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包雞

肚包雞

肚包雞是客家地區很傳統的一道菜,歷史非常悠久。它最早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時吃的一道菜肴,具有非常好的滋補功效。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肚1個
1隻
幾片
白鬍椒粒適量
紅棗適量
枸杞適量
沙參適量
適量
白鬍椒粉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所有原材料。豬肚沖洗乾淨之後,正反兩面用麵粉和鹽揉搓之後繼續沖洗乾淨,之後焯一下水。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雞洗乾淨之後斬塊,同樣焯一下水。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雞塊和白鬍椒粒、薑片塞進豬肚。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塞滿整個豬肚。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豬肚放入砂鍋中,加入水,大約沒過豬肚,電陶爐開動最大檔,大火燒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燒開之後,加入姜、紅棗、枸杞、沙參,轉小火,煮1.5小時。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煮熟的豬肚撈起,放涼之後,用刀切開,取出雞塊,同時豬肚也切成片。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將切好的豬肚和雞塊重新放回砂鍋中,繼續烹煮半個鐘。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鹽和白鬍椒粉調味。美味的豬肚包雞就做好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天冷了,來一碗豬肚湯,暖心又暖胃。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肚1個(300克)
半隻(250克)
10克
4克
10克
花椒3克
料酒2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老母雞開肚、內臟打理乾淨。這個老母雞比較大,我用了半隻,另一半入冰箱冷凍。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豬肚裡放醋、食用鹽、麵粉。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用手反覆揉洗,可以祛除豬肚上白色豬油,揉洗後用流動水沖洗乾淨,再放醋、鹽、麵粉重複上一次的動作,我一共洗了三次。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洗出來的豬肚雪白,而且沒有腥味。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豬肚入鍋里,放花椒、京蔥、姜燒開焯水三分鐘,拿出來流動水沖洗乾淨。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雞剁成大塊,塞進豬肚子里。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開口處用牙籤固定一下。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豬肚放入砂鍋,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家京蔥、姜、料酒。以差不多沒過豬肚為準。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蓋上蓋子把火力調到最小慢燉。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大概燉兩小時后關火加食用鹽,再蓋上蓋子,利用砂鍋的保溫性繼續燜二十分鐘,把豬肚拿出來。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剪開豬肚取出雞肉。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豬肚切成條狀。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裝盤,如果有點涼的話可以把豬肚和雞肉放回砂鍋再煮開就可以。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撒上蔥花,香味撲鼻。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成品圖。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1整隻
豬肚1個
白鬍椒粒2兩
8片
蔥結3個
白鬍椒粉1茶匙
料酒適量
澱粉適量
枸杞10粒
食鹽2茶匙
牙籤3-4根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清洗豬肚。將豬肚內側完全翻出來,放入溫水中清洗片刻撈出;將4勺澱粉、4勺料酒放在豬肚上面,用雙手用力揉搓;大概4-5分鐘,感覺黏黏的東西被澱粉帶出來時,將豬肚放入水龍頭下清洗;重複2-3次,就差不多清洗乾淨啦;然後,用小刀將豬肚另一側白白一條的油脂刮除即可。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清洗整雞。用刀或者剪刀去除雞的頭部、屁股以及腳(腳指甲也可以),內臟掏出;用流動的水將雞血沖洗乾淨;將雞放入鍋內,倒水,沒入雞身即可;燒沸,撈出放入熱水中清洗乾淨備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胡椒粒搗碎。可以選擇用菜刀側壓胡椒粒,或者用玻璃瓶碾碎,放入調料包內備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將調料包、薑片、蔥結放進雞肚中,然後將雞塞進豬肚裡,用牙籤或者棉線封口。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豬肚放入燉鍋中,倒入水沒過食材,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燉2小時左右;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關火,撈出豬肚雞放至不燙手,切開豬肚取出整雞;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豬肚切條狀,整雞切塊,再放入湯中,中火煮沸;放入枸杞、胡椒粉、鹽(依個人口味添加),煮5分鐘,關火。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常聽廣東的朋友說豬肚包雞好吃,但我還是沒想到,單單用幾顆白鬍椒粒吊出來的湯竟是如此特別,湯頭清爽,鮮香濃郁,還不過分油膩,一碗下肚活力滿滿!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不太建議用胡椒粉直接代替白鬍椒粒。胡椒粉的香氣雖然濃郁,但是不夠持久,更適合在出鍋的時候撒在食物表面。而胡椒粒則適合長時間加熱,而且,隨著時間它的香氣會變得更加的濃郁。

