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國家重點大學二級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自1972年。其早期發展先後經歷了文藝系、藝術系兩個時期。1987年獨立建製為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系,2002年由原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系、行知藝術學院音樂專業合併成為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院目前已建成具有完整的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綜合功能的現代高等音樂教育體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40人。目前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藝術碩士(MFA)授予權,同時設有音樂學(師範)、音樂表演、舞蹈學、錄音藝術四個本科專業及音樂表演(中俄)教育部項目。

學院的教育與藝術實踐機構主要由鋼琴系、聲樂系、器樂系、音樂理論系、舞蹈系、音樂科技系、教師教育部、藝術實踐部、公共藝術教研部等6系3部和藝術團組成。藝術團包括:青年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行知合唱團、舞蹈團、管樂團、手風琴樂團、長笛樂團、箏樂團和韶琴樂團等九支團隊。學院師資隊伍日益完善,其中不乏從專業團隊引進的知名演員、高學歷的“海歸”人才、有一定知名度的音樂教育家和屢屢得獎的表演藝術家、以及在上海音樂界及音樂教育界有一定影響的專家教授。同時,學院還聘請了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全職駐院任教。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施忠
黨總支書記高亭
副院長張瑋、明虹、張春良
黨總支副書記王俊

辦學條件


學科體系

學院設有音樂教育系、音樂表演系、舞蹈系和社會音樂系(籌),並設有研究所、培訓部、演出部。
學院設有音樂理論教研室、聲樂教研室、鋼琴教研室、器樂教研室以及舞蹈教研室。學院擁有音樂學(音樂教育)碩士培養點,面向全國招收和聲、聲樂、鋼琴、音樂欣賞以及舞蹈教育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近年來,又舉辦了兩屆研究生課程班。
本科生教育
“音樂學”專業
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音樂教師和社會所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是該院傳統優勢本科專業,近40年來,已為上海、華東地區及全國大部分省市培養了2500餘名合格的音樂師資。開設的主要課程:樂理、視唱練耳、藝術概論、和聲、歌曲作法、曲式與分析、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鋼琴即興伴奏、合唱指揮、聲樂、鋼琴、器樂、電腦音樂、音樂教學論等。在近年上海及周邊地區高校相同專業的競爭中,該專業從改革中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人才需求出發,堅持“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學、演、教、研”并行的綜合能力。2008年,本科音樂學專業成為上海市教育高地項目,繼續站在上海音樂師資培養專業的前列。
“音樂表演”專業
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類藝術團體音樂應用性表演人才、媒體音樂設計編輯人才以及社會所需的音樂工作者。專業門類包括聲樂、鋼琴、弦樂、管樂、民樂、打擊樂以及電子琴、手風琴等。已畢業的三屆70餘名學生除讀研與出國深造以外,均已被專業音樂團體或相關文化企事業單位錄用。為體現培養應用性表演人才特色,所開課程將專業技能主課與指揮、樂隊排練、重唱合唱、室內樂、鋼琴即興伴奏、配器、電腦音樂製作等選修課相銜接,並包括樂理、視唱練耳、藝術概論、和聲、曲式與分析、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等理論必修課程,在國內高等師範院校同類專業中已具有較強的實力。
“錄音藝術”專業
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並能熟練掌握現代錄音與音樂製作軟硬體器材,具有音樂設計、音樂錄音、影視動漫配樂、現場擴聲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適應教學機構、文藝團體、廣播、電視、電影、唱片製作、音像加工製作、電子遊戲和音樂網站等社會需求的複合型實用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和聲、配器、復調、曲式、歌曲作法、MIDI技術與應用、聲音合成與採樣、實用音樂作曲與編配、影視音樂音效設計、錄音技術、數字音頻、音樂製作與繪譜技巧、現場擴聲技術、音樂聲學、數碼鋼琴、基本樂科、中外音樂史與名作賞析、鋼琴伴奏、樂隊訓練等。
“舞蹈學”專業
該專業是上海高校第一個舞蹈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社會所需的通舞藝、懂舞論、能教會編的舞蹈專門人才。通過引進人才,已形成芭蕾、中國舞、現代舞、流行舞、舞蹈編導和舞蹈史論等門類齊全、梯隊合理的專業師資隊伍。開設的主要課程:芭蕾基訓、現代舞基訓、中國代表性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西方流行舞、編舞技理、中外舞蹈史、舞蹈鑒賞、藝術概論、樂理、中外音樂欣賞等。由學生組成的“上海師範大學舞蹈團”曾出訪歐亞四國,創作表演的十五個作品在上海及全國重要舞蹈賽事中獲多項獎項,畢業生足跡涉及專業舞蹈團體以及體育、雜技、媒體、廣告和藝術管理等領域,就業率達95%以上。
研究生教育
碩士點概況
“音樂學”碩士點始建於1995年,經過15年的發展,形成了專業門類多樣、梯隊組成合理、指導經驗豐富的碩導陣容;招生專業從開始僅設聲樂、鋼琴、和聲、舞蹈4個研究方向,擴展至領域廣泛的十四個研究方向;2004年,增設“教育碩士”培養中“音樂教育方向”的培養任務;2009年增設“藝術碩士”培養點。在校研究生數從最初的4名,發展到100餘名;碩士導師從初創時期的5名增加至目前的24名。
研究方向:
聲樂演唱與教學、鋼琴演奏與教學、笛龠演奏與教學、手風琴演奏與教學、小提琴演奏與教學、小號演奏與教學、合唱指揮、音樂鑒賞與評論、音樂美學、舞蹈教育、音樂學科教學論、中國音樂史論、音樂人類學、視唱練耳及其教學研究等。其中約50%為表演實踐類方向,部分方向處於學科前沿。藝術碩士培養方向二個:聲樂表演藝術、鍵盤表演藝術(含鋼琴、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管風琴、電子合成器等)。

