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滿亨

裴滿亨

人物簡介裴滿亨,字仲通,本名河西,臨潢府人。 」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為奉御。承安四年,改河南路按察副使,就遷本路副統軍。

人物生平


裴滿亨,字仲通,本名河西,臨潢府人。其先世居遼海,祖諱虎山者,天輔間移屯東受降城,以御夏人,后徙居臨潢。亨性敦敏習儒,大定間,收充奉職,世宗謂曰:「聞爾業進士舉,其勿忘為學也。」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為奉御。一日問以上古為治之道,亨奏:「陛下欲興唐、虞之治,要在進賢,退不肖,信賞罰,薄征斂而已。」章宗即位,諭之曰:「朕左右侍臣多以門第顯,惟爾由科甲進,且先朝信臣,國家利害,為朕盡言。」俄擢監察御史。內侍梁道兒恃恩驕橫,朝士側目,亨劾奏其奸。遷鎬王府尉,出為定國軍節度副使,三遷同知大名府事。先是,豪猾從衡,前政莫制,亨下車宣明約束,闔境帖然。承安四年,改河南路按察副使,就遷本路副統軍。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時世襲家豪奪民田,亨檢其實,悉還正之。泰和五年,改安武軍節度使。歲大雪,民多凍殍,亨輸己俸為之周贍,及勸率僚屬大姓同出物以濟。轉河東南北路按察使,卒於官。上聞而惜之,贈嘉議大夫,賻物甚厚。亨性尤謹密,出入宮禁數年,讜議忠言多所裨益,有稿則焚之,雖家人輩莫知也。所歷州郡,皆有政績可紀雲。

出身世族

裴滿亨的祖先世代居住在遼海(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后歸附完顏部,金太祖天輔年間(1117-1123年),受朝廷調遣,裴滿虎山(裴滿享的祖父)率部移駐東受降城,以防禦西夏人,后又移駐臨潢府(治今內蒙古巴林左旗)。
裴滿亨稟性忠厚勤勉,習讀詩書,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裴滿享被授奉職,金世宗對他說:“朕聽說你正在在讀書,準備考進士,你任職之後,不要荒廢了學業。”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裴滿亨考中了進士,金世宗嘉獎於他,升其為奉御。有一次,金世宗向臣下詢問上古君主治理國家的方法,裴滿亨上奏說:“陛下想興唐、虞之法治理國家,關鍵在於提拔賢者,貶斥小人,賞罰講信用,並減少徵收的稅賦。”

出任御史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金世宗駕崩。皇太孫完顏璟即位,史稱金章宗。金章宗即位之後,對裴滿享說:“朕身邊的侍臣,大多數是因為出身貴族門第才獲得顯赫官位的,只有你是通過科舉而獲得高官之位,而且你是先帝信任的重臣,所以有關國家利害關係的事情,你都要對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久,裴滿享就升任監察御史。
金章宗的內侍梁道兒依靠皇帝的恩寵驕蠻殘暴,朝中官員對他又恨又怕,裴滿亨上奏金章宗,檢舉了梁道兒的罪行,將其依律懲治。

懲治豪強

後來,裴滿享調任鎬王府尉,再其後,出京擔任定國軍(治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節度副使,經過三次升遷,出任同知大名府事。裴滿享到任之前,當地那些強橫狡詐不守法紀之徒驕溢縱恣,以前主持治理的官員沒人能管得了。裴滿享下車伊始,就申明律法約束他們,不法之徒畏其威名,不敢再恣意妄為,從此全境安定。
承安四年(1199年),裴滿享改任河南路按察副使,此後升任河南路副統軍,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其時,當地世族豪強強奪百姓田地,裴滿亨查清事實,將其所奪田地全歸還給百姓。
泰和五年(1205年),裴滿享改任安武軍(治冀州,今河北省冀州縣)節度使。這年大雪成災,當地百姓有許多人都被凍死了,裴滿亨拿出自己的俸薪去救濟那些貧苦的百姓,又鼓勵同僚、屬下及大戶人家共同出資接濟災民。

病死任上

裴滿享後來又轉任河東南北路按察使,病死在任上。金章宗聽聞之後,痛惜不已,追封裴滿享為嘉議大夫,朝廷拔髮辦喪事的財物亦十分豐厚。

主要成就


裴滿享在京城擔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在百官敢怒不敢言的情況下,他敢於出面彈劾懲治驕橫不法的皇帝內侍。裴滿享出京擔任地方官員之後,他在大名府申明律法,一舉震懾了當地一度橫行不法的惡霸,使之不敢再恣意妄為。在河南路,他又不畏豪強,將他們巧取豪奪的民田歸還給百姓。在擔任安武軍節度使時,他又帶頭救濟那些受雪災之害的災民。
家族成員
祖父:裴滿虎山,曾率部駐東受降城,防禦西夏。
史書記載
《金史·卷九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人物評價
《金史》:“亨性尤謹密,出入宮禁數年,讜議忠言多所裨益,有稿則焚之,雖家人輩莫知也。所歷州郡,皆有政績可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