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jiū,用手抓住或扭住:揪住。揪心。揪辮子。揪心扒肝:極度焦慮,異常擔憂,相當於“提心弔膽”

基本釋義


揪 jiū ㄐㄧㄡˉ
用手抓住或扭住:~住。~心。~辮子。

詳細釋義


揫 jiū
〈動〉
● ● (形聲。從手,秋聲。本義:收聚)
● ● 同本義
佺揪聚軍中幣萬餘匹,悉袍、帶並與之。——《新唐書
● ● 抓;扯住
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達。——《水滸傳》
● ● 又如:揪捽(抓住;扭住);揪扯(揪抓拉扯);揪撇(拋到一邊);揪採(瞅睬。看顧;理睬;扭拉);揪痧(民間治療某些疾病的一些方法。通常用手指揪頸部、咽喉部、額部,使局部皮膚充血)
● ● 抽打whip; thrash]
撥縣裡捉得去辦,辦理拐逃,揪二百藤條,收仔長監。——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常用片語


1. 揪辮子jiūbiànzi
[seize sb.'s queue] 抓辮子。比喻抓住對方的短處、缺點,作為把柄
2. 揪出jiūchū
(1) [uncover]∶揭發出
(2) [ferret out]∶捉拿出來
3. 揪斗jiūdòu
[seize and struggle] 指把人抓住並進行批判鬥爭
4. 揪揪jiūjiu
[creased] 〈方〉∶[物體]縐縮,不舒展
衣服揪揪著,真難看
5. 揪送jiūsòng
[seize and sent to (court)] 把[某人] 帶到權威當局(如法院)去回答指控
6. 揪心jiūxīn
(1) [anxious]∶焦慮
小楊到現在還沒回來,真讓人揪心
(2) [agonizing]∶極言令人悲痛;極度痛苦的
傷口痛得揪心
7. 揪心扒肝jiūxīn-bāgān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同揫。 《正字通》字彙音酒,平聲。手揪也。按揪揫同字,分音各訓,誤。

方言集匯

◎ 贛語:jiu1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kiu3 ciu1 ziu1 [梅縣腔] ziu1 ziu3 [沙頭角腔] tsieu1 [客語拼音字彙] jiu3 kiu3 qiu1 [海陸腔] kiu3 ciu1 ziu1 [客英字典] ziu1 [寶安腔] ciu1 ziu1
◎ 粵語:zau1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揪心、肐揪、揪撏、揪採、腦揪、揪斂、揪結、胡揪、胳揪、揪揪

相關成語

揪心扒肝、不揪不採、不揪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