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漢語詞語

默默是一個漢語辭彙,讀作 mò mò。一指緘口不說話。二指幽寂無聲。三指無知貌。四指不得意。五指暗暗地。見《韓詩外傳》卷十:“有諤諤爭臣者,其國昌;有默默諛臣者,其國亡。”

基本解釋


不說話、不出聲的樣子。默默:不言貌、沉悶傷感。
示例:即便是死我也將默默支持儒家道德。

引證解釋


1. 緘口不說話。
宋司馬光《論兩浙不宜添置弓手狀》:“臣職忝密近,官備藩方,不敢默默,理須上列。”
郭沫若《殘春》四:“從山下登上山頂時,彼此始終無言,便是坐在茶亭之中,也是相對默默。”
2.幽寂無聲。
《楚辭·九章·悲迴風》:“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洪興祖補註:“默默,寂無人聲也。”
宋王安石《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之一:“默默此時誰會得,坐凴江閣看飛鴻。”
葉聖陶《火災》:“窗外雪花默默地落下,一切沒有聲息。”
3. 無知貌。
《莊子·天運》:“蕩蕩默默,乃不自得。”成玄英疏:“默默,無知之貌。”
《素問·刺腰痛篇》:“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4. 不得意。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
《漢書·賈誼傳》:“於嗟默默,生之亡故兮。”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默默,不得意也。”
唐 暢當《南充謝郡客游澧州留贈宇文中丞》詩:“鬱郁寡開顏,默默獨行李。”
5. 暗暗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二回:“我看著那家人所招呼的,諒來就是姓 黨 的了,默默的記在心裡。”
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五章二:“譬如,求得五十萬元的三成半,默默一算,即知是十七萬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