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語
林沛理著圖書
《反語》是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沛理。
外文書名: Irony
平裝: 28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0138535, 978730013853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1 x 17 x 1 cm ; 440 g
ASIN: B005GBEIZQ
林沛理,香港資深評論人。《亞洲周刊》、《信報》、《明報》及《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香港電台個人意見節目《講東講西》嘉賓主持。著有《影像的邏輯與思維》、《香港,你還剩下多少》、《能說“不”的秘密》、《破謬。思維》、《精彩的偏見》、《英文玩家》及Once aHero。
林沛理一直是一個說話“帶骨”的人。廣東話“帶骨”就是話中帶刺,永遠用一種批評的角度。我希望,他這本書,能夠帶給大家一種衝擊,因為那種“帶骨”的表達,其實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力的。——鳳凰採訪總監 閭丘露薇
在香港文化界,林沛理自成一派,卓立獨行,很有自己的一套。以《反語》月旦文章,需要有交手對象,他幾乎跟我所有尊敬的前輩都曾交手,可見其勇氣。在重視讀者詮釋的社會,真正與文本對話的,往往是讀者而非作者。我們都在光影中瞻前顧後,林沛理卻能樂在光影,不止自我陶醉,更令讀者都沉醉起來了。——香港國際關係學者 沈旭暉
香港少數的文化精英。——台灣著名歌手 羅大佑
本書為香港著名評論家林沛理雜文集,分為五部分,談及香港、政治、經濟、民主、教育、80后、媒體、電影、文化名人、明星等。文章風格獨特,邏輯嚴明,持之以據,主旨鮮明,論述簡潔有力。
推薦序 一個唱反調的人_閭丘露薇
第一部分 香港作為標本
香港大學的尷尬
被打入冷宮的“常識”
通識教育培養批判力
假象與慾望綁架香港書展
香港人不懂得玩英文
英文的無孔不入
香港人的粵語鄉愁
香港城市生活的力學和美學
玻璃就是城市的本質
商場在香港人生活中的角色
港人去哪裡抽煙?
寂寞不寂寞
中產階級的永恆困境
對富豪從崇敬到憎恨
貧窮與我們常在
富得只剩下一層豪宅
香港走到拐點了嗎?
反高鐵究竟反什麼
錯誤口號與錯誤心態
被馴服的他者
重估香港價值
台灣行,香港不行?
香港社會的精神分裂
香港人主體性失落
港人新主體性的關鍵
英國核心價值與香港——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態”二之一
香港為何是殖民特例?——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態”二之二
第二部分 誰又懂得
誰又懂得張愛玲
張愛玲的反諷秘密
張愛玲的警世寓言
張愛玲與伍爾夫
認真審視龍應台
龍應台的感傷主義
一味靠“故”
絕版的韓寒
政治公關師余秋雨
可惜揮霍了白先勇
誰也不可以活兩次童年
藝術作品的“改造性的提升”
第三部分 娛樂至死
拒絕Facebook的理由
Facebook的代價
維基揭密的壯觀幻象
香港觀眾需揭竿起義
香港電視的另類迷奸
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香港是一個滔滔不絕的“談話城市”
溝通與竊聽的藝術
文化民粹主義的悲哀
媒體的選擇與擔當
傳媒對名人的病態包裝和炒作
第四部分 另一種影像敘事
李安是狐狸不是刺
張愛玲不相信眼淚
李安未解放性壓抑
她將自己釋放出來
女性的罪與罰
早就說過的故事
寫給自由的情書
走出悲情的海角七號
中國電影與香港
中國網民是品味判官
“艾滋孤兒”的真相錯位
功夫夢裡的西方心態
電子遊戲化的電影
延伸樂趣與考驗智商
香港電影怎麼了
香港電影作者已死?
香港電影:春夢了無痕——“尋找香港電影的香港性”二之一
香港電影揮別香港性——“尋找香港電影的香港性”二之二
第五部分 所在之處
中國媽媽的軟權力
虐人又自虐的婚姻
常識在日常生活中節節敗退
中文將會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嗎?
中國可以輸出什麼文化?
也談中國受挫之痛
馬可波羅式的敬畏
不期而遇的台灣經驗
大悲當前,謙卑無語
我失掉的澳門
用莊子修正資本主義
過度自信的代價
馬克思主義捲土重來
文字力量不容忽視
當性與政治糾纏
言論自由與冒犯的權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