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街道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轄街道

青龍鎮,隸屬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地處彭山區北部,東與牧馬鎮隔河相望,南與觀音街道、公義鎮境域接壤,西和公義鎮界相連,北與新津區交界,行政區域面積43.79平方千米。

1950年,置青龍鄉;1985年,撤銷青龍鄉,改建青龍鎮。2019年12月,撤銷青龍鎮,設立青龍街道,以原青龍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青龍街道的行政區域。青龍街道常住人口27040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青龍街道轄4個社區、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交通街2號。

2015年,青龍街道財政收入預算總額為1174萬元,其中2015年財政撥款收入864.4萬元,其他收入309.6萬元萬元。相應安排支出預算1174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1135.7萬元,醫療衛生16.2萬元,住房保障支出22.1萬元。2018年,青龍街道有工業企業85個,其中規模以上6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歷史沿革


青龍街道一隅遠眺
1950年,置青龍鄉。
1958年,改管理區。
1959年,改為青龍人民公社。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復置青龍鄉。
1985年,撤銷青龍鄉,改建青龍鎮。
2019年12月,撤銷青龍鎮,設立青龍街道,以原青龍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青龍街道的行政區域。
青龍街道一隅遠眺
青龍街道一隅遠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龍街道地處彭山區北部,東與牧馬鎮隔河相望,南與觀音街道、公義鎮境域接壤,西和公義鎮界相連,北與新津區交界,行政區域面積43.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原青龍鎮屬四川盆地與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過渡地帶前緣東西兩山屬多圓淺丘地帶,牧馬山台地由北向南展入境內,岷江由北向南縱貫構成沖積平原,平均海拔460米,西北高,東南低。 

氣候

原青龍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白日為冬短夏長,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早,但多寒潮低溫,秋季多綿雨降溫快。多年平均氣溫16.9℃。無霜期年平均30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4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80.3毫米。 

水文

原青龍鎮境內河道南河和南河支流通齊堰穿境而過,南河自北由新津縣流入青龍鎮,經南流入觀音鎮,流域面積3.8平方千米;通濟堰自北由新津縣流入青龍鎮,經南流入觀音鎮,流域面積0.2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8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原青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風災、冰災、旱災和地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1984年7月29日,系成都市邛崍、大邑、蒲江、新津等上游地區連降200—400毫米的暴雨所致,4400畝農作物受災,損失糧食100萬千克,倒塌房屋303間,淹死豬畜雞鴨數百;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波及,造成3800萬的經濟損失;2011年5月1日,遭受冰雹襲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500萬元。 

自然資源


原青龍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鈣芒硝礦,儲量9.5億噸,已經開發的有1個礦,位於獅子村3組,礦區面積0.2平方千米,開採4億噸。沙石產於沿南河兩岸河灘地帶,富有沙石,河沙顆粒均勻,含泥量在5%以下,是建築和鐵路公路用基礎原料。頁岩產於鎮西部的同樂、桂林山丘地區,有較豐富的頁岩資源,是生產建築用牆磚的原材料。 
2011年,原青龍鎮有耕地面積1.9萬畝,林地面積1.9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青龍鎮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龍都、古佛、先鋒、蓮池、永遠、四河、桂林、同樂、獅子;下設12個居民小組,6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青龍街道轄4個社區、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交通街2號。 
社區永遠社區蓮池社區龍都社區先鋒社區
同樂村桂林村獅子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青龍鎮總人口4098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000人。另有流動人口4011人。總人口中,男性20852人,佔50.87%;女性20137人,佔49.13%;14歲以下4408人,佔10.75%;15—64歲30408人,佔74.19%;65歲以上6173人,佔15.0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941人,佔99.88%;有藏、彝、回、滿、京、阿昌等少數民族,共48人,佔0.12%。超過10人的少數民族有藏、彝2個民族,其中藏族1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7.1%;彝族11人,佔22.9%。2011年,人口出生率9.95‰,人口死亡率6.68‰,人口自然增長率3.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58人。 
2017年末,原青龍鎮常住人口為42056人。 
截至2018年末,原青龍鎮戶籍人口為35412人。
2021年7月,眉山市彭山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青龍街道常住人口數為27040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原青龍鎮生產總值實現13.99億元,與2007年同比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實現17.59億元,與2007年同比增長56.6%,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026元,與2007年同比增長260元。
2011年,原青龍鎮財政收入725萬元,比上年增長31%。 
2012年,原青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千餘元。
2015年,原青龍鎮財政收入預算總額為1174萬元,其中2015年財政撥款收入864.4萬元,其他收入309.6萬元萬元。相應安排支出預算1174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1135.7萬元,醫療衛生16.2萬元,住房保障支出22.1萬元。
2018年,原青龍鎮有工業企業85個,其中規模以上6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第一產業

