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四川省都江堰中學創辦於1928年,始名灌縣縣立初級中學。1959年列為原溫江地區重點中學,1988年更名為今名。1990年晉陞為省重點中學,1994年命名為成都市文明單位,1998年命名為省級校風示範學校。2018年5月9日,四川省教育廳正式發文,批准四川省都江堰中學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原稱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通常稱“國重”)”。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學管理,始終保持了省重點中學的一流水準。四川省都江堰中學系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管理一流,教師群英薈萃,學生全面發展,教育教學成績斐然。
四川省都江堰中學佔地170餘畝,教學公用建築面積8.37萬多平方米。有教學班90個,教職工300餘人,專任教師25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優秀園丁2人,四川省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優秀骨幹教師6人,成都市勞動模範2人,成都市學科帶頭人8人,中高級教師150人),學生4100餘人。
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環境優美教學設備設施齊備
有實驗室10間、儀器室5 間,面積2千平方米,實驗設備按四川省2002年標準配備。圖書室和閱覽室總面積500平方米,藏書8萬餘冊,訂閱期刊160多種,設有教師專用閱覽室和多媒體課件製作室。
學校現有高檔計算機160餘台
內聯區域網,外接Internet和國家遠程教育網;學校建有校園電視台,攝、錄、編、播、字幕、特技設備先進,應用嫻熟,可實現多機拍攝和實況轉播;閉路電視系統、音響系統通達每一間教室,可同時承載多路電化教學節目;電子備課室、語言實驗室能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已初步搭建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平台。
美育基地建設
選調了足夠的師資力量,配備了得力的管理幹部,安排了藝體專用教室,興建改建完善了系列美育訓練場館。藝術、體育專用設備設施不斷擴充,為學校藝體特色教育提供了足夠的條件。
學校為了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都江堰市政府決定投資1億多元對學校進行整體搬遷,征地270多畝,2008年底都江堰中學已經整體搬遷完成,老校區改建為都江堰文廟公園。2011年已投入80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了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園電視台、電子備課室、語言實驗室、美育基地等。
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鬱郁青城山,滾滾岷江源,我輩生其間。邁進學府,宮牆萬仞巔,黃金時代蔚藍天。愛國進步,勤學守紀,刻苦多思,紮實求新。努力,努力,做一個新世紀的青年!
學校現有校級領導6人,校長袁厚明,黨總支書記王志,副校長王守望、嚴光洪、李龍泉、吳兵,中層幹部17人,設有辦公室、政教處、教導處、教科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理論室、總務處等職能管理機構。班子成員均為大學本科學歷。
學校領導班子以“科學、民主、務實、高效”為管理理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效出發,廣泛徵集教職員工及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改革和完善各種管理制度,更新學校管理體制,提升學校管理的技術含量和科學成分,使學校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領導分工
校長分工
袁厚明:校長,黨總支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王志:黨總支副書記。具體負責黨建工作,協助校長對學校整體工作進行分析和管理。分管行政辦公室、黨辦。
王守望:副校長,具體負責全校教學、教研工作。分管教導處、教科室、理論室和一個年級。
嚴光洪:具體負責全校德育工作、安全、藝體教育工作。分管政教處和一個年級。
李龍泉:副校長。具體負責後勤保障工作、學校的財產安全和財務。分管總務處。
吳兵:副校長、工會主席。具體負責工會工作、食管辦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行政部門分工
行政辦公室
主任(陳維明)
全面負責行政辦工作。具體負責:人事工作(工資、評優、職稱)、對外接待、公物管理、車輛管理、各處室工作安排。
副主任(陽作越)
具體負責:制度建設、宣傳工作、行政會記錄、檔案工作、辦公室內部管理、學校辦公室安排管理
教導處
主任(趙華)
全面主持教導處工作,分管教務室和高2016屆。
副主任(姜明強)
協助主任工作,分管圖書管理,協管高2017屆。
副主任(劉雲)
協助主任工作,分管實驗室和高2018屆。
副主任(陳艷)
協助主任工作,分管對外交流與合作。
教科室
主任(羅 佳)
主持教科室的全面工作。
政教處
主任(梁國良)
1、主持政教處日常工作。
2、協助校長制訂、實施學校德育工作計劃,檢查、總結學校的德育工作。
3、在校長領導下,負責班主任隊伍建設、學生工作幹部隊伍建設。
4、主持政教處例會和班主任工作例會。
5、負責德育制度的建設。
6、負責班主任培訓。
7、負責安全內保工作。負責校方責任險。
8、負責處室的協調、處室的規範化和效能建設。
9、負責爭先創優、德育活動的牽頭工作。
10、分管一個年級的學生管理工作。
副主任(王丁)
1、協助政教處主任工作。
2、負責檔案管理工作和政教體系的迎檢。
