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天然植物園
亞洲天然植物園
台灣島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南北長380公里,東西寬20-150公里,面積35700多平方公里,山地佔三分之二,全島有50%以上的面積被森林所覆蓋,從熱帶到寒帶的樹林,應有盡有。全島樹木品種多達9000多種,相當於歐洲大陸木本植物種數的三分之二,所以被人們譽為“亞洲天然植物園”。
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台灣的美稱台灣省面積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小的一個省區。它富饒美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因此,人們給他取了一些美好的別稱。
台灣植物品種繁多,尤以樟樹名貴,是世界有名的天然樟腦產地;杉樹高達七十米,樹齡可達兩千多年;阿里山的“神木”紅檜高五十多米,要十二個人手牽手才能合抱住。台灣有熱帶、溫帶、寒帶的各種類型的樹四千多種,櫻花、梅花、杜鵑、山茶等名花異草,比比皆是。
台灣是世界著名的“蝴蝶觀光區”蝴蝶品種達四百多種,其中木生蝶、闊尾鳳蝶等是罕見稀有珍品。高雄等地還有“蝴蝶谷”,棲息著數以百萬計的各種蝴蝶。每年這裡約有四千萬隻蝴蝶經加工成標本出口。
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與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世界著名的水果之鄉。台灣香蕉有“果王”之稱,佔台灣水果總產量的一半,一年四季可以收穫。菠蘿果實碩大,栽種一次,連收五年。熱帶名果柑桔、柚子、龍眼、芒果、木瓜等應有盡有。
台灣四面臨海,峽底緩坦,又有豐富的營養和食餌,給魚類繁衍提供了條件,加上寒暖流的交互影響,這裡成了我國重要的漁場。魚類有四百多種,常見的有旗魚、魷魚、鰹魚等。
台灣西部沿海,沙灘平布,地勢平坦,乾濕季明顯,全年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發展曬鹽業十分便利。這裡的海鹽產量高,而且成本低,色澤純白,品質優良,是東南亞著名的鹽倉。台灣的鹽場面積約有四千多公頃,年產量達五十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