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麻黃

藏麻黃

徠藏麻黃Ephedra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

形態特徵


藏麻黃
藏麻黃
藏麻黃
藏麻黃
小灌木,高20-60厘米,莖直立,粗壯;莖皮灰褐色或灰黃色;綠色小枝密集於節上成假輪生狀,節間長2-3厘米,徑1.5-3毫米,縱槽紋明顯。
葉2裂,長約3毫米,下部約1/2以上合生,裂片寬三角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鈍或圓,中央綠色部分窄直,周圍膜質透明。
雄球花對生於節上,常2-3個組成復穗狀,苞片(4-) 5-6 (-7)對,近圓形,膜質部分明顯寬闊,雄花通常具8枚雄蕊,花絲全部合生,上部伸出苞片之外,假花被倒卵圓形;雌球花對生於節上,通常單生,稀2-3個組成復穗狀,無梗或有短梗,苞片2-3對,基部1/5-1/2合生,雌花2,稀1,珠被管長約0.5毫米,直立。
成熟雌球花漿果狀,苞片肉質紅色;種子常露出於苞片之外,卵圓形,長約6毫米,徑約3毫米,灰黑色,被白粉,邊緣常有棱肋。花期7月,種子8-9月成熟。
據 R. Florin 記載西藏南部有 E. saxatilis var. sikkimensis (Stapf) Florin(文獻與藏麻黃同,28. t. 5. f. 1.) ,它與原變種的區別為植株高15-20厘米,雄球花具2-4對苞片。經查核采自西藏南部的標本,植株高15-60厘米,雄球花具4-7對苞片,而以5-6對為多,從未見到2或3對,這些特徵與藏麻黃 E.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 一致。至於 "var. sikkimensis" 是否應該成立,我國有無分佈,尚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分佈範圍


產於西藏南部山區及拉薩附近海拔3600-4500米地帶。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山。

主要價值


藏麻黃
藏麻黃
醫藥用途
【藥材名】藏麻黃
【拉丁名】Ephedra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原植物藏麻黃)
【名稱考證】策效木
【科目來源】買麻藤科麻黃屬植物
【藥用部位】藏麻黃的全株。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肺、脾、膀胱三經。
【功效分類】解表葯,辛溫解表葯
【徠功效主治】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消腫。治外感風寒表實症。治風寒襲肺、肺氣不宣喘咳證。治小便不利、全身浮腫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