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於2003年7月份由應用數學、應用物理、應用化學三系合併而成,在科學研究上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特色。

物理系和數學系側重於基礎理論研究。目前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重大項目、重點、面上項目;省部級基金項目、國家“863”高科技計劃、國家“921”工程等。

應用化學系除承擔部分縱橫向國家級項目以外,突出特點是與企業聯合,開發應用研究合作項目。

建設成果


全院目前在研項目100多項。近年來已取得如下成果: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
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
陝西省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二項;
學術論文SCI收錄53篇,EI收錄35篇,授權專利5項;
舉辦學術講座28場次,邀請國外學者講學7人次。
近兩年來,該院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項目獎十五項;授權專利八項;被國際三大重要索引收錄論文近130篇,在國內外一流及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0篇。尤其是被三大索引之首SCI收錄的論文篇數2003年排名全校第二。魏炳波院長所率領的課題組在“液態金屬深過冷與快速晶體生長研究”項目的研究中,取得了的可喜成績,榮獲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四大獎之一)二等獎,實現了該校該獎項零的突破,為該院實現“5—10年成為西部領先、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的理學院”這一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五、十一五”以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0多項,其中承擔“863”、“973”高科技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21工程”、省部級基金、國際研究合作等科研項目近150項,科研經費連年遞增,2006年達890萬元,2007年達1300萬元, 2008年達1700萬元。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數大幅增加,2008年立項國家自然基金13項。“十五、十一五”以來,共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2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四大獎之一)二等獎1項,實現了學校該獎項零的突破,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防科技獎5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5項。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被國際三大重要索引收錄論文1400餘篇,在國內外一流及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00餘篇。尤其是被三大索引之首SCI收錄的論文篇數2005年排名全校第一,2004、2006、2007、2008年均排名全校第二。空間材料團隊在PRL上發表的論文被Nature和Science專題評論,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的資助,2007年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獎章”;趙曉鵬教授所在智能材料團隊2008年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的論文,其影響因子(IF)為8.2,這是迄今我校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一篇學術論文;趙建林教授所在的光信息技術團隊2008年發表的文章是最近幾年《Optics & Photonics News》專輯首次報道的中國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
科學研究自成體系,特色鮮明。一是形成了結合國防需求進行應用數學研究的特色,設有“計算力學、計算材料學以及複雜流體模擬的科學工程”、“非線性隨機動力系統分析”、“圖形、圖像處理”、“應用概率統計”和“偏微分方程理論及應用”和“圖理論及對策論”等研究方向;二是形成了探索自然科學原理、進行高水平基礎研究的特色,設有“空間材料科學”、“智能材料科學”、“材料表面與界面物理”和“光學信息獲取及光電混合處理新技術”等研究方向;三是形成了面向“三航”領域進行新材料應用基礎和工程化研究的特色,設有“結構/功能樹脂基複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與加工工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精細有機化學品”和“環境水處理”等研究方向。這些特色為學院實現“建設一個強大的理科”宏偉目標和建設高水平研究型理學院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院領導


院長:鄧子辰
長江學者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
黨委書記:閆育周
全面主持學院黨委工作,兼任工會主席
副院長:張秋禹
長江學者
分管科研、保密、重點實驗室、博士后流動站管理工作
副院長:聶玉峰
教授
分管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工作
黨委副書記:代富平
分管學院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校友工作和青教班工作
副院長:王海鵬
副教授、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分管本科生培養、國際化工作
院長助理:甘雪濤
協助院長承擔人才引進、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
院長助理:段利兵
協助院長承擔本科生培養、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等工作
院長助理:張瑩
協助院長承擔科研、保密、實驗室和國際化等工作

教學建設


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西北工業大理學院為依託,以材料物理與化學全國重點學科為基礎,並整合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光學)、光學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數學等博士點學科的相關研究力量而建立。2006年4月立項,2009年7月通過教育部驗收。
實驗室以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領域相關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為宗旨,以空間環境的地面模擬與物理表徵、空間環境中材料物理化學性質與製備原理、空間化學合成與生物醫藥、空間物理化學過程的計算模擬、空間物理化學實驗設計與實驗裝備研製等為主要研究方向。
實驗室立足於國家對空間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通過學科融合與資源整合,力爭形成以“空間技術–材料的合成製備–物理化學性質及相變規律–性能測試、表徵、評價”為主要特色,且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系統性應用基礎研究平台,建立一支以國際水平的學者為學術帶頭人、國內知名且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學者為學術骨幹的高水平學術隊伍和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成為我國在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領域開展前沿性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74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高工19人,講師、工程師28人,助教4人。74人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7人,具有碩士學位者23人。實驗室現有萬元以上儀器設備300餘台套,儀器設備總價值6000餘萬元,科研用房面積6000平方米。實驗室地點位於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理學院大樓。
實驗室主任:趙建林教授
實驗室副主任:張秋禹教授、解文軍教授
學術委員會主任:嚴文教授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長樂教授
實驗室辦公室主任:鄭鸝穜(兼)
實驗室秘書:解文軍(兼)
陝西省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空間環境以“微重力、無容器和超高真空”為主要特徵,是世界各國競相開發的高新技術資源。空間材料科學是材料科學與空間技術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交叉學科,主要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利用空間站等航天設備進行實時實地的空間實驗研究;二是在地面環境中深入系統的開展空間環境模擬研究。由於空間材料科學為高新材料的研製另闢蹊徑,並且具有產生顯著技術和經濟效益的廣闊前景,世界各國均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在此領域開展研究。本實驗室開展了系統的空間材料科學地面模擬研究,同時將利用我國的載人航天設施進行實時實地的空間實驗研究。
實驗室建設
空間材料科學研究所需專用儀器設備是非商品型高科技新裝備,因此,本實驗室從創建之日就必須走“自主設計,獨立研製”之路,經過10餘年不懈努力,我們自行設計並研製成功9套標誌性實驗裝置:
1.LMSS-1 超高真空電磁懸浮無容器處理實驗裝置
2.LMSS-2 超高真空落管微重力實驗裝置
3.LMSS-3 超高真空液態金屬凈化實驗裝置
4.LMSS-4 多功能聲懸浮無容器處理實驗裝置
5.LMSS-5 超高真空電弧熔煉實驗裝置
6.LMSS-6 液態金屬熱力學性質測定實驗裝置
7.LMSS-7 急冷快速凝固實驗裝置
8.LMSS-8 微型聲懸浮實驗裝置
9.LMSS-9 靜電懸浮無容器處理實驗裝置
這些專用設備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全面掌握了空間材料科學地面模擬研究的關鍵技術,研究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隊伍
實驗室主任:魏炳波教授,博導,長江學者學者、傑青
學術委員會主任:嚴文教授,博導
實驗室副主任:解文軍教授,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