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技術師範大學

省屬公辦高等學校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Education)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以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為主要任務的普通高等師範院校,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成立於1979年,隸屬於原國家勞動部;2000年,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10年,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截至2018年4月,學校佔地8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3餘萬平方米;設有10個學院,3個教學部門,有本科專業46個;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7萬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3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

歷史沿革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1959年,國家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師範學校”,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
1960年,“天津技工師範學校”更名為“天津技工師範學院”並正式招收“機制與工藝”專業學生。
1961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天津技工師範學院”調整併入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的“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同年,“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劃歸天津市勞動局管理,后更名為“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
1979年2月,為適應我國技工教育發展對師資的需求,經時任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副總理鄧小平等14位中央領導圈閱批准,以“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和“天津市第五機床廠”為基礎,恢復建立“天津技工師範學院”,直屬原國家勞動總局,並於1980年招生。
1983年10月,經國家勞動人事部批准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2000年2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
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工程師範學院”。
2006年2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院高等教育學等8個學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這也是繼我院2003年取得我國同類院校首家碩士學位授予權之後,又成功新增8個碩士點,以擁有10個碩士點高居同類院校碩士點數之首,確保了我院在全國職業技術師範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2007年6月,附屬技校與河北滄州孟村縣技工學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雙方合作開展“2+1”模式辦學。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201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2012年3月,國家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合作共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4年12月5日,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2017年,學校進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行列。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院系設置
二級學院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工程學院社會科學部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職業教育學院體育教學部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理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部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附屬高級技術學校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師資隊伍

截至2017年9月,學校共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點1個,天津市教學團隊8個,天津市教學創新團隊2個,天津市教學名師8人。
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和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分別達到46.1%和48.7%;有國家特支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天津市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各層次人選、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幹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人選、天津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人選等高層次人才111人。
“一體化雙師型”特色師資占“雙證書”專業理論課教師總數的70%以上,實訓教師中具有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教師比例達到90%,其中全國技術能手10人,天津市有突出貢獻技師、技術能手11人,天津市技能大師1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於小億
天津市特聘教授宋裕慶
天津市特聘講座教授史中海、王宣、趙新為、楊子江、馮兆生
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人選宋裕慶、車艷秋、蔡玉俊、關志偉、張軍、戚厚軍、李小鵬、詹青龍、訾雪旻、韓春曉、鄧三鵬
國務院特貼、高技能特貼佟慶禹、齊樹華、常斗南、孟慶國、徐國勝、袁明偉、蔡玉俊
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顧巧論

學科體系

截至2017年9月,學校本科專業涵蓋工學、教育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5個、校級重點發展學科1個;擁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其中職業技術教育領域5個方向)、同等學力碩士學位專業5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
序號學科代碼學科名稱學科門類所在學院
10401教育學教育學職業教育學院
20701數學理學理學院
30714統計學理學理學院、經管學院
40802機械工程工學機械工程學院
5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工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60823交通運輸工程工學汽車與交通學院
7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市高校重點學科
期別學科代碼學科名稱所在學院
第三期0401教育學職業教育學院
0802機械工程機械工程學院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第四期040108職業技術教育學職業教育學院
08020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學院
082304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汽車與交通學院
0823交通運輸工程汽車與交通學院
校級重點學科
序號學科級別學科代碼學科名稱所在學院
1校級重點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工程學院
2校級重點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工程學院
3校級重點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4校級重點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技術工程學院
5校級重點070104應用數學理學院
6校級重點(發展)040110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工程學院

人才培養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9月,該校設有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項目8個、應用型專業建設項目12個、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課程4門。組建了卓越職教師資實驗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實驗班和工程實踐教育實驗班,開展免費中職師範生培養工作,招收海南、廣西、甘肅、西藏、新疆、溫州市溫嶺市、貴州省、貴州畢節市、麗水市、寧夏等地免費中職師範生近1500人。學校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和“天津市創新創業與就業工作示範校10強”殊榮。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製造工藝教育、自動化、機械維修檢測技術教育、通信工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職業教育學、汽車學科教學法
天津市品牌專業:機械工藝技術、機電技術教育、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方向)、電子商務、動畫、教育技術學、網路工程、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方向)、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天津市戰略新興產業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再製造工程、
車輛工程、信用管理
天津市精品課程:高等數學、機械CAD/CAM、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機械設計、數控加工綜合實訓、數控機床及編程、電工原理、電子技術基礎、汽車理論、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汽車理論等
天津市市級教學團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職業教育學團隊、交通運輸教學團隊等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實訓中心
天津市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實訓中心、電子工程學院實驗實訓中心、機電裝備檢測及維修中心、模具工程實訓中心、汽車與交通學院實驗實訓中心、自動化工程學院實驗實訓中心
人才培訓
2009年至2014年11月,該校為全國中、高等職業學校培訓專業骨幹教師、管理幹部7000餘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800餘人。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機電一體化中國集訓基地設在學校,為國家參賽項目提供指導和服務;該校還積極承擔組織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承辦了全國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大賽、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天津技術師範大學
天津技術師範大學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9月,該校擁有汽車模具智能製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技術工程中心5個,1個省部級“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1個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有38個學術研究機構。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高速切削與精密加工實驗室、信息感測與智能控制實驗室、天津市汽車模具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汽車輕量化注塑模具〈企業〉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技術工程中心(5個):現場匯流排控制技術工程中心、模具數字化製造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智能交通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新能源汽車驅動技術工程中心〈合作〉、天津市高壓清洗設備技術工程中心〈合作〉。
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天津市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08年至2012年,該校教師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2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0項,授權專利181項,出版學術專著16部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8月,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有圖書170餘萬冊,報刊700多種,CNKISCIIEEE、CSA、OCLC、EBSCO、WorldSciNet、BritannicaOnline、國道外文職業教育資料庫、維普、超星和萬方等80多個中外文資料庫(平台),共計300多個獨立資料庫。連同專利標準信息庫、學術會議信息庫、隨書光碟庫、自建資源及免費資源形成了種類較為齊全、基本能滿足師生教學科研需要的電子文獻體系。圖書館還與國內40多個圖書館及學術機構建立文獻資料交換關係。
學術刊物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學報》是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檢索機構和資料庫收錄。

