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老鴰眼的結果 展開

老鴰眼

鼠李科鼠李屬植物

老鴰眼(學名:Rhamnus dahurica Pall.)是鼠李科鼠李屬植物,達烏里鼠李又名女兒茶臭李子,烏蘇里鼠李,大綠,大腦頭,紅皮綠樹。以樹皮和樹葉入葯。春季採茶及樹皮,茶炒制,樹皮颳去外面粗皮,熬制膏劑。

形態特徵


老鴰眼圖集
老鴰眼圖集
老鴰眼,鼠李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m。小枝粗壯,近對生,褐色或紅褐色,頂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於分叉處具短針刺。葉對生於長枝上,或叢生於短枝上;葉柄長1.5-4cm;葉片紙質,卵圓形或橢圓形,長4-13cm,寬2-6cm,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齒端常有紅色腺體,上面無毛,亮綠色,下面沿脈被白色疏柔毛,淡綠色,側脈4-6對,網脈明顯。
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雌花1-3個生於葉腋或數個至20個簇生於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萼4裂,裂片狹卵形,銳尖;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淺裂或半裂;雄花的雄蕊4,並有不育的雌蕊。
核果球形,熟時黑色,直徑5-7mm,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長1-1.2cm。種子卵圓形,黃褐色,背側有狹縱溝。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


土壤:深根性樹種,對土質要求不高。但在濕潤而富有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土壤上更適於生長。
水分:怕濕熱,喜濕潤土壤,也有一定耐旱能力,但不耐積水。
光照:喜光,在光照充裕處生長良好。
溫度:耐寒,零下10℃無凍害。

分佈範圍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下,灌叢或林緣和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

採制

秋季采成熟果實,曬於,生用。

栽培技術


收種

在大約9-10月份,它的果實完全成熟之後,將它們割開,把內含物放到水中搓洗,洗去果肉,留下種子。之後,將它們和沙子混勻,放到一個低溫的環境之中,進行催芽。

選地

選擇一個比較平坦,土質肥厚的位置作為種植地。在種植之前,先翻動一次花土,並往土中加入少量的底肥。然後,將土表整平,並在其上挖溝,準備播種。通常來說,溝的寬度在6-7cm左右,兩溝之間距離在20左右,溝的深度在1cm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播種

將種子混著沙子一起,均勻地撒入溝中,並用周圍的花土將溝完全填滿。然後澆一次水,並在土表鋪一層稻草,進行保溫。

後期管理

通常情況下,在種后的25-40天以內,大多數種子都能夠出苗。在出苗后,要適時澆水,讓土保持濕潤。在苗高5cm左右的時候,要進行一次間苗,去掉那些長勢差的以及過於密集的幼苗,從而使其他幼苗能夠順利長大。
老鴰眼
老鴰眼

主要價值


【臭李子化學成份】果實含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ol),另含山柰酚(kaempferol)。
【臭李子性味】苦;甘;涼;有小毒
【臭李子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下殺蟲;止咳祛痰。主瘡癰;瘰癧;疥癬;齲齒;口瘡;牙痛;腹脹便秘;咳嗽痰喘;水腫脹滿;支氣管炎;肺氣腫
【臭李子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漱口。
【臭李子注意】
鮮生品慎服。內服不可過量。
1.《中國藥用植物圖鑑》:本品新鮮時含有蒽酚,有催吐作用,必須貯藏1年以上,或加溫處理后可供藥用。2.《河北中草藥》:有致吐之弊,故少作內服。需要煎煮1小時後方可服用。

主要用途

園林用途
老鴰眼是園林綠化的優良觀賞灌木樹種,亦是製作盆景的佳木,也是我國重要的造林樹種。苗木定植宜選擇山地陰坡、半陰坡、半陽坡立地造林,按一般灌木樹種的造林技術造林,造林密度每公頃3000~4800株。
作用用途
老鴰眼多數種類的果實含黃色染料;種子含脂及油和蛋白質,榨油供製潤滑油和油墨,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