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9防空導彈

遠程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英語:HQ-9 Anti-aircraft missiles System)是第一種國產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

2015年3月第十三屆蘭卡威國際海事及航空航天展中國軍工企業代表證實,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的外貿型號FD-2000成功中標土耳其軍購。

發展沿革


紅旗-9防空導彈屬於中國第一種自研區域防空導彈,中央對這個跨世紀的國家重點工程一向極為重視,即使決定引進S-300PMU1也沒有終止發展HQ-9,可見其地位之特殊。HQ-9是中央高層大開綠燈下的產品,對其投資也未曾間斷,高層的態度往往關係到武器裝備的命運,這也正是紅旗-9歷經幾代領導人也從未下馬的原因。所以HQ-9和 殲-10都是中國國防尖端領域的重點工程。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與美國MIM-104防空導彈是等量級型號,是中國真正在 防空導彈技術上的飛躍性型號即使是在西方科技非常發達的前提下,愛國者防空導彈從1972年開始研發到服役總共花了13年時間;前蘇聯於1967年開始研發的S-300P也花了13年才正式服役;台灣的天弓一型1981年開始設計到服役則花了12年的光景。紅旗-9大約在1980年開始研製,到1995年初步定型並少量生產交付實驗部隊試用花了約15年。以中國相對落後的科技實力研製這類導彈,可見二院在紅旗-9身上花的苦工非比尋常。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是中國第一種具備有限反 戰術導彈的國產武器系統,技術層次跨度頗大,因此倍受重視和寄予厚望。在研製過程中二院時時面臨無法想象的困難與壓力,因為我們自己與美俄兩國仍存在著大半代的技術差距(1995年)紅旗-9在S-300系列的競爭壓力下,依然是航天系統萬眾矚目的高技術火車頭。紅旗-9由二院第二設計部負責總體設計,其他各廠專責彈體設計、發動機、雷達導引系統等,防空導彈工業的精華都傾巢而出。紅旗-9的發動機由航天部四院(向陽公司)設計生產。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設計特點


基本設計

紅旗-9防空導彈採用終端 主動雷達制導,操作頻段為 G波段,彈體長度為6.51m,相較俄羅斯 薩姆-10防空導彈PMU系列使用的48N6系列的7.5m略小;紅旗-9的最大射程約125km(相當於48N6),最大射高18000m,對一般導彈目標的射程介於7~50km,射高介於1000~18000m;對 巡航導彈射程7~15km,最低射高25m;對彈道導彈的射程7~25km,射高2000~15000m,最大機動能力22G。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陸基的紅旗-9採用SJ-212相控陣搜 索/ 火控雷達,是先前航天二院發展的凱山一號(KS-1)地空導彈的SJ-202相控陣的放大改良版,單面天線能涵蓋120度的方位角,尖峰功率1MW,平均功率60KW,能同時追蹤距離300公里以內、高度7000m以下的100個空中目標,並自動進行威脅評估,選出最具威脅的六個目標優先接戰,從雷達接觸目標到發射導彈接戰所需的反應時間約12~15秒。

導彈載具

紅旗-9防空導彈四聯裝導彈發射車仍然 與S-300地空導彈相似,起豎架上裝有四個導彈儲運、發射筒,同樣採用了將導彈拋射出發射筒之後再點火的冷發射方式。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的車輛都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徵,就是發射車使用了國產的泰安8×8重型越野底盤,其他的車輛也是使用國產的6×6越野底盤,這也是從外觀上迅速分辨紅旗-9中遠程地空導彈的要點。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作戰過程

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能一次控制6枚導彈攻擊3~6 個目標(採用兩彈打一機時可對付三個目標,而對付六個目標則是六枚導彈各接戰一枚),對同一個空中目標可先後動用兩枚導彈進行重複攻擊,導彈發射間隔時間約5秒。一個完整的紅旗-9旅級作戰單位由六個營級單位組成,每個營由一輛營級控制車、一輛 火控雷達車、八輛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車組成,每個營有32枚備射彈,而旅級單位還有一輛旅級指揮車,每個旅最多能同時接戰48個空中目標(平均每部火控雷達接戰8個)。

