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4條詞條名為新聯村的結果 展開

新聯村

雲南省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新聯村

該行政村隸屬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地處芒洪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49公里。東鄰馬廠村,南鄰芒洪村山背後組,西鄰芒洪村新寨組,北鄰勐撒鎮。轄梁子一組、梁子二組、芒丙一組、芒丙二組、芒蚌一組、芒蚌二組、上馬結、罵旺、馬結一組、馬結二組、大芒洪一組、大芒洪二組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425戶,有鄉村人口1711人,勞動力 102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5人。

全村國土面積 47.14 平方公里,海拔 1800 米,年平均氣溫 26 ℃,年降水量 1860 毫米,適合種植 茶葉、核桃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3878 畝,人均耕地 2.26 畝,林地 53165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3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糧食、茶葉為主。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46戶通自來水,有 17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6%)。有425戶通電,有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2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7 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汽車2輛;拖拉機 12 輛,摩托車 35 輛。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78 畝(其中:田1034 畝,地 2844 畝),人均耕地 2.26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5316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27.2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4畝,主要種植 茶葉、核桃 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10227.3畝,有土地資源。

基礎設施


到2009年底,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均未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5萬元,佔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49萬元,佔總收入的1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03 頭,肉牛24頭,肉羊80 頭);林業收入 32萬元,佔總收入的8.9%;第二、三產業收入45萬元,佔總收入的12.5%;工資性收入19萬元,佔總收入的5.3%。農民人均純收入1353元,農民收入以糧食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到省外務工 2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茶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5 戶,共鄉村人口1711人,其中男性955人,女性756 人。其中農業人口1711 人,勞動力1020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1536人,拉祜族55人,漢族119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72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27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村衛生所建設計劃2008年初開始實施,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7 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 5 所,校舍建築面積1259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17人,距離鄉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9人,其中小學生117人,中學生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