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二級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前身為1940年成立的北京工業學院基礎部。1986年,成立應用物理系。1997年,更名為科學技術學院,下轄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系、應用力學系。2011年6月,成立物理學院。

師資隊伍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員17人,博士生導師21人(含兼職4人),副高職人員34人。擁有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聘任國際著名物理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Paul Wiegmann教授為“徐特立客座教授”。

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物理菁英班),物理學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理論物理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學院已形成了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學校第4個進入學科排名(ESI)世界前1%的學科。

科研實力


學院教師具有較強基礎研究實力,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全國百篇優博及省部級獎多項。近年來,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國防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多項,年均發表SCI論文70餘篇,年均科研經費1000餘萬。
學院擁有兩門北京市精品課程和一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微納光電技術中心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化學學院共建“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培養,與國內、港台、韓國等高校建有交換生項目,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建有2+2雙學位項目。重視教學與科研的融合,定期開展“博約學術論壇”和“博約學術沙龍”等學術活動,並吸納本科生參與科研工作。積極指導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物理實驗競賽、物理學術競賽、大學生創業創新年會等,已連續取得了多項優異成績。學生獲得社會捐助獎學金的比例在學校居於前列,更有部分學生在本科階段即發表了高水平SCI學術論文。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生是理學和工學等各專業研究生的重要生源,一直受到各專業的青睞和好評。
基於教育部和中科院聯合啟動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背景,學院在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長期合作基礎上,先後又與中科院物理所、半導體所、空間中心三個院所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協同育人”菁英計劃,旨在建立高校與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實現人才培養方面的強強聯合。2013年起,學院按物理菁英班進行招生,2014級本科生將全部納入菁英計劃,學生入校后可依據專業興趣方向選擇加入“嚴濟慈物理學菁英班”或“黃昆物理學菁英班”等,由學校和各合作科研院所共同參與培養。學生以在北理工上課為主,合作科研院所選派院士、教授到校開設系列學術講座和開展學術報告,並設立菁英計劃優秀學生獎學金,學生有機會到科研院所參與具體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實習實踐和畢業論文等,畢業時可優先參加合作院所免試碩士生或直博生的選拔。

人才培養


學院擁有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凝聚態物理和理論物理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物理學以及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90人,碩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20人。1人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多人獲得部級、校級各種獎項。學院承擔了全校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自然科學概論等公共基礎課和基礎實驗課,擁有兩門北京市精品課程(《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學院“大學物理實驗中心”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微納技術中心”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化學學院共建有“化學物理學科特區”及“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驗室”。

就業深造


本專業領域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學生可以接受貫通式培養。由於具有良好的理學基礎,學生畢業面向比較廣泛,適合到多個相關行業從事專業應用、開發、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畢業生長期以來尤其受到理學和工學等多個研究生專業導師的歡迎和重視,每年約60%以上保送或考取國內一流高校研究生,10%申請到國外知名大學攻讀研究生。

學術交流


學院非常重視學術交流,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開展學術合作與學術交流,定期開展學術論壇、學術沙龍和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學術講座等活動。近幾年,多次承擔國內靜電學術會議,每年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20餘人次。此外,學院還承擔了多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已有20餘教師赴海外訪問、交流。同時學院還和英國蘭開夏大學合作辦學,先後有上百名合作辦學的畢業生在劍橋、牛津和帝國理工大學等著名高校深造海外深造。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與中國國內、港台等高校建有交換生項目,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德國馬普所等國際知名機構保持長期密切的科研合作;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建有2+2雙學位項目,與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建有本科生交換生項目,與義大利比薩大學建有本科生3+1雙向雙學位項目,大多數教授都有海外經歷,並和海外建立了科研合作。定期開展“博約學術論壇”和“博約學術沙龍”等學術活動,並吸納本科生參與科研工作。

歷史沿革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前身為1940年成立的北京工業學院基礎部。
1986年,成立應用物理系。
1997年,更名為科學技術學院,下轄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系、應用力學系。
2002年,更名為理學院,下轄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力學系。
2009年,理學院轄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
2011年6月,成立物理學院。

辦學條件


專業設置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設有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擁有物理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物理學科是學校第4個進入學科排名(ESI)世界前1%的學科;在 2018年QS物理學科排名中,位居中國國內高校排名第9名。
博士后流動站:物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物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理論物理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擁有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參與共建國家級工程光學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物理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工程光學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
●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指導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大學生創業創新年會等,已連續多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生獲得社會捐助獎學金的比例在學校居於前列,部分學生在本科階段即發表了高水平SCI學術論文。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有教職工98人,其中管理及服務人員14人,佔比14.3%;教輔及實驗人員9人,佔比9.2%;進行科研和教學工作的教師共計75人,佔比76.5%;專職教師隊伍中,專職教學型教師17人,教學研究型教師58人,教授/研究員2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5人,講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9人;師資隊伍中,中科院院士(雙聘)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萬人計劃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獲得者3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7人,引進瑞典與芬蘭兩院院士Antti Niemi為教授、聘任國際著名物理學家Paul Wiegmann為“徐特立客座教授”、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Aleksandr Molochkov為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雙聘)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姚裕貴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姚裕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兆潭、歐陽吉庭、韋浩、邢燕霞、楊盛誼、楊帆
北京市級教學名師:苟秉聰、胡海雲、劉兆龍、王菲、史慶藩
徐特立客座教授:Paul Wiegmann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與共建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光電量子結構設計與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與共建)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納米光子學與超精密光電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全國百篇優博與其它省部級獎多項;近六年承擔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儀器專項、863計劃、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縱向項目60餘項,發表SCI論文760餘篇。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完成人項目獎項時間
姚裕貴、劉鋮鋮、馮萬祥“固體材料中貝里相位效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8年

文化傳統


辦學方針
“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創特色”
社團文化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與其他大中專院校聯合開展“紅色1+1”共建活動,常年開展主題團日、黨日獲得,並選派學生到全國各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分工
榮譽院長葛墨林指導、引領學院發展
黨委書記姜艷負責學院黨委全面工作
院長姚裕貴負責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晶晶分管學生黨建、學生教育管理、就業、學院宣傳工作
行政副院長楊艷波協助院長分管行政、工會、校友、本科生招生宣傳工作
副院長蘇文勇分管研究生培養工作、國際交流工作
副院長鄭寧分管科研工作、學科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