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柏木

柏科柏木屬植物

岷江柏木(學名:Cupressus chengiana S. Y. Hu)是柏科,柏木屬喬木,高可達30米,枝葉濃密,鱗葉小枝斜展,不下垂,末端枝粗,圓柱形。鱗葉斜方形,交叉對生,背部拱圓,三年生枝皮鱗狀剝落。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長,種子多數,扁圓形或倒卵狀圓形,兩側種翅較寬。

岷江柏木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北部及甘肅南部等地,生於海拔1200-2900米乾燥陽坡。

岷江柏木中國南方重要的用材林及水土保持、綠化觀賞樹種,自然分佈廣,人工栽培多,適宜在公園、庭院、陵園及風景區孤植。為長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和高山峽谷地區中山乾旱河谷地帶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

形態特徵


岷江柏木
岷江柏木
喬木,高達30米,胸徑1米;枝葉濃密,生鱗葉的小枝斜展,不下垂,不排成平面,末端鱗葉枝粗,徑1-1.5毫米,很少近2毫米,圓柱形。鱗葉斜方形,長約1毫米,交叉對生,排成整齊的四列,背部拱圓,無蠟粉,無明顯的縱脊和條槽,或背部微有條槽,腺點位於中部,明顯或不明顯。二年生枝帶紫褐色、灰紫褐色或紅褐色,三年生枝皮鱗狀剝落。
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長,徑1.2-2厘米;種鱗4-5對,頂部平,不規則扁四邊形或五邊形,紅褐色或褐色,無白粉;種子多數,扁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3-4毫米,寬4-5毫米,兩側種翅較寬。

保護現狀


植物現狀:岷江柏木的自然種群曾廣泛分佈於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和白龍江流域,是三條江河流域分佈區內的主要樹種之一,然而由於長期以來的過度砍伐、生境的破壞以及岷江柏木自然更新緩慢的生物學特性,其自然群落的分佈地和分佈面積均日益縮小,現存天然林不多,已面臨瀕危的處境,急需採取保護措施。特別是近20年,隨著分佈區域梯級水電站的開發建設,岷江柏木分佈區生境遭受破壞,分佈面積縮減,數量急劇減少甚至瀕臨消失,因此,從物種保護的角度上研究其遺傳多樣性和種子生物學特性,探討其瀕危機制,並開展搶救性保存具有重要意義。
過度砍伐、生境的破壞以及岷江柏木自然更新緩慢的生物學特性,導致其自然群落的分佈地和分佈面積均日益縮小,現存天然林不多,已面臨瀕危的處境。
徐海燕採用工分子標記技術對各岷江柏木自然居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和居群遺傳結構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岷江柏在物種水平上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而各個居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相對較低,人為干擾是導致該物種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保護對策:岷江柏木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但是自然種群分佈區域狹窄,分佈面積小,群體數量小,種群分化程度高。為防止其遺傳多樣性的降低和喪失,可以通過就地保護、增加人工栽培和改善其生境的保護策略,以保留其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特徵。在就地保護時,應依據岷江柏木在四川和甘肅形成的南北兩個大的遺傳基因型族,分別設置為兩個有效保護單元。
鑒於岷江柏木生長環境特殊,建議加強保護天然生長環境,並採取封山育林、禁牧等措施,保護好生境,才能更好地保護其遺傳多樣性。同時,通過人工引種輔助擴大種群時,應盡量從各個自然種群里取樣,以期最大程度覆蓋各種基因型,從而達到全面保護遺傳多樣性的目的。在遷地保護中,種質庫是最經濟有效的長期保存方式。

生長環境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北部(岷江上游茂縣汶川理縣、大金、小金)及甘肅南部(舟曲、石門、武都)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汶川。生長在海拔1200-2900米的乾燥陽坡。岷江柏木根系發達,抗乾旱能力較強,耐瘠薄,具有適應嚴酷生境的特性。其抗逆性強,耐寒、耐旱力強。

