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於集鎮的結果 展開

於集鎮

河北吳橋縣轄鎮

於集鎮,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地處吳橋縣中部,東靠溝店鋪鄉,南臨鐵城鎮,西與安陵鎮接壤,北與梁集鎮相連,鎮人民政府距吳橋縣人民政府14.5千米,總面積57.14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於集鎮境域先後屬吳橋縣一區、二區和七區;1985年5月,改為於集鎮;1995年11月,南徐王鄉併入;截至2018年末,於集鎮有戶籍人口25542人;截至2020年6月,於集鎮下轄4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於集東街。

2011年,於集鎮財政總收入646.6萬元,比上年增長5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國稅341.4萬元,地稅305.2萬元;2018年,於集鎮有工業企業147個,規模以上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於集鎮境域先後屬吳橋縣一區、二區和七區。
1953年,撤區建鄉,分屬於集鄉、大悟寺鄉、道王鄉。
1958年,屬前郭公社。
1961年,析出建於集公社。
1984年,改為於集鄉。
1985年5月,改為於集鎮。
1995年11月,南徐王鄉併入。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於集鎮下轄40個行政村:大馬家庵村、小馬家庵村、南彭村、大陳村、王庫吏村、齊莊村、焦庄村、孫庄村、張庄村、邊西村、前曹村、史庄村、大劉家坊村、小劉家坊村、南徐王村、徐王楊村、李百戶村、紀庄村、王小西村、大萬村、閆庄村、蒲庄村、袁庄村、灣西王村、於集東街村、於集南街村、於集西街村、沙窩鄭村、邵庄村、沙窩李村、丁庄村、道王村、竇庄村、前梁塔村、後梁塔村、沙王村、馬奇村、新場村、李千秋村、單店村。
截至2020年6月,於集鎮下轄40個行政村:大馬村、小馬村、南彭村、大陳村、王庫吏村、齊莊村、焦庄村、孫庄村、張庄村、邊西村、前曹村、史庄村、大劉村、小劉村、徐王村、楊庄村、李百戶村、紀庄村、王小西村、大萬村、閆庄村、蒲庄村、袁庄村、灣西王村、於東村、於南村、於西村、沙鄭村、邵庄村、沙李村、丁庄村、道王村、竇庄村、前梁村、後梁村、沙王村、馬奇村、新場村、李千秋村、單店村;鎮人民政府駐於集東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於集鎮地處吳橋縣中部,東靠溝店鋪鄉,南臨鐵城鎮,西與安陵鎮接壤,北與梁集鎮相連,鎮人民政府距吳橋縣人民政府14.5千米,總面積57.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於集鎮屬平原地區,境內海拔較低,地勢平坦。

氣候特徵

於集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

水文

於集鎮沙河自沙李村南入境,由南而北穿境而過,境內長13千米,宣惠河自南向北流經境內東北部。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於集鎮轄區總人口2687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39人,城鎮化
於集鎮
於集鎮
率10.2總人口中,男性13984人,佔52.04%;女性12889人,佔47.96%;14歲以下4974人,佔18.51%;15—64歲15138人,佔56.33%;65歲以上6761人,佔25.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4.86‰,人口自然增長率5.39‰。
截至2017年,於集鎮常住人口20310人。
截至2018年末,於集鎮有戶籍人口2554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於集鎮財政總收入646.6萬元,比上年增長5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國稅341.4萬元,地稅30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35元。
2018年,於集鎮有工業企業147個,規模以上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農業

2011年,於集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6.1萬畝,人均2.3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農業總產值3.2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2.9萬噸,人均1079千克,其中小麥1.6萬噸,玉米1.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06萬畝,產量3.54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韭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等,其中白菜1.7萬噸、韭菜0.1萬噸,黃瓜0.32萬噸,茄子0.24萬噸,西紅柿0.24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69萬頭,年末存欄1.11萬頭;羊飼養量2.01萬隻,年末存欄1.9萬隻;家禽飼養量10萬羽。

商貿

2011年,於集鎮鎮內有於集、南徐王等4個集貿市場,其中於集鎮集貿市場規模最大。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於集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2所,在校生104人,專任教師16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91人,專任教師7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於集鎮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7個,農技服務人員20人;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個,成員1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於集鎮有鎮文化站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於集鎮有鎮級衛生院1個,醫生53人,病床141張;村級衛生診所33所,40個村23287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

社會保障

2011年,於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60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0戶,人數714人,優撫對象113人,五保供養154人,敬老院1座,床位30張,集中供養23人,全鎮實現新增就業273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實現再就業350人,就業困難對象278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7500人,參保率達到98%,共計發放直補資金5451827.39元,其中發放糧食直補資金736314.79元,發放農資綜合直補資金4715512.6元。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於集鎮有郵政局1個;征訂報紙、期刊6000份(冊),電信企業1家;固定電話用戶1.4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9萬戶。
● 供電
2011年末,於集鎮有鎮區電管站1所。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於集鎮有鎮區綠化面積0.1公頃。

交通


於集鎮西連104國道,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縱穿全鎮,省級公路南吳路橫貫鎮中心,2011年末,2路、4路公交車貫穿全鎮,日發客運汽車6次,日均客運量180人次。

文化


● 地名由來
於集鎮,據於氏家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於氏兄弟三人自山東即墨北遷,其中三弟定居於此,並建有集市,故取名於集。