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江灣鎮的結果 展開

江灣鎮

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轄鎮

江灣鎮地處韶關市武江區西部,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灣鎮常住人口為3636人。江灣鎮擁有中學1所、小學5所。全鎮60%的人普及初中文化,10%的人擁有高中或中專技校文化。

截至2019年末,江灣鎮總人口7708人。截至2020年6月,江灣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2004年,江灣鎮工農業總產值9900萬元。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時期已設有江灣墟。
民國17年(1928年)曾設江灣鄉,歸屬曲江縣第六區管轄。
新中國成立后,江灣鄉劃歸龍歸區管轄。
1961年6月,江灣從龍歸區劃出,成立江灣人民公社。
1964年,乳源瑤族自治縣管轄的胡屋、石塘、洪山、梁屋等行政村,劃歸曲江縣江灣人民公社管轄。
1983年11月,撤社建區稱江灣區公所。
1986年12月,撤區改稱江灣鄉。
1993年,撤鄉改稱江灣鎮。
2004年8月,划入武江區管轄。
江灣鎮
江灣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灣鎮地處韶關市武江區西部,東接曲江區羅坑、南面和西面與乳源瑤族自治縣相鄰,北與龍歸鎮相接,總面積為213.00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全鎮土地總面積23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33.3萬畝,耕地面積6239畝,耕地面積當中其中水田面積5083畝,旱地面積1156畝,其他用地面積1.4萬畝。目前江灣鎮擁有中學1所、小學5所。全鎮60%的人普及初中文化,10%的人擁有高中或中專技校文化。武江區轄鎮。

自然環境

江灣鎮地形基本是四周高山中間低的狀態,山多,屬山地地形地貌,山地面積佔全鎮土地面積80%。江灣鎮地形複雜,山高林密,造成本鎮氣候環境多樣化,日夜溫差大,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既有氣溫高、熱量足、雨量豐的特徵,又表現為冬夏溫差大,冬季降雨少,有短期暴冷和霜凍,春季多低溫陰雨天氣。

自然資源


江灣資源比較豐富,有大小河流4條,分屬於北江二級水系支流,年平均降雨量2059毫米,全鎮水能理論蘊藏量30000多千瓦,目前全鎮有小水電站63宗,已投產發電約25000千瓦,尚還有一定的開發潛力。
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有硅石礦、鎢礦、硫鐵礦、稀土礦、瑩石礦等多種,稀土礦、瑩石礦正在開採當中。江灣山清水秀,天然溫泉多、水質優良,溫度在50°C以上。
江灣鎮
江灣鎮

行政區劃


1996年,面積229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其中瑤族佔90.3%,轄圍坪、鍋溪、梁屋、湖洋、胡屋、瑤族6個管理區(行政村)和江灣1個居委會。2004年,將原曲江縣的江灣鎮劃歸武江區管轄。2008年末,面積233.3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71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1人。
2011年末,面積213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7183人,其中農業人口6024人。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江灣街。
截至2020年6月,江灣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江灣社區鍋溪村圍坪村梁屋村
湖洋村胡屋村瑤族村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灣鎮常住人口為3636人。

經濟


明末清初,江灣已有墟,是境內村民相互進行土特產和日用產品交流的主要集散地。新中國成立后,各級政府重視山區集市貿易的發展,逐步改善設施。1994年,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鎮政府籌集100多萬元,在江灣街新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開辦一批商業門店。
1992年,江灣鎮工農業總產值2598.9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225.1萬元,佔總產值的47.1%;農業產值1373.8萬元,佔總產值的52.9%。全鎮有企業31家,其中國營3家、集體10家、個體18家。工業方面有電力、竹木工藝、竹藤加工、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縫紉、礦產、汽車修理、運輸等行業。農業方面已形成水果、蔬菜、香菇、木耳、茶葉、“三鳥”、水產等商品生產基地。1992年的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佔29.94%,林業佔25.7%,畜牧業佔31.9%,副業佔11.6%,漁業佔0.89%。
江灣鎮的商業貿易活躍,有農貿市場2000多平方米。全鎮商業戶58戶。1992年集市貿易成交額1715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815萬元。
江灣是武江區的主要林區,有林面積佔全鎮總面積的81%。建國前,經濟來源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蕃薯等作物。建國后,逐步轉向林業、水電的開發,全鎮經濟有較快的發展。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99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000萬元,農業總產值39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460元;鎮本級財政收入380萬元。
江灣鎮
江灣鎮

