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剛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白剛,男,1972年12月出生於山東昌樂,現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徠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資本論》研究、辯證法理論。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97年7月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政教室任助教,2002年8月聘為講師;2004年8月起在吉林大學農學部公共教學中心任講師,2006年9月聘為副教授(破格),2009年9月聘為教授(破格),同年在哲學社會學院聘為博士生導師;2014年10月起在哲學社會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資本論》研究、辯證法理論。
著作情況
1、《瓦解資本的邏輯: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本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2、《“超越政治”還是“回歸政治”:馬克思與阿倫特政治哲學比較》,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代表論文
1、《馬克思的“批判正義”》《光明日報》2016年8月31日第14版。
2、《自由的歷險——從“德國觀念論”到〈資本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7期轉載,《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2期轉載)。
3、《資本邏輯的三種形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年第3期。
4、《回到〈資本論〉——21世紀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7期。
5、《資本、革命與自由——從〈共產黨宣言〉到〈資本論〉》《學術研究》2016年第5期。
6、《〈資本論〉的三重內涵》《南京社會科學》2016年第5期。
7、《“異化邏輯”還是“資本邏輯”——從〈1844年手稿〉到〈資本論〉》《福建論壇》2016年第9期。
8、《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新”在哪裡?》《南京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哲學原理》2016年第7期轉載)。
徠9、《作為政治哲學的〈資本論〉》《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哲學原理》2015年第6期轉載)。
10、《資本:馬克思資本主義社會中“物”的概念》《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5年第11期轉載)。
11、《作為“哲學”的政治哲學》《光明日報報》2015年7月29日B14版(《新華文摘》2015年第22期論點摘編)。
12、《〈資本論〉:馬克思的“希望空間”》《天津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
13、《黑格爾、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現代哲學》2015年第5期(《哲學原理》2016年第2期轉載)。
14、《資本的張力——從“古典經濟學”到〈資本論〉》《理論探討》2015年第6期。
15、《〈資本論〉的世界歷史意義》《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
16、《馬克思的“生產辯證法”》《學習與實踐》2014年第11期(《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5年第2期轉載)。
17、《當代政治哲學的走向——從阿倫特到馬克思》《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4期。
18、《〈資本論〉的哲學史意義》《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19、《作為“正義論”的〈資本論〉》《文史哲》2014年第6期。
20、《超越現代性的兩條道路:馬克思與阿倫特》《人文雜誌》2013年第1期(《哲學文摘》2013年第2期,浙江省委黨校的《當代社科視野》2013年第3期轉載)。
21、《政治經濟學批判與資本現象學——〈資本論〉的哲學革命》《學習與探索》2013年第2期(《哲學原理》2013年第5期全文轉載)。
22、《超越資本邏輯的四條道路》《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第12期。
23、《西方政治哲學的危機與馬克思政治哲學的興起》《學習與實踐》2012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0期轉載)。
24、《當代馬克思辯證法研究的三個問題》《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25、《辯證法的批判本性與馬克思辯證法所開闢的批判道路》《學術研究》2012年第11期(《哲學原理》2013年第3期轉載)。
26、《作為資本邏輯批判的歷史唯物主義》《求是學刊》2011年第6期(《哲學原理》2012年第6期全文轉載)。
27、《勞動、革命與自由——馬克思和阿倫特政治哲學比較》《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2期轉載,《哲學原理》2012年第1期轉載)。
28、《馬克思的政治哲學轉向》《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7期。
29、《歷史唯物主義的解放意蘊》《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2期。
30、《作為“三大批判”的〈資本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1年(《哲學原理》2012第6期)。
31、《資本現象學——論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問題》《哲學研究》2010年第4期(《哲學原理》2010年第9期全文轉載)。
32、《西方政治思想傳統中的馬克思政治哲學》《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哲學原理》2010年第11期全文轉載)。
33、《黑格爾概念辯證法的形而上學本質》《天津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34、《馬克思的資本辯證法》《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35、《馬克思與辯證法的自由批判精神》《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5期(《哲學原理》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36、《從“概念辯證法”到“資本辯證法”——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江海學刊》2009年第2期。
37、《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哲學原理》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38、《超越啟蒙——馬克思哲學的本真精神》《理論學刊》2008年第5期。
39、《當代中國馬克思辯證法研究的四大範式》《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0期(《哲學原理》2007年第12期全文轉載)。
40、《哲學目光里的“哲學”》《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41、《制度倫理與共產主義精神》《河北學刊》2007年第1期。
42、《如何推進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哲學研究》2006年第3期。
43、《馬克思批判的辯證法的時代迴響》《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44、《馬克思哲學視野中的現代性問題研究述評》《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5期(《哲學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轉載)。
45、《自治的本體論——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的真實意蘊》《人文雜誌》2005年第2期(《哲學原理》2005年第6期全文轉載)。
項目情況
1、《資本與自由:馬克思政治哲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4BZX021)。
2、《〈資本論〉的政治哲學解讀》,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3YJA720001)。
3、《馬克思與阿倫特:政治哲學比較》,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09CZX010)。

教學成就

授課情況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本科生)。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碩士生)。
3、《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研究》(碩士生)。
4、《倫理學專題研究》(碩士生)。
5、《馬克思倫理學專題研究》(博士生)。

社會活動


吉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
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9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
長春市第五(2012年)、第六批(2015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吉林省第九屆(2012年)、第十屆(2014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6年吉林大學首屆“師德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