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

漢語詞語

一鳴,漢語詞語,拼音是yī míng,就是對成語“一鳴驚人”的到簡用或活用。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鳴,鳥叫。出自《韓非子·喻老》和《史記·滑稽列傳》。

釋義


據《韓非子·喻老》或《史記·滑稽列傳》,楚莊王上任后,起先只知道吃喝玩樂,政治大臣們都急紅了眼也沒用。一天,一個滑稽成性的大臣終於鼓起勇氣對庄王說,您都這樣下去,是非要亡國不可的。誰知庄王一點兒也不生氣,笑說:“你知道嗎?有一種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就等著看吧!”說完這番話,楚莊王就立馬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時隔不久,楚國勢力就大大滴超過了鄰國,以至於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大王的話里所及的”一鳴“,也就是一聲鳴叫使人震驚。後人就用以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鳴,鳥叫。

出處


《韓非子·喻老》和《史記·滑稽列傳》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近義詞


一舉成名、一炮而紅、一步登天、名滿天下、不同凡響、

反義詞


屢試不第、出師不利、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丟人現眼

相關內涵


歇後語半夜裡放炮;楚莊王猜謎語
燈謎1.警鐘(打一成語);2.鬧鐘(打一成語)3.一鳴驚人(打一字)謎底:鴿

成語示例


1.《韓非子·喻老》:“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2.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4.《上海的早晨》第四部:“馮玉祥想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