文化


地名由來

江灣鎮境內為山區、溪多而灣,故得名江灣。

圩市每逢

逢新曆每月“1”、“6”的墟日,江灣墟土特產及農副產品的流通、交易較為興旺。

地方特產

江灣的香菇、木耳、雲霧茶、山蜜等傳統土特產頗多,極具特色。江灣香菇肉厚、清香、味美;木耳肥厚、滑嫩、爽脆;山蜜是野生所釀,屬百花蜜,色純正、水分少、無污染,是真正的純天然蜂蜜。
江灣作為韶關市較有特色的山區鎮,是養生休息的理想空間,建設綠色新江灣是當前和今後我鎮工作的一項中長期目標。
江灣東山雲霧茶茶是江灣廠生產。江灣東山雲霧茶生長於江灣大東山原始森林旁邊,大東山海拔1390米,長年雲霧繚繞,無污染,茶的特點為湯色青綠、香味醇濃、品嘗回甘、飲后清心。

歷史文物景點

天然溫泉度假,抗戰革命英雄紀念碑

交通


江灣鎮是武江區的邊遠山區鎮,鎮內交通欠發達。新中國成立前,只有一條通往龍歸約30公里的泥石人行路。新中國成立后,該人行道擴修為沙石馬路。1997年,重修成為兩車道的水泥路面公路。2004年底,鎮內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除南坑、和山為水泥路外,其餘均為泥石沙路。市區設有專線公交車和巴士到鎮政府。江灣鎮有公路直通韶關市和106國道。
江灣鎮
江灣鎮

社會


基礎設施

2004年,江灣鎮建有大小水電站62宗,總裝機容量達3萬千瓦,均與南方電網集團曲江電網併網。全鎮年用電規模達75萬千瓦時。其中,農村年用電35萬千瓦小時,城鎮企業用電40萬千瓦小時,實現農村電氣化。
1961年6月,成立江灣郵電代辦所,全鎮共有搖把式電話8部。1994年,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98年,開通移動通信。至2004年,江灣鎮安裝程式控制電話840餘部,其中,農村電話600部,普及率為60%。江灣鎮擁有移動、聯通用戶2400餘戶,平均每3個人就部手機。

教育事業

1992年,江灣鎮有中學1所、小學6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132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3%。
2017年,江灣鎮有初中1所,小學1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381人。

文化事業

1992年,江灣鎮有文化中心、影劇院、老人活動室等文化娛樂場所。
2017年,江灣鎮有文化站7個,廣播站1個。

醫療衛生

1992年,江灣鎮醫療保健設施有鎮衛生院1所、鄉村醫療站7個。

社會保障

2017年,江灣鎮落實城鄉居民醫療、養老保險管理制度,完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應保盡保工作,參保人員5320人,養老保險2932人。全鎮參加醫療保險人數5320人,覆蓋面94.5%%。

鄉村振興

2017年,江灣鎮完成曾屋、武洞村村道和灣仔村球場改造。完成湖洋村主幹道路橋的修繕及村內路燈的安裝項目。完成湖洋村小組文化室建設。完善湖洋村黨支部活動場所建設。完成梁屋村小組公廁改造工程及村內路燈建設項目。完成下洞村小組道路硬底化。投入6萬元完成鍾屋村小組道路硬底化。

旅遊


江灣鎮主要旅遊景點有山水灣農莊、村上人家農莊、湖洋村沿河周邊民宿。且有多個天然溫泉,水質優良,溫度在60攝氏度以上。有乳曲邊人民聯防辦事處江灣老街舊址、圍坪革命烈士紀念碑、胡屋革命烈土紀念碑等。有區級不可移動文物1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