師資隊伍

音樂學專業負責人:蔣存梅音樂表演專業負責人:張春良舞蹈學專業負責人:高娟敏錄音藝術專業負責人:魏揚
聲樂系
主 任:周進華      
副主任:郭娉婷      
教 授:周進華張春良   
副教授:鄔 眉諸伊諾郭娉婷陸 蓉鄧月麗肖雲濤朱秋玲
錢 菁劉姝彤
講 師:宋 罡沈 青沈承芳杜圓圓姚 遠徐玉駿李 敏
周燕燕殷為傑趙麗麗牛啟夢趙朗雲馮誠純
其 他:李夢石      
鋼琴系
主 任:俞 鷹    
副主任:談天佳      
秘 書:翁 怡
教 授:施 忠張 希    
副教授:楊巧雲宗 勵俞 鷹談天佳任 怡翁 怡段 穎
張 丹朱昊冰唐 鈞
講 師:叢苗苗劉 佳汪梅生張 瑜倪 俊佘世晨劉 蘊
馮 佳蔡 穎周娟娟
助 教:王路昕黃 倩    
實驗師:金銘真      
音樂理論系
主 任:王 嵐      
教 授:蔣存梅張燕麗孫紅傑曾美月    
副教授:王 嵐劉均逸曾麗明明 虹姚紅衛任遼蘇周臨舒
楊 婧黃藝鷗  
講 師:李音蓓袁長明王 瑾安 磊李 亞江 俊
助 教:王 超

人才培養

為了保證和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學術規格,“音樂學”碩士點借鑒國外院校先進經驗,結合學院實際,以立足研究、強化實踐和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三大原則,定期調整完善各專業研究方向的培養方案,加大論文寫作、教學實踐與藝術實踐學分的比重。
碩士點定期聘請國內外專家教授來院開課、講學或指導藝術實踐;所設“雙周導師講壇”與每月一次的“研究生沙龍”,已成為院內導師傳道授業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平台;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與表演獎項,均成了研究生評優條例中的重要分分支碩士點以有效的機制,激勵表演類導師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強化全體導師的帶教責任,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論文質量。2007年,該院學生榮獲“上海市優秀碩士論文”。歷屆畢業生中,已有11名先後成為博士研究生。
就業狀況
“音樂學”碩士點培養的歷屆畢業生中,總體就業率高達95%,他們活躍於高校音樂教學崗位、專業音樂團體、相關研究所、音樂出版社、唱片或演出公司、文化宮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其中不乏大膽開辦藝校和音樂製作室的自主創業者。5%的畢業生成為在社會音樂教育機構兼職任教的自由職業者。
師資就業
學院的師資結構、課程設置、教育質量、學生素質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多年來為上海市和周邊省市培養了大量合格的藝術教育的人才。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簽約率達百分之九十(不包括直升研究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反饋普遍比較滿意。
招生服務
學院除面向上海和華東地區招收全日制學生以外,還設有夜大學,招收成人本科學員。學院還承擔了上海市音樂教師“三結合”專科和本科學歷的師資培訓任務。
教學定位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學院在著力抓好教學的同時,把科研與藝術實踐放在重要地位,承擔了國家和省部各級藝術科研項目10餘項,不定期地出版藝術論文集。每年,學院教師都有一定數量的專著、教材和論文發表。近年來,學院已成為本市藝術教育、藝術科研、藝術創作和表演的重要基地。
學生樂團
學院現有以學生為主體的上師範大學萬方青年交響樂團、上海師範大學舞蹈團和行知少女合唱團。這三個學生藝術團體在上海乃至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和良好的聲譽。
萬方青年交響樂團已經成功地在上海、北京、廣州和香港等地舉辦了90餘場音樂會,並同中央、上海多家電視台、電台進行過合作。
舞蹈團在今年全國大學生藝術節舞蹈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2000年9月,舞蹈團應邀赴法國參加了“第九屆里昂雙年舞蹈節”,獲得極大成功。
行知少女合唱團曾參加過許多重要的演出活動,獲得過多項國家和省市級的獎項。2001年10月,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APEC領導人會議的文藝演出。

獲得榮譽


近年來,本專業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多次獲得各種獎項。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1998年,在全國高等師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中,本專業學生共獲得十一個獎項。其中,包括團體第一名、全能一等獎兩名、全能二等獎一名、鋼琴一等獎一名。2000年,在中日上海——大阪青少年友好鋼琴比賽中,本專業學生獲得政府特別獎。2000年,在上海“雅菲德杯”鋼琴比賽中,本專業學生獲得青年組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