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始建於1916年,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817號、靜安區膠州路668號;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中山大道708號;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恤孤路24號。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胚胎於香港,崛起於上海,在內擠外壓的經營環境中,通過國內歷次提倡國貨運動和社會愛國人士的大力支持,得以生存和發展,成為當時唯一可以與英美煙草公司相抗衡的民族捲煙企業。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中,有不少企業是兄弟聯手共同經營的。如廣東中山郭樂、郭順兄弟在上海創辦的永安公司,蔡興、蔡昌兄弟在上海創辦的大新公司。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主要遺存:虹口:辦公樓1座;靜安: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製造廠;武漢:辦公樓1座;廣州:簡園;股票、煙標、廣告畫、歷史照片
入選理由:1949年前中國最大的民族煙草企業,由華僑資本經營的最大一家民族捲煙企業,打破了英美煙公司對中國煙草業的獨佔局面;中國民族工業的先鋒,也是中國最早的民族工業品牌之一;中國建立最早、歷史最長的民族煙草企業之一。
這一時期兄弟公司的興起,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工業在創建之初因資金不足,需要不斷整合和充實力量的狀況,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僑資企業中家族經營方式的特徵。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由簡照南、簡玉階兄弟二人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提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許多上了年紀的上海人還會記得這家規格較大、歷史悠久的公司。說到歷史悠久,主要是由於該公司成立於20世紀初,歷經不同時期,長達半個世紀,這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中是不多見的。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從1905年的創建到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其發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是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而簡氏兄弟以國貨為號召,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確也體現了愛國華僑勵精圖治振興民族工業之舉。
簡照南,1870年生,廣東南海人,17歲時隨叔父簡銘石去香港經商,后在日本神戶自設東盛泰商號。簡玉階是簡照南的弟弟,比哥哥小5歲,1893年隨兄去日本學習經商,經過幾年艱苦創業,事業有所發展。
20世紀初,面對洋貨對中國市場的衝擊,簡氏兄弟萌發了“實業救國”的思想。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公司業務得到迅速發展。1916年在上海設立分廠,每年盈利均高達百萬元。1918年改上海廠為總廠,香港廠為分廠,工人萬餘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顧順章也曾在本公司做過鉗工。
1919年8月,為對付英美煙草公司的壓迫,簡氏兄弟登報招股,將公司再次擴大改組,於上海、香港兩地共設5廠,同時開辦錫紙廠,並在煙葉產地設收購處、焙葉場。簡照南任公司總經理,簡氏家庭仍占股份的60%以上。在隨後的幾年裡,公司年年盈利。
1923年兄病逝后,簡玉階繼任總經理。1925年公司再度擴大,在浦東、漢口設新分廠。從1927年開始,由於中外捲煙業競爭加劇,民族資本得不到保護,再加上內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顯,公司連年虧損。到抗戰前,企業已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
1937年宋子文集團藉機控制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並取得公司半數股權。簡玉階任董事和設計委員,實際處於閑職地位。之後的12年,公司一直為官僚集團把持和控制。
抗日戰爭時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在上海的總廠被日軍炮火所毀,公司的業務中心也就轉移到香港和重慶,漢口的分廠也遷往重慶。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對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上海廠、重慶廠、漢口廠、廣州廠相繼實行了軍事監管,沒收官僚資本,成立了臨時管理委員會,1951年2月召開了第一次董建聯席會議,通過公私合營協議,企業改名為公私合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玉階先生出任副董事長,簡照南之子簡日林被聘任為總經理。到1957年,公司盈利增長了十倍以上。上海、漢口、廣州、重慶四廠先後改為獨立核算單位,全部納入國家計劃。
1960年,“南洋”董事會決定,委託中國銀行駐港總稽核室代管其香港廠。與此同時,“南洋”設在各地的煙廠和辦事處都分別劃歸當地政府管理。至此,“南洋”設在上海的總公司變成空殼公司,其留下的香港廠一脈則繼續發展。196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在北京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扶持振興老牌民族企業“南洋”的發展,並責成國家有關部門在優質煙葉的供應上給予鼎力支持。
1965年6月,“南洋”完成由香港的鵝頸橋舊廠遷往九龍新蒲崗六合街6號的遷址工作。搬入新廠區后,“南洋”添置和更新了設備。自此,“南洋”的業務發展也開始進入正常軌道,其本港銷售逐年增加,出口市場也穩步擴大。
1980年,“南洋”在產權關係上正式歸屬上海市政府。1981年,上海市政府在香港註冊設立了全資窗口公司“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南洋”即成為“上實”旗下的成員企業。
從“上實”接掌“南洋”起,“南洋”走上堅持突出主業、不斷拓展海外市場的發展新路,並逐步實現生產與管理的現代化。
在新的發展階段,“南洋”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厚愛。歷屆市政府領導人勉勵公司再接再厲,不斷創新,把民族企業的好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王文典
1997年香港回歸后,就在亞洲金融危機最險惡的時刻,“南洋”在上海實業集團及“上實控股”的全力支持下,不僅不“內撤”,反而更加堅定紮根香江和支持香港經濟繁榮穩定的決心,併當即投下8.8億港元的巨資對廠房進行搬遷擴建,使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全面更新升級,大大提升了“南洋”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及市場競爭能力。
如今,“南洋”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核心技術、生產與管理全面現代化的企業集團,並且在海內外贏得了廣泛而持久的品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