生長繁殖


岷江柏木
岷江柏木
種籽的採收與調製:眠江柏木的雌雄花著生於小枝頂端,前一年秋季形成,當年春季受粉發育,球果次年成熟。同一枝上常可見3個年度的球果並存,即枝頂上呈綠色球果,系今年受粉發育而成;去年枝上轉變為紅褐色的球果,今年成熟;前年枝上呈黑褐色、種鱗乾裂的球果,是去年成熟,且種子已飛落的。把未成熟的球果和已飛落的種子宿存的球果混采,將影響出種數量和種子質量。
採種母樹應選擇樹榦端直、生長良好的壯齡樹,才能調製出籽粒飽滿的種子和保證較高的出種率。老齡樹種雖有結實能力,但球果變小,籽粒少而出種率低。崛江柏木的球果成熟期,一般在10月至11月份,當球果外部已經或者大部份轉變成紅褐色,同時已能肉眼看到種鱗有開始裂縫的徵兆時即可採摘。
球果的調製一般採用攤曬的方法,即把採收的球果攤在曬覃或曬場上,進行自然千燥和脫粒。晾曬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球果,使之乾燥均勻。已脫出的種子,可隨時掃起另行晾曬。種子脫粒完畢后,還要用竹篩、風車篩揚,除去石礫、泥塊等雜物及其種鱗、癟粒,以提高種子凈度。
眠江柏木種子的安全含水量在8-9%之間,在這個範圍內,雖經5年的貯藏,其發芽率降低很微。故在種子入庫前,應進行含水量的檢驗,使之不要超過10%。貯藏的種子最好用麻袋包裝,但不宜在濕度較大的室內貯存。較長時期貯存時,要定期翻曬種子和進行品質檢驗,以免質量降低。
育苗與播種繁殖:眠江柏木的育苗,可按高山林區育苗技術的要求進行。圃地的土壤以微鹼性的沙壤土或壤土為好,耕地前享施足農家肥作基肥,作成寬1至1.2米的高床,以利排水。每畝播種量在10公斤左右,可達到畝產苗量在20萬株以上。
播種前可用塑料薄膜遮蓋苗床,以提高床面溫度,利於種子萌發。出土后應及時揭去覆蓋物。炎熱季節也需搭蓋蔭棚,以免幼苗遭受日灼危害。
為了提高造林成效,特別在地勢陡峻、土質極差以及不易保水的地方造林時,裸根苗不易成活,宜採用營養袋培育1、2年生苗木。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塑料大棚內培育營養袋苗。營養袋適用的規格是:厚0.1毫米,長130毫米,寬70毫米。袋的中部以下打數個直徑為2.5毫米的小孔,供通氣及排水用。每袋的容積約為187立方厘米,可盛營養土150克左右。營養土可用農耕地土壤加入廄肥等,經消毒后裝袋;或用非耕地土壤加入廄肥及一定數的河砂,改善土壤的質地。袋口應有10毫米的空位不裝土,留作播種后加復蓋物之位置。
播種時,先將已裝好基質的營養袋整齊地排列在用木條鑲邊的苗床上,每平方米可放置營養袋500-550個。為便於營養袋能以直立和保持苗床有一定程度的濕潤,可在排袋時在袋底及周圍用鋸末粉填塞,其高度達到袋高的一半即可。由於氓江柏木根系發達,側根還可鑽出孔外,從鋸末中吸取散落的水肥。播種前l、2日,應將袋內土壤噴水濕潤,種子也事先用水浸2、3天,撈起濾過並晾乾表面水份,以利於播種的操作和種子的萌發。播種的方法是,用姆指及食指拈上種子5-6粒,校均勻地置入袋內。此法雖工效較低,但可保證袋袋、都有種子,至少可出苗2-3株(以發芽率為50%計)。播種後用鋸末復蓋種子並在塑料大棚的頂層或露地培育的苗床上加竹廉遮蓋。

栽培技術


柏木種子
柏木種子
崛江柏木具有喜光、耐瘠薄和根系發達的特性,故其對造林的條件要求不高。在土層深厚,土壤濕潤的溪邊、宅旁,則不需選擇坡向,且整地可以粗放一些,掘出長寬深各為30-40厘米的穴,即可按一般造林植樹方法進行。但在土壤膺薄,石礫多、上質差和土壤極度千燥的陽坡或乾旱河谷,則應做好整地工作和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以保證苗木的成活與保存。
崛江柏木的生長較慢,故初植密度宜稍大,但每市畝以不超過30穴為好,即株行距為1.5米×1.5米。如幾年後的保存率能遠到70%,且較為均勻,就基本符合造林的要求。在特殊困難的林地也可考慮每穴植入雙株,減少補植用工,提高造林成效。
栽植前可將營養袋苗木運至林地附近放置,及時澆水或搭上臨時性蔭棚。造林開始時,邊栽邊運。栽植時要用小刀劃開營養袋兩側,放入穴中后將袋揭向兩側,立即進行鯉土。要盡量使所帶土團不鬆散,可先揭去一側,奎土保持土團,再揭另一側,同樣奎土保持土團。如不劃破塑料袋,則根系大部在袋內盤結而不能伸出袋外,`發育受阻。對於土團較緊實的苗木,一亦可全部揭掉營養袋,帶土栽植。
用以上方法造林,一般成活率較高,極少需要補植。但若遭受人畜為害以至大片缺窩的地方,則應及時補植。栽植后的2、3年最好每年雨季來臨之前,對穴周表土稍加鬆土,以攔蓄降水,對苗木生長更為有利。如穴內或穴周雜草過密,應適當刈除,以免過度蔭蔽幼苗。直播造林也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直播的當年秋季有苗穴在陰坡為108%,陽坡為7.1%,半陰坡僅為3.5%,每穴儀有1-2株幼苗,且生長不良,其苗高也僅達到圃地培育苗木的1/3至1/2左右。

主要價值


岷江柏木固土作用很強。為改善乾旱河谷區的生態環境,優化生態建設品種植物結構的配植,保護生物多樣性,岷江柏木可作為白龍江高山峽谷地區中山及乾旱河谷造林的主要推廣樹種。
岷江柏木抗逆性強,對坡向等環境條件選擇不嚴,四季長綠,樹榦通直,樹形優美,是優良的鄉土綠化樹種之一,可以在多種綠化地點和景觀帶利用,在園林綠化中作為城市綠化的行道樹或庭蔭樹栽培,也可做園景樹在園林中孤植或片植。
岷江柏木木材淡黃色或淡褐色,紋理直、結構細,材質堅韌,有彈性,可供航空器材,建築、傢具、農具等用材。岷江柏木也是藥用植物之一,藥用部位:球果,根,枝葉。藥用功能:主治發熱煩躁、小兒高燒、吐血等。

物種討論


胡秀英於1964年根據四川西北部4號標本建立了該種,正確地把該種和干香柏區別開來。但由於她見到的標本有限,因而對該種的認識是不全面的。例如她一方面正確地指出該種小枝圓柱形,與西藏柏木(Cupressus torulosaD. Don)相似,另一方面卻說該種球果小到直徑只有0.5-1厘米。實際上該種球果直徑多為1.2-2厘米,除非發育不良的不正常球果或未成熟的球果才較小。

保護措施


2021年9月7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