菜品特色


1、肚包雞是客家人流傳了數百年的傳統美食,歷史非常悠久,是客家婦女坐月子期間喝的,有很好的滋補功效。但是雖然很滋補,也只限於廣東四川那邊,我們北方人還是很少吃的。
2、豬肚爽脆彈牙,雞肉嫩滑鮮美,湯呢,一點也不油膩,喝到嘴裡暖在心裡。我做的肚包雞湯汁並不泛白,估計跟我第一步把豬肚先煮好,湯汁倒掉有關係。不倒掉第一遍的湯汁我覺得豬肚的味道會很大,有點接受不了。一個菜究竟怎麼做其實並無定規,只要適合自己,只要味道好營養高,自己喜歡就算成功了。
口味咸鮮,鮮香味濃。

歷史與傳說


肚包雞
肚包雞
肚包雞是客家地區很傳統的一道菜,歷史非常悠久。它最早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時吃的一道菜肴,具有非常好的滋補功效。這道菜幾年前從廣州興起,江寧、四川等地也有,但是名氣不是很大,大家也了解不多。現在,隨著《順溜》的火爆,這道菜也跟電視劇中幾位主要演員一樣成了當紅明星。
肚包雞,菜如其名,指的是用豬肚子包住整個雞來烹飪,行內美其名曰:鳳凰重生。
魚腸劍”的典故想不到啟發了後來諸多的美味菜肴
春秋時期的吳王僚愛吃魚,吳國公子光(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為爭奪王位預謀刺殺吳王僚。伍子胥推薦的刺客專諸知道吳王僚的愛好,自學烤魚炙魚。時機成熟,公子光請吳王僚來家吃飯,吳王僚也有防範,宴會上所有人不能帶兵器。
肚包雞
肚包雞
席至高潮,專諸把炙魚送到僚面前,突然從魚腹里拽出一把劍刺向吳王僚的胸口。吳王僚因一道菜而喪命。“魚藏劍”所依託的是炙魚的特殊菜式,這種“塞餡”的做法啟發了後面許多菜肴的製作。
曹雪芹曾創造過一道釀菜叫做“老蚌懷珠”,其做法是用香料將煮熟的雀蛋剝殼后裝入鱖魚腹中,將鱖魚煎成深黃色,再加調料燒制而成。類似的做法也流傳到現在,我們今天介紹的“肚包雞”,也叫做“胎藏鳳”,跟這種做法有著深厚的淵源。

電視劇


肚包雞——陳大雷的最愛
《我的兄弟叫順溜》中不止一次的說到肚包雞。
在電視劇開篇的第一集中,順溜奉三營長之命伏擊偽軍軍官吳大疤,卻誤打了司令員陳大雷。三營長得知后非常害怕,於是要老宋趕緊去弄豬肚和雞來。
三營長跟戰士們說,陳司令平生有兩大愛好,一是歪把子機槍;二是肚包雞。而且據說陳司令有天大的火氣,見到肚包雞上桌,都先消下一半,什麼不開心的事,也都沒了。作為一名軍人,愛槍是理所當然的。愛吃的軍人也很多。但對一道地方菜肴偏愛到如此地步,還是挺讓人匪夷所思的。
有道是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士兵。在《我的兄弟叫順溜》中,不僅陳大雷司令愛吃肚包雞,這部電視劇的主人公、陳大雷最寵愛的新四軍戰士順溜也很愛吃肚包雞。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有時也離不開請客吃飯。
劇中一集有個情節是司令員請順溜一起吃飯,他把三營長接風的肚包雞拿給順溜吃。順溜吃時連雞骨頭都一起吃掉了。真是吃肉不吐骨頭啊!

營養價值


豬肚中含有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脂肪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