學術交流

該校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2009年至2013年11月,共派遣援外教師131人次到衣索比亞坦尚尼亞等國家職業院校任教,培養、培訓學生近萬人;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蘇丹等發展中國家開展短期職業教育培訓,培訓學員近300人次。該校還承擔國家援建衣索比亞“埃塞-中國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與管理工作,該項目入選國家“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建立了衣索比亞首家孔子學院—“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在亞的斯亞貝巴大學、阿瓦薩大學和馬克雷大學建立了3所漢語教學中心。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彭等國的多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是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高校,有烏克蘭、蒙古、衣索比亞、尚比亞、越南等國家的本科和碩士留學生
該校先後主辦和承辦了“職業指導國際研討會”、“21世紀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首屆高等職業技術師範教育國際研討會”、“職業教育與培訓國際研討會”、“中國職教學會學術年會”、“職教師資與職業指導專題論壇”、“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海峽兩岸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中非職業教育論壇”等學術會議。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校黨委書記張金剛
校黨委副書記劉欣
黨委副書記馬雷
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建國、李康、閻兵
黨委常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志遠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張高峰書記兼,1980年8月-1983年9月
王勇進
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1980年8月-1984年2月
代理書記1984年2月-1985年3月
張廷副書記主持黨委工作,1985年3月-1988年3月
李大勇書記2016年11月-2018年1月
王憲成書記1988年3月-2003年10月
吳炳岳書記2003年10月-2011年7月
於立軍書記2011年7月-2013年10月
孟慶國書記2013年10月-2016年12月
張金剛書記2018年10月-
備註:1980年8月,建立臨時黨委;1984年2月,建立黨委。
王勇進副院長兼,主持工作1981年3月-1984年2月
齊樹華副院長主持工作1984年2月-1985年3月
薛景文副院長主持工作1985年3月-1987年3月
黃建邦副院長主持工作1987年3月-1991年1月
王憲成院長兼,1991年1月-2001年2月
孟慶國校長2001年2月-2013年10月
劉欣(女)校長2013年10月至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以手和腦的基本形態進行藝術再造,象徵學校培養智能和技能結合、腦手並用的新型“雙證書”一體化職教師資。

精神文化

辦學理念
動手動腦,全面發展
辦學理念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
基本含義:
1.動手動腦體現手腦並用、知行統一、身心和諧的教育思想;動手強調職業、技能、實踐,動腦強調學術、創新、認識;
2.全面發展是中國教育方針一貫的根本要求,師範生更需養成全面發展的意識,具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
校歌歌詞
海河之濱的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培養職業技術教師的搖籃,理論技能集於一身,動手動腦全面發展。我們牢記校訓,愛國、敬業、團結、創新,高舉科教興國的偉大旗幟,造就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陽光照進我們的課堂,陽光照進我們的實習廠,陽光照進我們的校園,陽光灑滿我們的心田。
校訓
愛國、敬業、團結、創新
愛國: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
敬業:專心致志地投身於本職工作
團結:同心同德密切配合
創新:創造新事物,開拓新局面

社團組織


截至2013年7月,該校設有社團聯合會、校學生工作助理組、校學生會、學生記者團、大學生藝術團、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2005年該校成立了國旗班、大學生合唱團。2011年3月正式成立學生記者團。校學生會於2005年6月、12月分別獲得“天津市優秀團支部標兵”榮譽稱號和校級優秀黨支部。
其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協會舉辦有“模擬職場精英挑戰賽”“畢業生成功就業經驗交流會”“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春季、冬季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大型招聘會)”“校就業指導委員就業政策宣講會”等特色活動。其中“模擬職場精英挑戰賽”“畢業生成功就業經驗交流會”為該校品牌活動。
大學生藝術團於1996年成立,成立共學習和創作舞蹈作品幾十餘個,參加過多次文藝展演。並在各級文藝賽事中屢次獲獎,如2007年舞蹈《海那邊》獲得天津大學生文藝展演舞蹈比賽第一名、2008年舞蹈《狼圖騰》《中國媽媽》獲得天津大學生文藝展演舞蹈比賽。曾被評為天津市大學生優秀社團。
社團聯合會設有宣傳部、財務部、組織部、外聯部、網路部、秘書部共六大部門。下轄有星河文學社、演講交際協會、大學生創業協會、電腦愛好者協會、大學生師範技能培養協會、英語交際協會、春暉社、汽車營銷協會、多媒體愛好者協會、棋迷愛好者協會、音樂愛好者協會、街舞勁區、書法美術協會、禮儀模特協會、古典樂器社、風影動漫社、塑身修型與防身術協會、網球協會、輪滑協會、中外學生交流協會、紅十字會、環保志願者協會、管理創新基地、健身美體協會、乒乓球協會、口琴協會、魔術協會、羽毛球協會、紅櫻桃話劇社、武術協會等學生社團計30餘個。每年開展有“社團活動展示月”系列活動;“十佳社團”、“明星會長”的評選活動等活動。

獲得榮譽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該校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全國技工院校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學校還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中國職工教育與培訓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教師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職業指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全國獨立設置職業技術師範院校聯席會會長單位;國家級專業骨幹教師培訓項目辦公室設在學校,負責統籌全國中職骨幹教師培訓的協調和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