3、負責學生資助工作。
4、負責早操、課間操、陽光鍛煉活動工作。
5、負責藝體活動。
6、負責校園秩序、校園巡視工作。
7、負責全校衛生防病工作、醫務室工作。
8、負責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保教育。
9、分管一個年級的學生管理工作。
副主任(李智)
1、協助政教處主任工作。
2、負責學生宿舍工作。
3、負責三結合教育。
4、負責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5、負責德育信息化平台建設。
6、負責家長學校、關工委工作、道德講堂。
7、家庭教育博客。
8、負責青年志願者活動和社團建設。
9、分管一個年級的學生管理工作。
副主任(姜山)
1、協助政教處主任工作。
2、分管校團委、學生會、團校,負責學生幹部隊伍建設。
3、負責德育校本課程、德育宣傳工作。
4、負責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含班會課、升旗儀式)。
5、負責班主任工作考核。
6、負責班級常規量化考核。
7、負責團刊《都中青年》、
8、負責政教系列稿件的審定。
9、分管一個年級的學生管理工作。
總務處
主任(蒲建華)
全面主持總務處工作,分管採購、財務。
副主任(高志龍)
分管學校維修、維護。
食管辦
主任(江洪)
全面負責、主持伙食團工作。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主任(李遼沙)
負責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全部工作
對外交流合作處
主任()
主持對外交流合作處的工作。
理論室
主任(沈西德)
主持理論室工作。
民國17年(1928年)3月,灌縣知事公署決定以文廟為校址籌建中學。
民國18年(1929年),學校初名灌縣縣立初級中學,始招男生,衛錫勛任校長。
民國26年(1937年),學校招收女生,成立女生部。
民國35年(1946年),學校男女生分校,直至解放。
1950年3月,灌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
1951年1月,學校更名為灌縣初級中學。
1952年秋季,學校開辦高中,更名為四川省灌縣中學校。
1954年,學校分為校本部(城郊塔子壩)和城內部(文廟原址)。
1956年,學校更名為灌縣中學。
1958年,學校校本部遷迴文廟原址。
1959年,學校列為溫江地區重點中學。
1960年,學校複名為四川省灌縣中學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停招新生。
1969年,學校恢復初中招生。
1971年,學校恢復高中招生。
1990年,學校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定名為都江堰市中學。
1993年10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1996年,學校在城郊創辦初中住讀分校,成為四川省第一所“公辦民助”學校。
1999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
2002年,學校被確認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8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截至2020年10月,學校先後獲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範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示範性標準化學生食堂、四川省A級餐飲管理單位、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無吸煙單位、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學校、21世紀網路教學示範基地、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實驗基地等稱號。
學校辦學理念及培養目標(教師、學生)和學校辦學目標:
學校成功的辦學經驗(幹部教師隊伍建設、管理、教育科研項目等方面的經驗)
學校的辦學宗旨:為國育才,造福桑梓。
學校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拾階而上。
學校的管理理念:科學、民主、務實、高效。
學校的辦學思路:以改革促發展。
學校的辦學目標:校風純正,管理一流,特色鮮明,持續發展。
學校的育人目標: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會創造。
學校的校風:愛國、進步、勤學、守紀。
學校的教風:治學嚴謹,博學善教。
學校的學風:刻苦、多思、紮實、求新。
——是對學校、教師、學生提出的總體要求。意在尊重傳統,崇尚規範,講究嚴謹治學、做人,拾厚重文化底蘊之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不斷創新而上。體現“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因材施學”等教學基本原則和“與時俱進”的先進思想觀念。
學校近年按照“以改革促發展”的辦學思路,大膽試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取得了成功。
2015年9月1日 高一、高二全面鋪開新教學模式(導學案)。
①改革用人制度,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制、教師全員聘任制和校內結構工資制,促進了廣大教職工奮發向上。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落實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抓好全方位管理和全程管理,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大幅度攀升。③積極探索學校管理的規律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諧發展”的德育管理特色和“以年級為主體,班級為核心,學科為支撐”的立體網路化教學管理特色。建立美育基地,以“彰顯個性,多元發展”為特徵的藝體教育,使學校藝術、體育特長生培養實現高品位、規模化。
