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在廷故居
浦在廷故居
浦在廷故居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者、商賈將軍浦在廷的故居,也是鄧小平夫人卓琳的故居。鄧小平夫人卓琳在這裡出生和長大。故居位於雲南省宣威市西城下街27號,建於民國初年,為一樓一底迴廊式四合院,故居於1994年修復后將西廳闢為展廳,進行浦在廷故居陳設展覽。
浦在廷故居現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省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浦在廷故居建於民國初年,於1994年修復后將西廳闢為展廳,進行浦在廷故居陳設展覽。
浦在廷故居於1998年12月16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仍定為全省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8年12月22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浦在廷故居處於宣威市鬧市區,雲南省宣威市,地處雲南省東北部,為雲南省曲靖市所轄縣級市。地處東經103°35′~104°40′,北緯25°53′~26°44′,東與貴州省盤縣相鄰,南與沾益縣毗鄰,西隔牛欄江與會澤縣相望,北與貴州威寧縣接壤,距省會昆明市260公里。
浦在廷故居
浦在廷故居一進大門,是一個具有江南漢式民居特徵的天井狀四合院,佔地約1500平方米。庭院中樹木吐翠,春花含苞,院中心浦在廷先生手持書卷的儒雅坐式青銅塑像格外醒目。浦在廷先生和他的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在這個院落中長大。
故居為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的迴廊式庭院建築形式,建於民國初年的房屋均以木質結構為主,廂房前都有紅色立柱,顯得肅穆端莊。而黃色窗欞的精雕細鏤,又顯出了幾分古樸典雅。
北邊的樓房,一層中間是浦在廷家燒香拜佛的佛堂,佛堂的隔壁有一間不大的廂房,這是卓琳到北京求學前的卧室。卧室布置得很簡單,古色古香的木床佔據了卧室的大部分空間,站在窗前,可以看到庭院里的風光。客房內掛滿了卓琳及家人的照片、字畫等,從中能夠了解到卓琳成長的足跡。卓琳1932年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學,後來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故居中設有的《浦在廷先生生平事迹展》很詳實,大量資料和照片展示了浦在廷畢生致力於發展地方民族工商業的事迹。
飲和食德
浦在廷艱苦奮鬥,創建了火腿加工廠,將其製成火腿罐頭。1923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土特產品比賽會上,宣威火腿罐頭受到好評。孫中山品嘗后大加讚揚,贈予優美獎章,又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親自揮毫題書“飲和食德”,以表彰浦在廷“以和為人,以德經商”的美德。浦在廷把題詞視為稀世寶物裝裱收藏,製成醒目匾額掛於大門之上,作為自已竭盡全力發展宣威地方民族工商業的座右銘。因為孫中山先生的肯定,宣威火腿從此名聲大振,享譽中外,遠銷各國。
陳列館里孫中山先生“飲和食德”的題字,四個大字都各缺少了一點,這是孫中山故意設下的伏筆,隱喻下令人深思的謎底和極其深刻豐富的內涵。他不僅採用減筆法讓“飲和食德”都各少了一點,還在“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中,使用增筆法使“在”字多了一點,用穿插法讓“廷”字的“壬”中間一豎下面出頭。這些隱喻潛藏的涵意令世人煞費心思,絞盡腦汁,至今也沒個說法,給人們留下了無窮遐想。
浦在廷故居
浦在廷(1871—1950),雲南宣威人,為宣威地方民族工業的發展乃至中國革命作出貢獻,是一代偉人鄧小平的岳父。1916年他資助護國運動,唐繼堯授予其銀質梅花護國獎章,並親書“急公好義”相贈;1917年,參加孫中山先生髮起的護法戰爭,並隨護法軍入粵。出資支持創辦黃埔軍校。因北伐有功,被孫中山表彰,孫中山親筆題書的“少將第”“戮力同心”如今就懸掛在故居。1918年創建“浦在廷兄弟罐頭食品公司”,將宣威火腿罐頭打入國際市場。1922年隨北伐滇軍至廣州,追隨孫中山進行國民革命。1925年回到宣威,浦在廷繼續從事火腿罐頭事業。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捐款修建橋樑,參與和負責修建街道和修建滇黔公路,在東山寺修建鐘鼓樓、知趣亭、海會塔。兩次從越南購來大米,上街救濟饑民。1950年,浦在廷在家中逝世,終年80歲。
卓琳
地址:雲南省宣威市西城下堡街27號。
交通:宣威火車站乘坐3路公交車到小西門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