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至誠

林至誠

林至誠牧師是聞名海外的大文豪林語堂的父親,他為漳州平和縣坂仔禮拜堂的首任牧師,他不僅對坂仔教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還培養了林語堂放眼世界的眼光以及樂觀的性格。

人物關係


簡介


林至誠是漳州天寶五里沙人。他9歲時,其父被太平軍拉去當腳夫,從此下落不明。母親是名普通的農婦,據說會拳術,臂力很強,曾經用一條竹竿,趕走了十幾個土匪。這件事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從林語堂的回憶“我父親是一個牧師,是第二代的基督徒。”可知他的祖母聽過福音,接受基督的救恩,成為基督徒。

人物生平


父親離家后,林至誠就擔負起家庭的重擔。他當上了小販。賣點零碎的甜食、大米等。他辛勤工作,平易近人。鄉里人都喜歡這個小夥子,他的生意逐漸紅火。他“曾販賣竹筍到漳州,兩地距離約十至十五里地。他的肩膀兒上有一個肉瘤,是由於擔扁擔磨出來的,始終沒有完全消失。”林語堂的這段回憶正是這位小販勤勞的寫照。
林至誠雖因家裡窮,上不起學。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很快就和讀過書的人一樣,掌握了讀寫能力。24歲時,他聽到了神的呼召,如同漁夫彼得放棄船、漁網跟從耶穌,他立刻捨棄紅火的生意,進入歸正會辦的神學院學習。他從神學院畢業后,被按立牧師。他在同安堂會等教會侍奉。1880年,被教會派往平和坂仔禮拜堂擔任牧師。
1872年,美國歸正會盧玖伯牧師到平和宣教,坂仔人林阮仙、賴盛仔等人,在文峰柴頭埔接受救恩,之後回到家鄉傳福音,並成立坂仔基督教會,由林文曲擔任傳道。林至誠牧師來到坂仔后,當地人立刻被他風趣的講道所吸引,他善於將《聖經》的真理和他所編的笑話結合起來,使人在輕鬆的氣氛下,接受了福音。林語堂幽默的妙筆恐怕是受其父親講道風格的影響吧。此外,林牧師還有一副如大佈道家懷特菲爾德的大嗓門,據說很遠都能聽到他洪亮的講道聲。
虔誠的信仰加上早年的經歷,使得林至誠牧師很同情窮人。他往來於四里八鄉,幫助鄉親解決實際問題。哪個鄉民家裡有困難,哪對小夫妻鬧了彆扭,誰和誰又吵了架,他都清清楚楚。他很喜歡給人們做媒,尤其喜歡撮合鰥夫寡婦。他還經常打抱不平,為鄉親們討公道。林語堂曾回憶“我記得他和當地的一個稅吏打過一次架。那個稅吏領有執照,得在每五日一次的集鎮上,由他自己斟酌決定收取捐稅。有一個賣柴的人,費了三天工夫,斫柴,劈成棍狀,烘熏成炭,由山中運到集上賣。每一捆賣兩百銅錢,而稅吏每捆炭要他納一百二十銅錢的稅。家父趕巧在旁經過。看見稅吏欺負窮人,上前干涉,於是惡語相侵。人群圍起來。最後,稅吏表示尊重家父的長者地位,答應減低捐稅——減低多少,已經記不清。但是父親回家告訴我們這件事時,稅吏的邪惡不義,還讓父親怒火中燒。”
在林至誠牧養下,福音在當地傳播很快,信徒逐漸增多,原有的小教堂已容不下。林牧師帶動信徒集資捐款,購買土地,擴建教堂。1886年新教堂落成。這時,美國教友范禮文博士捐款,用生鐵鑄成400斤大鐘,聲音可傳5公里以上,這鐘在林語堂的著作中多次提及。林至誠重視教育事業。1900年,林志誠創辦了教會的免費學校銘新小學,吸納教徒及其他的教徒學習文化。應當說,這所學校為處於封閉地區的坂仔人們學習基督教文化提供了較好的場所。
第二年,范禮文博士來到坂仔鄉,同林志誠結為好友。他同時把著名的傳教士林樂知和他的華人助手蔡爾康等人翻譯的大批書籍帶到林家。對西學的“痴迷”使林牧師具有了當時中國鄉下人所沒有的放眼世界的眼光,他覺得必須讓兒子接受西式教育,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為了讓兒子上學,他省吃儉用,甚至變賣家產,以籌得昂貴的學雜費。林至誠對新式教育的重視,對林語堂日後的成長產生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作為一家之長,林至誠並未有用傳統的“父為子綱”的教條壓迫孩子,而是平等地與自己的子女一起交流、生活,甚至和孩子開玩笑。林語堂回憶到:“他那悠閑的笑聲。他對我們孩子,倒是和藹親切,但是若以一般年老的父母而論,他也有幾分嚴厲。縱然如此,他還不至於不肯和我們開玩笑,他還會把一個特別的菜放在母親面前,有時也給母親布菜。”林牧師“笑的教育”很成功,笑成了是林家快樂的音符,笑使得這個多子女的大家庭一團和氣。歡樂的家庭氛圍自然塑造了林語堂日後樂觀、幽默的性格。

人物評價


林至誠牧師在坂仔教會侍奉42年後告老還鄉。1924年出版的《中華基督教年鑒》對他評價道:“閩南基督教會牧師林至誠自幼隨母皈主,長肄業教會學校,養成傳道資格,林公品行方正,才學兼優,深蒙故老牧師塔馬字博士(可能是打馬字,筆者注)青睞,學成出膺傳道,授任同安堂會牧師,教會整理,日漸發達,旋因寶鼎乏人,懇切敦聘爰就寶鼎堂會牧職。教治殷勤,闔會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