都江堰中學的作息時間
在每一周不同的天數,不同的年級之間有所不同。但周一至周五全校都統一。周一上午的作息時間與周二到周五的時間略有不同。
周一上午的作息時間(6:30-14:00)是:6:30打鈴起床,早晨8:35開始升旗儀式,早晨五節課,每40分鐘一節,課間休息10分鐘,上午沒有課間操,12:20午餐。
即 6:30-7:20 起床、早餐;8:35-9:00 升旗儀式;7:55-8:35 第一節課;9:00-9:40 第二節課;10:00-10:40 第三節課;10:50-11:30 第四節課;11:40-12:20 第五節課;12:20-13:00 午餐;13:00-14:00 午休。
周二至周五上午的作息時間(6:30-14:00)是:6:30-7:20 起床、早餐;7:20-7:30 預備鈴;7:30-7:50 晨讀;7:55-8:35 第一節課;8:45-9:25 第二節課;9:25-10:00 課間操;10:00-10:40 第三節課;10:50-11:30 第四節課;11:40-12:20 第五節課;12:20-13:00 午餐;13:00-14:00 午休。
周一至周五下午的作息時間(14:15-17:35)都一樣,現列舉如下——
14:15-14:20 預備鈴;14:20-15:00 第六節課;15:15-15:55 第七節課(15:10 眼保健操);16:05-16:45 第八節課;16:55-17:35 第九節課;17:35-18:30 晚餐。
周一至周五晚自習的作息時間(18:30-22:20)也一樣,現列舉如下——
18:30-18:50 晚自習第一節;19:00-19:50 晚自習第二節;20:00-20:50 晚自習第三節(走讀生課後放學);21:00-22:00 晚自習第四節(高一高二住讀生課後回寢室);22:10-22:40(高三住讀生課後回寢室)。
周六的作息時間如下
(每堂課40分鐘,全校參加,高一、高二六節課,高三八節課)——
7:25-7:30 預備鈴;7:30-8:10 第一節課;8:20-10:00 第二節課;9:10-9:50 第三節課;10:00-10:40 第四節課;10:50-11:30 第五節課;11:40-12:20 第六節課;12:20 高一、高二放學;13:00-14:00 午休;14:20-15:00 第七節課;15:15-15:55 第八節課;15:55 高三放學。
每周日下午14:20前 高三返校 上4節課 17:35-18:30 晚餐
每周日晚 高一、高二18:30前返校,參加晚自習,晚自習時間同周一至周五晚自習時間。
1、公交車:16路 7路 4路 9路 34路 公交車
2、計程車:從車站到學校大概12塊(5元起步)
3、家長接送
4、步行
截至2018年5月,學校佔地170畝,建築面積7.85萬平方米,有班級72個,學生3404人、教職工305人。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實驗室10間、儀器室5間,面積2千平方米,圖書室和閱覽室總面積500平方米,藏書8萬餘冊,訂閱期刊160多種,設有教師專用閱覽室和多媒體課件製作室。有高檔計算機160餘台,校園電視台,閉路電視系統、音響系統,電子備課室、語言實驗室,搭建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平台。新建和改造了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園電視台、電子備課室、語言實驗室、美育基地。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正高級教師1 名,全國優秀教師3 名,四川省特級教師5名,四川省優秀教師3名,四川省骨幹教師7名,地市級學科帶頭人10名,地市級優秀教師4 名,地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3 名,地市級教壇新秀2 名,地市級骨幹教師14 名。
四川省特級教師:田仲男、羅大富、沈西德
成都市骨幹教師:陳艷
都江堰市學科帶頭人:黃中坤
高考成績
2019年高考,學校本科一次性上線1014人,重本上線401人,稅某昊同學以691分獲全市理科應屆第一名,應屆生金某以651分或全市文科第一名,學校600分以上119人,其中650分以上的特高分已超過30人。
素質成績
2016年至2018年期間,學校代表隊在青少年英語辯論挑戰賽成都A 片區選拔賽中,獲總分第一,辯手積分第一。在四川省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節目《千古民水謠》獲四川省中學組第一名。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有2人獲全國一等獎、4 人獲全國二等獎、6人獲全國三等獎。
2019年11月,學校代表隊在成都市中小學校“學憲法講憲法”活動中,張般玉同學獲三等獎。
校訓
“愛國進步、勤學守紀、刻苦多思、紮實求新”
校歌
鬱郁青城山,滾滾岷江源,我輩生其間。邁進學府,宮牆萬仞巔,黃金時代蔚藍天。愛國進步,勤學守紀,刻苦多思,紮實求新。努力,努力,做一個新世紀的青年!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搭建了以團委會、學生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社團聯合會為主體的自主管理平台;開展主題德育活動月,如藝術節、讀書月、運動會、兩室文化節、遊園會等;組建多樣化社團,學生社團有53 個,如科技社、子不語話劇話、漢服社、丹青社、航模社等。
文藝救國的李少林、浴血奮戰的岳子云、全國勞模段正英、科學家侯靜博士、北大研究員馬丁博士、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少年梁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