2008年,原青龍鎮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6億元,同比增長10%。
2011年,原青龍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1億元,比上年增長8.1%。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洋芋、木耳等。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473畝,產量71噸;洋芋種植面積1400畝,產量14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889噸;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萬噸。 
原青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原青龍鎮生豬飼養量1.1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羊飼養量1.4萬隻,年末存欄2340隻;牛飼養量800頭,年末存欄200頭;家禽飼養量145.7萬羽,上市家禽121.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480.6噸,其中豬肉2500噸,牛肉187.5噸,羊肉793.1噸;禽蛋858.5噸,鮮奶384.5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 
截至2011年末,原青龍鎮累計造林2.7萬畝,其中退耕還林0.5萬畝,經濟林1.4萬畝,竹林6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8萬株,林木覆蓋率30%。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7700畝,產量15320噸,主要品種有葡萄、柑橘、梨,其中葡萄4740噸,柑橘5820噸,梨4600噸。 
原青龍鎮漁業以養殖鯉魚、鯽魚、草魚、鰱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1.5平方千米。2011年,網箱養魚85箱,產量1110噸;魚塘養殖面積70公頃,產量450.噸;水產品總產量1600噸,漁業總產值0.1億元。 
2012年,原青龍鎮實現新造林0.06萬畝。新增農業合作社2個,完成招商引資0.28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洋芋、木耳等。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0000噸。

第二產業

2008年,原青龍鎮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10.44億元,同比增長44%。
2011年,原青龍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3億元,比上年增長62.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1%。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職工95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0.3億元,比上年增長60.3%。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3家。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 
2012年,原青龍鎮有企業112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戶,年產值上億元企業30戶,年稅收千萬元以上企業5戶。2012年,工業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億元,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2.24億元,實現工商稅收2.3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現67.89億元。 

第三產業

2008年,原青龍鎮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95億元,同比增長0.5%。
2011年末,原青龍鎮有商業網點30個,職工11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億元,比上年增長5%。2011年,出口總額8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主要產品有鋰電池原料,銷往3個國家和地區。 
2011年末,原青龍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人均儲蓄1.6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400萬元,比上年增長6%。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50萬元,比上年增長8%。 

文化


地名由來

傳因清嘉慶六年(1801年)七月,河水猛漲,噴薄如霧,有聲如雷,有龍見於場而得名。 

交通


青龍街道境內有103省道經過。
青龍街道省道
青龍街道省道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青龍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2所,在校生1251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36人,專任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4000人。2011年,教育經費122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26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2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22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4.5%,34.6%、34.6%、34.6%。 
2012年,原青龍鎮共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2所,在校生1251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36人,專職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4000人。青龍初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青龍鎮有有線電視用戶501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3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青龍鎮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站28個;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80張,固定資產總值814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6人。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2/10萬。 
2012年,原青龍鎮新農合參保人數31645人,參合率99.8%。

社會保障

2011年,原青龍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0戶,人數392人,支出8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19人次,支出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9戶,人數524人,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79.5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19.2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4人,支出13.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8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濟880人次,支出26.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60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80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萬元,使1.03萬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8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9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 

基礎設施

截至2012年,原青龍鎮有城鎮建成區面積2.8平方千米,擁有日產5000立方米自來水廠一個,11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各一座,省級聯網天然氣配氣站日供應氣能力2030萬立方米;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無線市話小靈通,光纖電視實現村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