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2條詞條名為長恨歌的結果 展開
長恨歌
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中國電影《長恨歌》精彩劇照集錦
1956年,王琦瑤蛻了層皮,過著小戶人家的生活。她響應那個時代人人節約的意識形態,甚至精神上也只限於跟已婚的程先生作適可而止的交往。這段風平浪靜不久被富家子康明遜攪亂了。
康明遜在她眼中就是缺乏了那麼一點軒昂、一點氣概,到王琦瑤心甘情願跟他過一輩子,他卻要跟家裡去香港繼續做他們的生意了。王琦瑤懷著孩子繼續留在上海,她拿著積蓄換了一段名正言順的婚姻,跟一個身患絕症的人辦了結婚手續,這事情只有程先生明白她是為了要挽回自尊。
1970年,王琦瑤最渴望與離了婚的程先生邁進一步,是在文革期間,她無聲地感激他多年不渝的等待,只是程先生因應社會的風向,要去雲南一個小鎮支援邊疆。二人不知不覺已走過了漫長的日子,這次暫別總應是轉眼便又重逢。
這一別卻是十年,十年過後,王琦瑤再遇程先生,程先生介紹了一位跟琦瑤女兒年齡相仿的男孩,老克臘。程先生沒想過,王琦瑤居然會因為老克臘的衝動之情而陷入一段矚目驚心的忘年戀。
王琦瑤孤注一擲地愛老克臘,甚至顧不上這個男孩到底是迷惑於自己身上殘餘的舊日上海風情,還是有不可測知的理由。王琦瑤猛然崩潰的剎那,是這個八十年代的年青人跟她說要出國了,原來沒有人象她那麼堅守上海城市,這個成就了她一生的城市。
中國電影《長恨歌》精彩劇照 | 中國電影《長恨歌》精彩劇照 | 中國電影《長恨歌》DVD封面 |
出品人 | 曲光輝、胡經軍、楊受成、任仲倫 |
製作人 | 沈曄 |
監製 | 成龍、許朋樂 |
原著 | 王安憶 |
導演 | 關錦鵬 |
副導演(助理) | 游佩玲、魏波 |
編劇 | 楊智深 |
攝影 | 黃煉 |
剪輯 | 陳曉紅、陳志偉 |
道具 | 黃裕國 |
美術設計 | 邱偉明 |
服裝設計 | 呂風珊 |
燈光 | 陳錦光、廖開軍、王培紅、王毅、田芳鵬、王財松 |
場記 | 黃德吉、馬雲、賽根根 |
(以上資料來源)
長恨歌[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 王琦瑤 演員鄭秀文 一位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有一股小兒女情態和精緻的家常的美,既有為人處世的世故,也有愛恨交織的情意。她在上海繁華過、寂寞過、最後煙沒成灰。 |
長恨歌[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 程仕路 演員梁家輝 一位摩登青年,流行什麼嘗試什麼,可自從遇上王琦瑤,他的一顆心卻就不再摩登。 |
長恨歌[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 康明遜 演員吳彥祖 一個溫文爾雅又懦弱無助的人,一位感情上既沉醉又清醒的男人。最後在無奈之下離開了上海,離開了王琦瑤。 |
長恨歌[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 李忠德 演員胡軍 一位掌握權力,對女人的事能當機立斷,不拖延,直接切中主題的男人。 |
長恨歌[2005年鄭秀文、梁家輝主演的電影] | 蔣麗莉 演員蘇岩 她的衣著色調都不鮮艷,旗袍以米色、黑灰色為主,但很精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風情,似乎與生俱來。蔣麗莉與王琦瑤從少女時期開始就是閨中密友,然而自從她們一起認識了程先生后,友誼和愛情紛繁交織,她放縱自己的好友去追逐愛情,明知那必是一條荊棘路,但仍微笑祝福,因為認同她的選擇就是一種成全。 |
()
時間 | 屆次 | 獎 | 具體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2005 | 第62屆 | 威尼斯電影節 | 開放獎 | 關錦鵬 | 獲獎 |
金獅獎 | 關錦鵬 | 提名 | |||
2006 | 第25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男配角 | 胡軍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梁家輝 | ||||
最佳藝術指導 | 張叔平 |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張叔平 | ||||
最佳女配角 | 蘇岩 | ||||
最佳女主角 | 鄭秀文 | ||||
2006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 最佳男演員 | 梁家輝 | 提名 |
上映時間 | 上映地區 |
2005年9月8日 | 義大利 |
2005年9月14日 | 加拿大 |
2005年9月29日 | 中國香港 |
2005年10月6日 | 新加坡 |
2005年10月8日 | 美國 |
2005年10月22日 | 日本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中梁家輝把一個深愛王琦瑤,卻得不到她的男子那份隱忍、欲罷不能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年老時望著愛人的屍體,老淚縱橫的那一瞬間的那份愛的深沉和無奈。胡軍把一個國民黨高官李主任的風光和落魄表現得恰如其分。鄭秀文把王琦瑤這位上海小姐演繹得還算到位,無論年少時失去感情寄託悲天呼地,還是淚水充盈眼中未曾流出,通過個個細微動作、眼神,把一個骨子裡依附男人而活的女人呈現在觀眾面前。
雖說,電影用字幕生硬地將人物與城市扯上關係。但是也就是在大上海那個地方,才能繁衍出這樣輝煌與哀婉相結合的故事。《長恨歌》里的王琦瑤,咖啡、首飾、舞會,做派十足,證明的卻是她如何生活優渥。也是那個時代和上海這個城市載體,才給王琦瑤們留下狹窄的生活縫隙,能在這樣的縫隙里騰挪,固守在繁華的城市中,獨守留下的那份情感,關錦鵬用大跨度和細膩相結合的手段,讓王琦瑤們在內心懷舊中,體會著生活滄桑之美。
()
如此煙視媚行的上海女子,鄭秀文無論是收或放,都沒有踩到點,簡直是她硬著頭皮演,觀眾硬著頭皮看。特別是片中一處王琦瑤對程先生呼天搶地以及一處對女兒發飆的戲,表現超越了常情的閾值,須知上海女人再到如何極致的境地,也是給自己留有一分餘地的(這也是這個城市的安身立命之道)。
影片在簡潔利落的開場之後完全淪陷於一種自說自話的境地。影片將小說里王琦瑤生命中的一個男人程先生提升為影片的旁觀敘事者。於是這樣一來,小說全景呈現的一個女子與一個城市關係就平白隔出了一重視點,觀眾不得不通過程先生的觀看和解說再進行觀看,硬生生要穿越他絮叨乾癟的“夫子自道”。更多餘的是,小說中僅有一節的文革部分被毫無必要地添枝加葉拖沓放大,給自己增加了審查上的麻煩,而這種刻意的添加毫無章法,還破壞了影片勉強說得過去的前半段節奏。影片本身由於傾泄的訴求過於強烈,造成氣息不暢,人物的語言也直白到痕迹遍布,本欲作斷腸句竟引發嘻笑聲。
(以上為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