江省中心鎮”、“浙江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浙江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杭州市文明鎮”、”杭州衛生鎮”、”杭州市食品安全示範鄉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021年4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