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靈時童謠
東漢末年的民謠之一
童謠,就是兒歌。一般兒歌內容大都天真有趣而無深意,但經受住歷史長河沖刷淘洗流傳至今的這首童謠,卻是一個反映社會現實、含義深刻的精品。
前兩句說的是漢代的選官制度,我們後人熟悉“范進中舉”的故事,那種考試做官的科舉制是從隋唐時才正式開始。漢代科舉主要方法不是考試,而是詩中的“舉”即“察舉”制度。各級行政長官觀察、發現並向上級推薦人才,朝廷加以考核、任用。當時主要科目有秀才、孝廉、賢良文學等。顧名思義,“秀才”一定是優秀的知識分子,“孝廉”還要有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突出品德,這樣的人做官后才能政績卓異。但事實正相反,推薦為秀才的根本沒讀過書,推薦為孝廉的竟和自己的老父親反目成仇,分開另住,這難道不是極大的諷刺么?
后兩句就概括了整個官場狀況,是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說的是:號稱出身貧寒、道德高尚的官僚們,其實無惡不作、骯髒不堪,行為穢如污泥;號稱能攻善戰、出身豪門大族、不可一世的“良將”,遇到征戰關頭,卻又膽小害怕,怯敵畏縮連雞都不如。這就是說,整個漢朝的政治、軍事各方面都腐朽透頂,已經維持不下去,走到瀕臨滅亡的邊緣。事實上靈帝還在位時,導致漢朝覆滅的空前的農民運動黃巾軍大起義(公元184年)就爆發了。
全詩通過形象的比喻與誇張,將一個個名不符實的推舉現象並列起來,將封建時代選拔人才的虛偽、腐朽與可笑揭示得淋漓盡致,表現了勞動人民高超的戰鬥與諷刺藝術。
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從此這一制度正式確定。它的具體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級官吏,根據考察,向皇帝推薦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材,這些被推薦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級官吏。這本來是選拔人才的辦法,但在東漢後期腐朽的政治環境中,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擠陷害,甚至還出現將官職標價出售,公然“賣官”的事。再加上被薦之人往往還要以經過當地世家大族的評議,察舉為他們所左右,在這種風氣下,所選拔出的人材沒有什麼賢良的品德與出眾的才能。這首流行於東漢桓帝、靈帝時的童謠,便是對這種社會現象的揭露與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