結構特點


採用垂直冷發射方式,彈桶呈圓形布置,每個發射單元為6聯裝,每個導彈單獨使用一個發射口。由艦上的四座相控陣雷達提供導引與數據修正,採用先進的無線電指令加末端主動雷達導引的制導體制。

型號演變


海紅旗-9是在陸基紅旗-9A防空導彈基礎之上發展而來。

延伸型號


紅旗-9外銷版FD-2000陸基防空導彈搭配的偵搜/火控雷達換成更先進的HT-233
(也被KS-1A陸基防空導彈系統採用)。HT-233同樣是單面天線的單脈衝相控陣搜索/火控雷達,採用C波段(300MHz)操作,每個陣列天線上有1000個以上的移相器,平均功率60KW,峰值功率1MW,最大搜索距離120km以上,對戰機目標的追蹤距離90km,波束掃描範圍為水平120度、垂直65度,可與旅級指揮中心連結,最多約能同時追蹤100個空中目標,並分配接戰其中50個目標。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2013年9月26日,土耳其國防部宣布中國精密進出口 公司的FD-2000防空導彈系統擊敗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S-400、歐洲導彈公司的 紫菀防空導彈以及美國的 洛克希德的 MIM-104防空導彈,取得土耳其陸軍T-Loramids長程防空導彈系統的訂單,作為北約國家,土耳其選擇中國系統的主要原因包括中方的報價較為低廉(總價值約30億美元,比土耳其原訂的預算低10億美元左右)而性能也不錯,而且中國願意提供更多的技術轉移(依照慣例,土耳其都是引進國外武器系統技術,再由土耳其本國國防工業進行修改,換用許多土耳其本國次系統)。
紅旗-9B地空導彈
紅旗-9B地空導彈採用車載機動發射方式,每輛發射車上的4個圓截面發射筒呈梯形布局排列,導彈平時就儲備在發射筒里。這與地地彈道導彈的運輸-起豎-發射(TCL)三用車道理相同。紅旗-9B地空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這也是新一代地空導彈首選的主要發射方式。像老式的SA-2和國產紅旗-2系列地空導彈,還有著名的“愛國者”地空導彈,無論是發射架還是發射箱(筒),均採用傾斜式發射方式,導彈只能打擊一定扇角範圍內的空中來襲目標。而垂直發射則可實現360度全向攻擊,防空導彈在發射之後在空中通過自身的大角度轉彎機動,即可攻擊任意來襲方向的敵方空中目標,甚至可以有效攻擊一定距離以外的低空超低空目標。因而反應速度更快,全射向全空域攻擊能力更強,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防空作戰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變化。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海紅旗-9艦空導彈
海紅旗-9艦空導彈最早配裝於052C型驅逐艦,從而形成了水面艦艇編隊的區域防空作戰能力。此前,海軍051系列和052型驅逐艦及053H3護衛艦等主力戰艦僅配備一座八聯裝海紅旗-7近程艦空導彈發射裝置,主要用於自衛防空。
人民海軍已經批量建造服役的052C型和052D型驅逐艦,以及剛剛開始列裝的055型大型驅逐艦,均配備新一代海紅旗-9B艦空導彈,且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射單元配置數量也明顯增多。這幾型驅逐艦也是海軍航母作戰編隊的主力防空戰艦,重點擔負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區域防空作戰任務,改進型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艦空導彈令海軍新一代驅逐艦如虎添翼。

使用記錄


2016年4月,土庫曼國家電視台播放了土庫曼軍隊在軍事行動中發射FD-2000遠程地對空導彈的畫面。FD-2000是紅旗-9號導彈的外貿版,與其國內版本相比,有獨特的8邊形導彈發射桶。最新款FD-2000的性能或與紅旗-9號類似,追蹤距離200公里,高度30公里,能對抗飛機和彈道導彈。同一則畫面還顯示土庫曼擁有中程防空導彈紅旗-12。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

總體評價


紅旗-9遠程地空導彈作為中國的第一種國產第三代 防空導彈,讓中國具備了較強的 區域防空能力。它的研製成功,也適時滿足了國內防空方面的迫切需求,讓中國的國土防空能力大幅提升,同時該導彈的研製成功也為研製下一代更為先進的地空導彈提供了經驗和基礎。
紅旗-9防空導彈
紅旗-9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