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琴
吳樹琴
吳樹琴,1915年生,安徽休寧人,與陶行知是同鄉。少女時代,吳樹琴就離開休寧去上海求學,考取了中法大學的藥學專修科,學習十分刻苦。
1934年徠,她在上海認識了陶行知,兩人儘管年齡相差20餘歲,但很談得來。吳樹琴深為陶行知的革新精神與愛心所感動,對他很是崇敬。大學畢業后,吳樹琴放棄留在上海一家法國人開辦的大藥房工作的機會,來到南京北郊吉祥庵的曉庄學校研究所工作,並與陶行知相戀。
吳樹琴
1939年12月31日,吳樹琴與陶行知在重慶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鄧穎超當時隨周恩來在重慶工作,夫婦倆過去就認識陶行知與吳樹琴。鄧穎超特地趕到他們舉行婚禮的育才學校,還送上一份賀禮,致了賀詞。
周恩來對陶行知相當尊重,給予很高評價。那時重慶文化新聞界一些文人在《中央日報》等報紙上發表文章影射攻擊陶行知是“美國杜威博士的忠實門徒”,又誣稱他“喜歡出風頭,標新立異”。周恩來對此很氣憤,在一些公開場合,仗義執言,幫陶行知說話,令陶行知夫婦很感動。
1946年7月25日凌晨,陶行知因操勞過度,不幸與世長辭。周恩來夫婦趕到醫院,周恩來和鄧穎超還親切慰問了吳樹琴女士,請她節哀,照顧好孩子,並留下些錢,讓吳樹琴辦完喪事後安排一家人生活。今年3月5日是周總理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周總理和陶行知夫婦的這段交往故事將一直流傳下去。
1947年,吳樹琴攜家人移居南京,此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古都金陵。
南京解放后,吳樹琴先後被選為南京市婦聯副主任和南享市第一至第四屆人民代表。1954年則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上世紀50年代,吳樹琴一如既往地關心教育。1959年,印尼出現排華逆潮,我國政府發表嚴正的護僑聲明,並派出輪船分批接運一部分僑胞回祖國,給予安置。當時,南京好幾所中學都接納了成百上千僑生。吳樹琴的心也被牽動了,她和幾位人民代表利用業餘時間去了四中、三中、七中等中學,了解華僑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建議有關部門切實解決僑生們遇見的一些實際問題,如醫藥費如何報銷等。
那些年裡,吳樹琴辦了不少實事。她總感到,陶行知仍如仍如影隨形地伴陪她,勉勵她工作。1972年吳樹琴離休,在家安度幸福的晚年。
平日里,吳樹琴為人行事十分低調,生活節儉,幾次將積餘下的部分工資和稿酬版稅捐給生活困難的小學生,讓他們完成學業。
1981年,畢業於曉庄師範的楊瑞清和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主動放棄留城內教書的機會,在教育部門幫助下去江浦五里村創辦了一所行知實驗小學,招收了數百名小學生,認真推廣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實踐中克服了種種困難。吳樹琴非常感動,幾次前往該小學參觀,與師生們開座談會。
2003年12月,吳樹琴在南京病逝,享年88歲。她將受到南京人的尊敬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